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第一个问题,直接也导致了第二个问题,其实潘金莲在当时要想脱身,也并非非杀武大不可,方法和手段太多了。我们看历史,在古代有一个著名的红拂女夜奔,其实以西门庆的财力,潘金莲找个地方一跑,来个金屋藏娇,在那个没有卫星定位系统的万恶年代,武大郎到哪里哭去?而潘金莲要是安心当一个小妾,慢慢积累一点钱财过活,就算以后西门庆变心,自己也可以换个地方过新生活啊。
所以归根结底,潘金莲的层次实在是太低,只知道贪一时情欲之欢的蠢物,空有了一副美人皮囊,在美人的分类里面,罂粟花的层次可以说是最低的。
潘金莲的结局,我们都看到了,其实问题很明白了,就算武二郎不杀他,按我们一路聊来看到的,有因必有果。比如换了个县令,万一突然新官上任三把火,想抓一下地方上的风俗,搞搞政绩,整治一下伤风败德的妇女,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潘金莲这样的,是要骑木马的。
总结:罂粟花是美丽的,然而这种花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致幻效果,既能迷惑他人,也能迷惑自己。迷惑他人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因为自己的美丽,迷惑了自己。于是花只能是花,花开就有花谢,人有能力的就摘来互相赏玩,玩腻了就是残花败柳,最可悲的一种花,是长得漂亮,被制作成标本,如潘金莲者,可谓标本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行业精英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
作为最晚上山的梁山头领,紫髯伯皇甫端的座次却是非常靠前的,居然排到了57位,仅次于神医安道全,这个排位还高过了王英、扈三娘,以及擅长学习的混世魔王樊瑞。而皇甫端和安道全一样,虽然入身贼窝,但是却反倒是相当于镀金的。那么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兽医,皇甫端成功的秘诀又是在哪里?
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老话讲得非常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者不是不能再写一个能够打打杀杀的猛人,之所以写了安道全后又写一个皇甫端,就是为了告诉读者,各行各业,其实做到了精英,一样都可以有非常好的发展。
所以当时很多年轻人,说到底痛苦和彷徨的根源,很大程度是因为财务的不自由和被过重的经济压力压弯了腰,又急于求成,却又积累不足。其实能够真的扎根在一个有上升空间的岗位,勤劳的做上几年,发展前景是非常喜人的。
在封建社会,做官需要有靠山,门路,就连曾国藩当年未发迹时也是从拜访同乡高官开始,而在那时从商讲究要有原始资本积累,没点本钱,如何做得买卖?何况封建社会一度是大资本横行,小资本是举步维艰的,更别说自己拼拼凑凑几个钱的小买卖了。所以对于那个身处封建社会的普通人来讲,有一门技术,又把它做到最好,当然是值得赞许的。
而这对于当时很多考不上状元,没有门路做官,也没有成本去经商的人来说,是一条很好,而且可以确实靠自己努力就有回报的道路。何况技术做到一定程度,不用看太多人的脸色,不用弯腰,不高兴大不了换个地方干,靠手艺吃饭的手艺人,是抬脚就可以走遍天下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施耐庵先生在《水浒传》中给予了这一类型的人极高的评价,未必每个人都有资质去做英雄,英雄毕竟只是茫茫人海当中很少的那一类。对于普通小老百姓来说,安道全,蒋敬,皇甫端这类人其实更接地气。天罡天罡,天罡三十六人不是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去做的,而地煞则不同,地煞往往在日常生活当中是非常容易碰得到,而且其中的一些人,只要有心学,完全可以模仿,比如就算你没有家传医术的安道全那样的条件,但是蒋敬,皇甫端,樊瑞这些人是都可以模仿的。
而各行各业,其实修行到最后很多地方是共通的,所以皇甫端是个什么面相呢?“只见张清在宋公明面前举荐东昌府一个兽医:『覆姓皇甫,名端。此人善能相马,知得头口寒暑病证,下药用针,无不痊可,真有伯乐之才。原是幽州人氏;为他碧眼黄须,貌若番人,以此人称为「紫髯伯」。梁山泊亦有用他处。可唤此人带引妻小一同上山。』宋江闻言,大喜:『若是皇甫端宜去相聚,大称心怀。』张清见宋江相爱甚厚,随即便去,唤到兽医皇甫端来拜见宋江并众头领。宋江看他一表非俗,碧眼重瞳,髯过腹,夸奖不已。”
这种大胡子,在传统中国人来说一般是留不起来的,这类人往往在一个领域有极高造诣,特别是传统文化领域,比如画坛宗师,张大千就是这种大胡子。须发的多少,往往表现出一个人的气血旺盛。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在传统领域有极高造诣的人,往往非常高寿。当然,这个不绝对,人的寿命,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
皇甫端的结局,是非常好的,类似于安道全,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兽医,看似不起眼的职业,其实做好了,谈人生也好,谈境界也罢,再或者直接点说物质。都可以是非常好的。
今天人民群众的生活都好了,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说这些话,也就是忆苦思甜之意。今天小子一时得闲,自己去菜市场买菜做饭,看了看丰富的鸡鸭鱼肉,感叹苦日子一去不返,我们小年轻的,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对待工作,尤其是技术类的,要想着把它做好,做精,以期不要拖国家的后腿,共同富裕才是。
总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金山银山,不如一技做靠山。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技艺可相伴到终老,故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由此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