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军突然在荷兰迪亚和艾塔佩同时登陆,将正向韦瓦克一带集结的日第十八军向西退路一举切断,他们被孤零零地留在了新几内亚岛东部。前有美国人阻截,后有澳军追击,安达到底向东还是向西颇费踌躇。身后澳军的实力倒不算太强,但此时丹皮尔海峡门户洞开,美国陆战一师已经在格罗斯特角登陆,军事重镇拉包尔朝不保夕,阿德默勒尔蒂群岛也已经失陷,安达与新不列颠岛上今村均大将第八方面军的联系彻底断绝。况且因为盟军完全掌握了附近海域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身后的澳军可以随时得到来自海上的增援,第十八军转身向东不仅完全失去了战略意义,而且很可能是一条死路。从萨拉莫阿到韦瓦克,第十八军下属各部行军距离最近的也超过800公里,期间之艰辛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韦瓦克地区尚存有少许粮秣弹药,看上去似乎第十八军原地固守“不待援”等死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但阿南下达给安达的命令是,“主力尽快向韦瓦克以西转移,加强防卫荷兰迪亚、艾塔佩、韦瓦克等战略要地”。思忖再三,责任心很强的安达决定执行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其理由有二:首先荷兰迪亚和艾塔佩属于自己的防区,两地失守第十八军责任最大;其次如果部队向东移动,总是在向第二方面军主力靠近,杀出一条血路与主力汇合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自登上新几内亚岛以来,第十八军下属三个师团并未打过像样的大仗,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艰苦行军,或登山,或渡河,或翻越沼泽,大部分兵力、物资和装备都损失在路途上了。
安达仔细清点了队伍,包括第四航空军所属部队和佐藤四郎少将海军第二十七根据地部队在内,他的手下还有55000名兵员—这也正是麦克阿瑟放弃汉萨湾直接跳往荷兰迪亚的主要原因。其中第四十一师团运动、作战最少,兵力尚余80%。第二十师团参加了血腥的芬什哈芬争夺战,且来往运动距离最长,只剩60%兵力。在此期间的4月28日,师团长片桐茂中将阵亡,师团步兵指挥官中井增太郎少将火线接替了师团长职务。三个师团中境遇最悲惨的是最早投入战斗—即由安部通少将指挥的瓦乌之战—的第五十一师团,他们在俾斯麦海海战中已经遭受重大损失,后来又打了莱城和萨拉莫阿之役,之后连续爬雪山、过草地损兵无数,中野英光中将手中只剩下不到30%的兵力。虽然总人数似乎不少,但由于缺少装备和弹药,第十八军实际战斗力不过一个师团多一些。
最要命的问题是,部队未来不可能得到哪怕是一粒米的新补给,只能坐吃山空。此前士兵的食物定量已降到标准的四分之一。即使按照这种标准,现有存量也只够吃两个月。安达和参谋长吉原矩少将绞尽脑汁,苦无良策。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目前他们可以自由支配的地盘只是宽20公里、长15公里的韦瓦克地区,形势对日军来说是绝望的。
“这个地区有多少居民?”安达问参谋长。
“根据刚刚进行的调查,恐怕有15000人左右。”吉原回答。
“也就是说,这里总共有7万人。先看看有没有那么多可耕种的土地吧。”
吉原痛苦地摇了摇头,之前他已经计算过了:“没有那么多可耕种的土地,从椰子林的分布来看,最多只能养活5万人。”
“是吗?看来不可能实现自给自足了,”安达思索良久说,“我忽然想起了中国古代先哲孟子的一句话,‘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说完这句话,安达转身钻进了自己的帐篷。
如果从荷兰迪亚和艾塔佩以南实施迂回,与主力部队汇合的可能性理论上依然存在,前提是必须有充足的粮食。根据之前多次翻山渡河的经验,在杳无人迹的原始密林中长途行军一千多公里—期间要穿越两位数的河流和漫无边际的沼泽地—即使不发生激烈战斗,部队也会大幅度减员,甚至在行军途中逐渐消失。后来安达在自杀前的遗书中说,在深思熟虑了整整五天之后,自己无奈作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倾全力进攻美军刚刚占据的艾塔佩,冲出一条血路与岛西的第二方面军主力汇合。安达下令:以第二十师团、第四十一师团全部兵力及第五十一师团一部共35000人投入进攻,第五十一师团主力及军直属部队留守韦瓦克。鉴于美军在荷兰迪亚大兵云集,作战仅仅局限于艾塔佩地区。4月29日,安达下达了攻击计划,命令各部立即着手开始准备。计划上报方面军司令部,自顾不暇的阿南同意安达的这一决心,并且致电予以鼓励。
韦瓦克与艾塔佩相距150公里,第十八军计划在6月上旬完成道路修筑和兵站准备。6月初以第二十师团前出接近坂东河一线美军前沿阵地。为呼应友军在萨米和比亚克岛的作战,总攻击预定在6月10日发起。但是因为天气恶劣、地形复杂、盟军航空兵的轰炸和海面舰艇对海岸地带的持续骚扰,最终日军只完成了60公里道路的修筑。5、6月雨季来临,日军仓促赶修的汽车道路因连日暴雨遍地泥泞,车辆几乎无法通行。大型机艇运输因缺乏适当停泊点和隐蔽处,只能将军需品运至距韦瓦克60公里的西部地区。由于准备工作严重滞后,安达不得不推迟进攻日期。
就在第十八军孜孜不倦进行作战准备之时,6月20日,东京大本营的命令到了:解除第十八军与第二方面军的隶属关系,改归南方军直接指挥,“贵军负责守卫新几内亚东部重要地区,做持久作战,以使整个作战能够顺利进行”。次日南方军发来了新命令,责成安达完全自由处置新几内亚东部的所有事务,自谋生路。换句话就是说:你们自己看着办,没人再管你们了,自生自灭吧。
虽然已经被解除了战斗任务,但安达进攻艾塔佩的决心丝毫未变,战死总比坐地饿死强,况且进攻还可以吸引美军注意力,间接对新几内亚西部和已经打响的塞班岛战斗提供支持。安达于是来到前线,向全军官兵发出了慷慨激昂的战前演说—服部卓四郎在《大东亚战争全史》中将安达此举拔高为“舍生取义”:
“日美战局愈益严重。目前在新几内亚西部萨米、比亚克岛方面以及太平洋中部塞班岛地区,两军主力正在决战,我部分国土已处于敌军的空袭之下,形势发展殊难逆料。本职一向决心通过夺回艾塔佩和荷兰迪亚,一举打开新几内亚难局。惟这一方案目前一时难望实现,我军至此不得不独立于新几内亚东部,处于绝对不能退却的境地。本职念及深切信爱之全军将士的心境,肝肠寸断,莫此为甚。现敌军正在艾塔佩附近为我提供良饵,这是最有效发挥我军战斗力歼灭敌军之天赐良机。本职愈益坚定意志,拟将全军所有努力集中于此一举,彻底攻击艾塔佩附近之敌并歼灭之,如是既以我军取得战果振奋全军士气,并与新几内亚西部友军的奋战遥相呼应,发扬皇军本色。吾人各自为完成使命献出全部努力,并为此做出牺牲方能求得必胜。全军应竭尽毕生努力,万勿遗恨千古,是所切望。”
日军大规模调动兵力肯定逃不过盟军侦察机的眼睛。最初驻守艾塔佩的是美军第四十一步兵师及澳军一部。针对日军可能发起的大规模攻击,麦克阿瑟迅速增派了吉尔少将的第三十二步兵师,战役后期又先后派来了在新西兰休养的第四十三师、第一二四团、第一一二坦克团等增援部队,如此与日军对阵的盟军兵力达到三个师以上。盟军前沿阵地位于艾塔佩以东20余公里的坂东河一线,河口东岸内陆方向的波普部署有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艾塔佩机场及港口驻有战机60余架和舰艇20多艘,可以随时为地面部队提供增援。坂东河宽50余米,水深虽只有50-80厘米,但水流湍急,涉渡困难。针对上述敌情,安达于7月1日下达了总攻击计划:
一、以第二十师团主力与第四十一师团第二三七步兵联队于7月10日晚强渡坂东河,一举突破敌前沿阵地中央地带。
二、突破敌军前沿阵地之后,各部迅速逼近艾塔佩附近敌军主阵地并攻占之。
三、进攻部队的补给通过小型舟艇从韦瓦克运输,各部力争尽可能多地夺取敌军的补给,特别是粮食。
四、决战力求在海岸平地进行,同时以少部兵力从山地方面迂回敌军侧后,配合主力部队的进攻。
7月10日晚22时,日军筹划三月之久的艾塔佩之战轰然打响。随着第二十师团师团长中井少将的一声令下,日军第二三七、第八十、第七十八联队自右至左依次排开,于狭窄的正面蜂拥而上,强行涉渡坂东河。对岸美军的炮火立即打响,日军阵亡士兵之多连河水都染红了。战至次日,日军以不顾死活的集团冲锋成功将敌逼退,占领了美军河岸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