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正文)

4.10.2捷号作战

帝都东京的7月注定不会平静。18日,东条英机内阁垮台。22日,在一片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中,小矶国昭内阁粉墨登场。由于海军大臣米内光正在新内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本届内阁也被称为“小矶-米内联合内阁”。民众对小矶显然并不看好,他的新班子很快有了一个新称谓“木炭巴士内阁”。言外之意,用木炭做燃料的汽车是跑不快也跑不远的。就在小矶宣誓就职的前一天,美军登陆关岛。次日,提尼安岛的地面作战正式打响。在美军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小矶内阁必须尽快作出适当的应对。

塞班已经失守,关岛和提尼安岛的最终陷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预计前线很快会传来守备队“玉碎”的噩耗。毫无疑问,东条之前划定的“绝对国防圈”被从中间撕开了一个大口子,1943年9月15日制定的战争指导被彻底推翻。听了军方有关战况的详细介绍,刚刚从“农村”进城的小矶大惊失色:“什么?都已经输成这样子了?”当今要务,是必须尽快制定新的政略和战略,恢复势将丧失的希望和秩序。

就在新旧内阁更迭之时,大本营陆军部已经对东条任总长期间研究的战争指导做了进一步研讨。新官上任三把火,7月25日,新总长梅津和新陆相杉山联合作出决定,“按照决战七、长期战三的比例部署今后作战”,是为“短期决战计划”。陆军部认为,在太平洋战场,以美军为首的盟军部队将以短期结束战争为目标,继续有组织地对帝国发起全面进攻,尤其将加强对本土的空袭和以切断与南方资源区海上交通为目标的进攻作战,同时不排除敌军在我本土伺机登陆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以美英为主的盟军在法国北部登陆以及苏军展开的夏季攻势,欧洲战场逐渐转入最后决战,总趋势对盟友不利,德国今后的战争指导将愈发困难。此外还需特别注意,大约今年年末之后,苏联对日态度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帝国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陆军部据此提出,下半年应集中国力和战力投入决战,力求粉碎敌人的反攻企图。对外要同德国携手同心,排除万难,力争年内形势有根本好转。与军事行动相配合,外交方面最晚在初秋之前斡旋德苏媾和,争取重庆政府退出战场。以上述指导设想为核心,大本营将开始有关“捷号作战”的相关准备。

正如我爱四一王琪师兄所言,将保卫帝国生命线的作战命名为“捷”,乃取“一击致胜、万里传捷”之意。事实恰好相反,由一系列拼死防御战组成的“捷号作战”注定属于绝望的产物,在战局如此惨淡的情况下使用如此冠冕堂皇的字句,总觉得有些自欺欺人。

为将“捷号作战”具体化,大本营必须及早就战争指导方针同政府达成一致意见。在军方决策中,陆军往往处于主导地位。本次也不例外,对陆军部提出的方案,海军部基本表示赞同。7月27日,大本营将《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草案》作为非正式文件提交小矶,倡议尽快与新内阁展开讨论,作出决定。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小矶对战争前途毫无成算,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裕仁“务期完成大东亚战争目的,并切勿触动苏联”的圣谕。前首相东条同时兼任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战争指导。前文提到,并无上述便利的小矶在组阁之前就提出首相必须列席大本营会议,遭到陆海军的一致拒绝。7月31日,在首次新内阁和大本营联席会议上,小矶提出了有关联席会议组成及工作方式的新方案,同时希望迅速分析形势,决定战争指导大纲和对外政策,以及研究决定与此有关的各项具体措施。

根据小矶提出的新方案,8月4日17时举行的最后一次政府与大本营联席会议决定,设置“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如此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一直做为战争最高决策机关的大本营与内阁联席会议从即日起寿终正寝。从之后的运作可以看出,这种废除仅仅是形式上的,两种会议在实质上并无太大区别。

会议同时决定,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皇宫召开,在审议重大事项时奏请裕仁亲自出席。参会人员六人: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海军军令部总长岛田繁太郎,内阁首相小矶国昭,外务大臣重光葵,陆军大臣杉山元和海军大臣米内光正。根据内容需要,会议也可邀请其他内阁成员、参谋次长、军令部次长等人列席。会议设立三干事制,分别由内阁书记官长田中武雄、海军省军务局长多田武雄、陆军省军务局长佐藤贤了出任。

在决定参会人员时,关于两次长是否出席会议问题出现了不同意见。佐藤对此解释说,由于处理军务,总长经常需要到前线视察,为及时决定重要战争指导问题,有必要由次长代理出席。即使在总长出席的情况下,很多场合还需要由次长作出补充说明—由此看出,所谓的总长在很多具体作战机要事宜上是不太清楚的。作为变通,佐藤提出如果总长出席会议,次长就不在会议决议上签名。大家一致认可了佐藤的意见。对梅津提出的“参会人员如一人不参加即视为无效”的说法,与会人员一致赞同。也就是说,形成会议决议并非是少数服从多数,与会六人都有一票否决权。后文在讲述决定日本投降的决策过程时,将会频频涉及到这一问题。

梅津继而提出:“关于外交问题,我认为今后在执行机密战争指导时有必要抛开干事,是否可行?”以重光为首的全体人员一致举手同意。也就是说,今后凡涉及有关外交的重大问题,都是以上六个人说了算。参谋本部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大佐在《大东亚战争全史》一书中高度评价这一成果,“这表示大本营、政府今后面临局势的严重性,和战争指导首脑部门对此担负的责任和决心,给以往动辄流于事务主义倾向的战争指导机构增添了勃勃生气。”从之后的进程来看,“勃勃”很快就不见了踪影,光剩下“生气”了。

小矶虽然是资深大将,但他和老酒一样属于预备役—当然人家小矶有证—不像东条那样能够代表陆军。梅津明显不想让他插手作战,因此退出现役已经七年的小矶说话的分量极其有限。一个最佳例证是,在一次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小矶多说了几句,参谋次长秦彦三郎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公开指责他:“对于作战,不懂现代用兵方法的首相少开口好不好?”其他人竟然听之任之,不加制止,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小矶的表情有多么尴尬。

8月9日16日,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三干事就《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草案》进行了多轮磋商,在主要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8月18日,小矶携梅津、及川古志郎海军大将—他于8月2日接替岛田出任军令部总长—进宫上奏天皇,建议就新的战争指导进行专题研究。

这位及川师兄们肯定不会感到陌生。开战之前,山本五十六关于偷袭珍珠港的那封信就是写给他的,当时及川的职务是近卫内阁的海军大臣。及川曾任海兵和海大校长,曾担任皇太子裕仁的海军武官,因此平步青云。武汉会战时,他的职务是中国方面舰队兼第三舰队司令官,率内河炮舰和航空队溯流而上突破马当、田家镇要塞进占汉口就是这货干的事。正是他任海军大臣时改变了海军的一贯态度,最终促成了《三国同盟条约》的缔结,将日本领上了战争之路。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及川号称海军第一“汉学家”,是研究《论语》、《孟子》的高手。此前及川的职务是海上护卫舰队司令官,负责从南洋到本土物资运输的护航工作。东条内阁总辞之后,原预定代替岛田出任军令部总长的末次信正得了急病,及川意外地得到了这一重要军职。

(正文)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19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119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