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军对提尼安镇周围的舰炮打击和舰载机轰炸,以及运载陆战二师的运输船大量出现在外海使日军确信,这里无疑正是美军的主攻方向。在岛上制高点拉索山顶上,通过望眼镜看到了岛西这一幕的绪方大佐,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狞笑。他自知美军实力强大,凭现有兵力根本无法守住岛屿。但他有信心利用手中的精兵给美国人以沉重打击。美军将登陆的这片海滩早已被各种火器标定,他甚至从岛北调来了预备队来加强此处的防御。在忍受了美军整整8天的狂轰滥炸之后,绪方渴望获得一次报仇的机会。让日军意想不到的是,美军舰船在遭到岸炮打击后仓皇撤走。大喜过望的绪方立即向关岛的小畑军司令部和东京大本营发报,“美军登陆已被我军顽强击退。”发报时绪方心中狐疑,这美国人不会这么不经打吧?
就在绪方心神不定期间,从北方传来了无比震惊的消息:美军主力已在岛西北海岸的白滩登陆。绪方马上意识到中计了。出现在西南海面的美军不过虚晃一枪,他们真正的登陆点原来在北面,美国人的良心大大地坏了!
就在陆战二师在西南海滩发起佯攻的同时,运载陆战四师两个团的登陆船队正在向“白滩”隐秘靠近。登陆时间预定为7时40分。为防止日军利用高地对滩头阵地进行观察,部署在塞班岛南部的“长臂汤姆”向“白滩”一带发射了烟雾弹。众多两栖运兵车不顾近海可能存在水雷的危险,奋勇挺近。由于白滩过于狭窄,美军两个团分成十五个波次,以极小间隔向滩头冲击。7时47分,陆战第二十团第二营E连在“白一滩”顺利上岸。尽管两波之间只相距4分钟,但美军的登陆行动秩序井然。陆战队员趟过齐腰深的水域,开始攀爬海滩上的低矮山崖。各部迅速冲过海滩呈扇形展开,以行动的迅猛弥补正面宽度的不足。8时20分美军已有三个营上岸。10时30分上岸的推土机迅速推出了几条道路,改善了滩头拥挤不堪的不利局面。11时30分,首批谢尔曼坦克上岛。13时15分运上岸的75毫米榴弹炮随即排开阵势,为快速推进的地面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在美军登陆的白滩一带,绪方大佐只部署了第五十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第一二一、三四三航空队各一部共300多人。如此兵力根本挡不住美军的冲击,守军很快被分割包围,陷入各自为战的尴尬境地。在炮兵和坦克的掩护下,美军逐步向纵深推进。到下午16时,美军先头部队的两个营和10辆坦克向内陆挺近1300米,顺利抵达O-1线。
登陆“白二滩”的陆战第二十团充分利用正面稍宽的优势让两个营齐头并进,日军反击火力随着美军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发现美军真实意图之后,绪方冒着来自塞班岛南岸和海军军舰的密集炮火试图向“白滩”派出增援。但提尼安岛地势平坦,原来的蔗林几乎被美军烧光,奉命增援的部队无法藏身,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美军“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新奥尔良”号和“克利夫兰”号驶抵近海,用舰炮将日军增援路线死死封住。绪方对此无可奈何,只能任由白滩守军被分割、包围、歼灭。
在登陆日的战斗中,美军以15死225伤的微弱代价消灭日军438人,建立起宽800米、纵深1600米的桥头堡,牢牢在岛上站稳了脚跟。到傍晚时分,已有15614名美军官兵和48辆坦克登岛。黄昏时分,工兵开始架设从塞班岛运来的两个浮桥码头,它们在次日早晨就开始发挥作用,满载人员物资的车辆可以通过码头直接上岸,大大提高了卸载效率。从这一刻起,提尼安岛日军的覆灭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白天兵力无法调动,叫苦不迭的绪方不愿就此束手待毙,而是在黄昏时分调集兵力向北渗透,试图向美军阵地发起夜袭。最先沿海岸向“白一滩”进攻是海军第五十六警备队的600名士兵。在美军炮兵、机枪和轻武器的联合阻击之下,日军扔下476具尸体仓皇撤退。另一支日军陆军部队在6辆坦克带领下沿海岸从南面进攻“白二滩”,潟湖里的美舰舰船及时发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严阵以待的美军炮兵瞬间将6辆坦克中的5辆打趴下,后面跟进的日军步兵遭到美军火力的密集覆盖,遗尸267具后败退而去。相比上述两支日军,另一支从南面机场发起夜袭的日军比较狡猾,他们大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精于隐蔽和近战。他们悄无声息地靠近美军阵地后突然发难,其中一个步兵中队一度渗透到海滩地带,破坏了部分物资装备。然而面对美军强大的火力和兵力优势,突袭日军终归难逃一死。到次日黎明,突入美军防线的日军被全部剿灭。天亮之后,美军在登陆场周边清点出1241具日� 尸体,其中包括第五十联队第一、第二大队,第一三五联队第一大队的三个大队长。在夜袭中阵亡的大多属于战斗力最强的精锐部队,这次得不偿失的夜袭导致日军的防御力量被大大削弱。
登陆第二天,陆战四师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并巩固滩头,接应头天佯攻的陆战二师登岛。中午之前,陆战八团在“白一滩”无血上岸,开始向牛岬攻击前进。陆战二团紧随其后顺利登陆。当天,陆战二师前敌指挥部在“白一滩”建立。上午晚些时候,陆战六团在塞班岛搭乘坦克登陆舰开赴提尼安,傍晚时分顺利上岸。美军两个师未遭多大损失全部登陆,预示着比赛提前进入了垃圾时间。战地记者弗莱彻·普拉特如此形容日军后来的零星反攻,“他们就像细浪冲击岩石,因为他们的攻击对象是一条固若金汤的防线。”或许用雨水冲击岩石形容日军的反攻更为恰切,因为从登陆第三天开始,大雨一直下个不停。
当天,陆战四师原计划7时发起的进攻因头晚彻夜的滩头保卫战而推迟。在经过简单休整补给之后,美军于11时启动攻势。第二十五团运用迂回包抄战术顺利攻克马加山,美军滩头阵地已扩大并超出了O-1线。陆战第二十三团右路的推进已略微超过马加山。陆战八团扫荡了地域宽广的牛岬地区。当天美军的最大损失来自炮兵部队。陆战第十四团的阵地遭到日军的火力反击,伤亡惨重。由于前一晚损兵过多,当晚绪方并未组织大规模夜袭,小股兵力的零星骚扰被美军轻松击溃。
“部队在向南移动时路过许多炮台和防御工事,”希尔少将说,“建造方式决定了它们只能抵御来自南方的进攻。海军陆战队却从北方掩杀过来,敌人不得不放弃这些炮台和工事,不战自退。”如此看来,美军选择白滩登陆确实是一招出其不意的好棋。
(正文)
7月26日清晨,“征粮者行动”总指挥斯普鲁恩斯上将在塞班岛外海登上了“科罗拉多”号战列舰,参加了舰上阵亡官兵的海葬仪式。两天之后,他又到“斯科特”号上参加了另一场类似活动。日军誓死不降的作法让斯普鲁恩斯非常头疼。在写给女儿的信中他说,“我无法透过重重浓烟、雾霭和风暴看清提尼安岛的海滩,对日本人的理解同样是雾里看花。有时候我很好奇,这些日本鬼子知道自己是在被等着消灭掉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天,第五十八特混舰队以“埃塞克斯”号为核心的第四大队离开了提尼安岛外海,前往支援南部战斗群在关岛的作战。此后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的任务就由护航航母和随后进驻的陆军航空队承担了。
同日上午,陆战二师接管了岛上东部战线,从岛屿东北端向南推进至俯瞰阿西加湾的阿西加角,将该区域的日军全部肃清。下午16时30分,西部陆战四师第二十五团在未遭多大顽抗的情况下顺利拿下岛上的制高点拉索山。第十四团第三营也在当天从塞班岛赶来,成为第一个部署在提尼安岛的105毫米榴弹炮营。
接下来的两天战斗波澜不惊。稀稀疏疏的蔗田随风起伏,使得日军无法藏身。美军陆战队员手持步枪拉开散兵线,在坦克的带领下并排向前推进。28日,美军战斗机进驻牛岬机场。虽然几天来伤亡轻微,但陆战二师、四师当天仍得到了862、850名补充兵员,他们对面的日军是死一个少一个。美军最大的敌人与其说是日军不如说是天气,当天暴雨倾盆,狂风将美军搭设的浮动码头吹得不知去向,物资卸载作业被迫多次中断。因海上运输暂时断绝,美军只能借助可以抵抗巨浪的水陆两用运输车来运送弹药。一支C-47运输机中队负责提供短程穿梭运输服务,他们从塞班岛出发,负责空投急需的弹药补给。进攻部队开始出现弹药短缺,美军甚至不得不把缴获的航空汽油临时给坦克使用。在岛上,美军两个陆战师从左右两翼冒着连绵阴雨向南推进。到29日,他们已占领了半个提尼安岛,形势对日军来说愈发绝望。
7月30日下午,陆战第二十四团粉碎日军的轻微抵抗成功夺取提尼安镇—他现在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圣何塞—和四号机场。陆战二师也肃清了地势较低的东海岸地区。在清除山岭以南地区时,陆战二师遭遇到一定强度的抵抗。好在日军组织紊乱,被美军轻易压制下去。至此,美军已控制了提尼安岛五分之四的地区,被压缩到岛南狭窄区域的日军残部仍在负隅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