人道之贪多嚼不烂地明星铁笛仙马麟
人生在世,不管艺业也好,读书也罢,最忌讳的就是杂而不精,博而不纯。很多人表面上来看,人是非常聪明的,好像样样都会,但问题也恰恰就出在了这个样样都会上,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精力一分散,往往在哪个方面都无法做到一流。也正因为如此,古人读书,曾有一书不读完,不读另一书的读书方法。
诚然,在历史上有很多宗匠,书法也好,画也好,比如像傅青主这样的,就称得上多才多艺,是名医、是文学家、是书法家。但是很多人在看到傅青主这类人多才多艺的同时,却忽略了这类人多才多艺的本质原因,既不是因为他们聪明,也不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多方面的学习。
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影响了很多武术爱好者,于是海纳百川,融会百家的思想在很多爱好者当中植根。结果有些初级爱好者今天玩了几下咏春,明天练几下散打,后天又玩太极和mma。美其名曰吸取诸家之长。
表面上听起来,这些是没错的,但是其实在初期是犯了贪多的毛病。
在武术上能够融会贯通的好手,均是建立在自己对一门拳术或格斗术高水平的掌握上,而在传统文化里面能够在众多领域均达到极高造诣的,也是因为他们在某一方面先修通了,进而开启了悟性,所谓一法通万法通而已。
读书何尝不是如此?
书不贵多,贵精。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张良学的也不过一部黄石公兵法,诸葛亮在舌战江东群儒时,也明确的说自己不治经典。
多才多艺的人,在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那么《水浒传》里面自然不会少了这一类人。铁笛仙马麟就是代表。且看原文:“第三个好汉姓马,名麟,祖贯是南京建康人氏,原是小番子闲汉出身,吹得双铁笛,使得好大滚刀,百十人近他不得,因此人都唤他做铁笛仙。”
是个无业游民,会吹双铁笛,用得口好刀,表面来看,会武而且不是李逵那样的大老粗,还能吹笛子,这粗略来看就很像燕青的人品了,人虽然长得丑,但是毕竟不是粗俗的一般武人。所以叫做铁笛仙,但是问题也出来了。
马麟的笛子吹得有多好?书中没有更多交代,但是如果真的十分好,那么结局可以参考铁叫子乐和,刀法呢?还是比较出色的,且看他最出彩的一场:“马麟引了人,却夺王矮虎。那一丈青看见了马麟来夺人,便撇了欧鹏,却来接住马麟厮杀。两个都会使双刀,马上相迎着,正如这风飘玉屑,雪撒琼花。宋江与众将看得眼也花了。”
说明马麟这个人还是挺聪明的,不聪明也学不好这样花哨的双刀,但是多高明吗?只怕也未必,“宋江见马麟斗祝龙不过,欧鹏斗一丈青不下,正慌哩,只见一彪军马从刺斜里杀将来。宋江看时大喜。却是霹雳火秦明,听得庄后厮杀,前来救应。宋江大叫:“秦统制,你可替马麟!”
可见马麟的武艺水平又离好手又有那么一截差距,这里问题就大了,一个人,命运不好,你可以老老实实的当个本分人,靠勤劳去生活,去奔小康。既然本来是个闲汉出身,学白胜这样的跟着混,只要好吃好喝,不当英雄也无所谓,那结局自然也不会太差。糟糕就糟糕在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所以人啊,对自己的定位太关键。
马麟的结局是什么情况?西门乌龙岭上,马麟被白钦一标枪标下去。石宝赶上,复了一刀,把马麟剁做两段。
可见马麟不管是好好的练刀,还是好好的吹笛子,都不至于是那样的结局。梁山上面,走技术流路线的,只要真正的是一技之长的,后面都活得很好,不管是安道全皇甫端,还是萧让和金大坚。而梁山上真正的一流高手,除了秦明、索超、董平这样性格缺陷明显的外,关胜、呼延灼、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是走到最后的。
所以人,不要学猴子掰玉米,就好比打麻将,我们无需羡慕别人手头的牌有多好,把自己手里面的牌做强做大,那就算不赢太多,也不至于吃了大亏。
总结:铁笛仙铁笛仙,与铁扇子和铁叫子不同,这个铁笛吃亏在了这个仙字上面,大凡聪明的人,亏就亏在了太聪明,博而不纯,表面看是神仙一样的人品,其实暗地里吃了大亏。就好比神雕侠侣里面的青年杨过,际遇非凡,除南帝外,东邪西毒北丐的武学均有染指,更兼师承古墓,又年纪轻轻得见《九阴真经》,但可惜也就可惜在了这个机遇太好,太聪明上面。遇到一流高手就只能满街跑。而后手断了,再多的招数也用不上了,老老实实的练独孤重剑,反而几乎无敌于天下。所谓“重剑无峰,大巧不工。”为什么大巧不工?值得深思啊。而在《天龙八部》里,鸠摩智能够用小无相功运用少林七十二门绝技,诸君,虽然这些只是武侠小说,但其实道理是相通的。
就如同小子虽然水浒读的少,但是三国却是从小学读到今天,小子有个嗜好,一旦有好吃的东西,必要翻看两页三国,从九岁那年到今天,没有一天间断过。而后,就有了一点浅薄的所得,能够运用于自己的生活。
说到底,聪明,是假象,是最能够害人的假象,多少聪明的天才儿童在成年后泯然于众人的?伤仲永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所以老前辈说得很好。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