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日军历次作战中率先出场的是被称作“先遣部队”的第六舰队。早在一年前的1943年6月21日,潜艇专家高木武雄中将从皇族的小松辉久中将手中接过了第六舰队的指挥权,总算专业对口了。根据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命令,“先遣部队”的任务是实施奇袭、侦察和追击作战。参加马里亚纳作战的除高木亲自领军第一潜水战队的20艘潜艇之外,还有大和田升少将第七潜水战队的15艘潜艇。5月14日,高木和大和同时下达了《先遣部队电令作第122号》、《机密第七潜水部队命令作第2号》,下令上述潜艇尽快奔赴各自指定战位。6月6日,高木率主要幕僚登上塞班岛,从此再也没能回去。留在国内特设潜水母舰“筑紫丸”号上的参谋长仁科宏造少将等人因此幸免于难。
(正文)
日军潜艇大举出动的消息很快被美军得知。5月13日,太平洋舰队联合情报中心准确截获到日军“伊-16”号潜艇发出的电文,迅速从瓜岛铁底湾出动了第三十九护卫舰分队的护航驱逐舰“乔治”号、“拉比”号和第四十护卫舰分队的“英格兰”号,前往捕杀。“英格兰”号的命名并非为了盟友,而是另有一层特殊含义。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一位年仅21岁的海军少尉英勇牺牲。为纪念他,美国海军特意将一艘新下水的护航驱逐舰以少尉的名字约翰英格兰命名,该舰1943年9月26日的下水仪式还特意邀请了少尉的母亲前来主持。之前名不见经传的“英格兰”号很快将凭借出色的战绩成为美国海军的一艘功勋战舰。
5月18日下午,“英格兰”号准确捕捉到日潜艇“伊-16”号的方位,随即发起攻击。日军潜艇非常狡猾,接连躲开了美舰的4次攻击,但最终还是被击沉,“英格兰”号首战告捷。其实“伊-16”号被击沉稍微有些“冤枉”,人家只是在执行向布干维尔岛南端布因基地运送大米的任务,并没打算到马里亚纳和美国人打架。
22日4时25分,“英格兰”号再次探测到了日军潜艇,经过两轮攻击击沉日军潜艇“吕-106”号。23日,遭殃的轮到了日军潜艇“吕-104”号。24日,“英格兰”号再立新功,击沉日军潜艇“吕-116”号。随后美军驱逐舰前往马努斯岛补充油弹。26日午夜,他们在返航途中发现了日军潜艇“吕-108”号。看到“英格兰”号已经取得了不俗战绩,编队指挥官汉斯中校起初只是命令“拉比”号出列攻击,未获成功。最后还是“英格兰”号出手将其击沉。
5月30日,美军舰队再次发现了日军潜艇“吕-105”号。汉斯中校故意让“英格兰”号待命,以便给友舰提供一个荣立战功的机会。在美军驱逐舰的围攻之下,日军潜艇楞是在水下潜航了25个小时,直到艇内氧气耗尽才在傍晚时分悄悄浮出水面。不料潜艇浮出水面的位置恰号位于“乔治”号和“拉比”号之间,两艘美舰因距离太近无法开火。等他们调好位置准备发起攻击时,日潜艇已紧急下潜。
汉斯中校只好发出了新命令,“哦,见鬼!交给你了,‘英格兰’。”加入围剿行列的“英格兰”号不负众望,迅速利用声呐锁定了1800米外的目标,快速追赶并投下了丨炸丨弹。与美军周旋长达36小时、躲过了21次攻击的“吕-105”号终于带着第五十一潜水队司令官加藤良之助大佐及所有水兵沉入海底。另外在6月10日,日军“吕-111”号潜艇被美军驱逐舰“泰勒”号击沉。日本驱逐舰频频被美军潜艇猎杀—马上叙述—而美军驱逐舰击沉日军潜艇却易如探囊取物,不能不说是一件怪事。
“英格兰”号12天内击沉6艘日本潜艇,这一纪录在二战中从未被打破,该舰也因此获得了“总统单位嘉奖”。“‘英格兰’号护卫舰战绩卓著,美国海军期望涌现出更多这样的军舰,”金对“英格兰”号取得的显赫战绩赞不绝口,同时承诺,“此后,美国海军中将长存‘英格兰’号。”他的诺言于1960年10月6日得以兑现,美国海军将一艘新型导弹巡洋舰命名为“英格兰”号,舷号DLG-22。
塔威塔威虽然靠近原油产地,但水域面积不够开阔,这么多舰艇一起停泊已感到拥挤,更不要说在泊地内让航母高速行驶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了,而适合作为舰载机训练基地的几个岛屿最近的也在170公里开外。小泽不愿浪费一点点时间,就在舰队集结后第三天的5月18日一大早,第一和第三航空战队的6艘航母就浩浩荡荡驶出外海,飞行员们开始了紧张的战前训练。
日军在外海闹出这么大动静,当然逃不过美军潜艇的影子,部署在苏禄海的一众美军潜艇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迅速集中过来。22日,大林少将第三航空战队在外海进行飞机起降训练时,“千代田”号突遭2条鱼雷攻击,一条被航母成功避开,另一条在警戒的驱逐舰身边炸响。日军只好放弃训练退回港内。
就在“千代田”号遭遇攻击的同一天,小泽命令第一补给部队从塔威塔威前往达沃。24日,船队中最好的“建川”号油轮在达沃外海遭美军潜艇攻击,被命中3条鱼雷后迅速沉没。小泽第一机动舰队本就油船不足,此举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时全球海军的主流观点是,“驱逐舰是潜艇的天敌,如果把潜艇比作蛙,则驱逐舰就是蛇。有驱逐舰就可以对潜艇进行扫荡。”通俗一点的话,我们不妨把潜艇和驱逐舰比喻成贼和丨警丨察。英国皇家海军在大西洋上反潜战的成功以及“英格兰”号的杰出变现似乎印证了上述说法。但对日本海军来说,这种理论好像并不成立。进入1944年以来,日军驱逐舰频频遭到美军潜艇“反杀”,更不要说油轮或者运输船了。
之前在4月11日,小泽部队驱逐舰“秋云”号在护航运输舰“圣川丸”号前往达沃时,于三宝颜外海遭到美军潜艇“小银鱼”号攻击,4条鱼雷将驱逐舰包括入户野笃生海军中佐在内的113人统统送入了海底。
4月13日,为运输船“山阳丸”号护航的“雷”号驱逐舰在关岛以西海域再遭噩运,被美军潜艇“鲻鱼”号击沉,舰上水兵无一幸存。“鲻鱼”号可谓首开纪录。
6月6日,为“兴川丸”号护航的驱逐舰“水无月”号在达沃东南海面再遭“鲻鱼”号毒手,最终沉没。“鲻鱼”号可谓梅开二度。
6月7日,第三十二驱逐舰分队“早波”号行驶至西里伯斯海锡布图海峡东南方海域时,“鲻鱼”号再次射出了鱼雷,分队司令官折田常雄大佐、舰长清水逸郎中佐以下208人阵亡,仅45人获救。
同日,“春雨”号驱逐舰在护送600名陆军士兵前往比亚克岛途中遇美军发生遭遇战,最终沉没。
6月8日,参加“浑号部队”的第十驱逐舰分队旗舰“风云”号在达沃港口被美军潜艇“无须鳕”号发射的鱼雷击中左舷,进而引爆了搭载的鱼雷,4分钟内迅速沉没。包括舰长在内的135人侥幸获救,分队司令官赤泽次寿雄海军大佐随舰殉葬。
6月9日,第十七驱逐舰分队“谷风”号在锡布图水道实施反潜巡逻时再遭“鲻鱼”号伏击,114人随舰沉海,舰长桥本金松少佐以下126人被“浦风”号救起。“鲻鱼”号艇长塞缪尔·迪利中校和他的水兵们“四季发财”,取得了堪与“英格兰”号媲美的骄人战绩。
同日,从横须贺护航运输船前往塞班岛的“松风”号驱逐舰在小笠原群岛父岛海面遭美军潜艇“剑鱼”号鱼雷攻击,最终沉没。
从以上损失可以看出,日军这些“蛇”在“蛙”的面前似乎全冬眠了。驱逐舰的接连损失大大削弱了小泽第一机动舰队的反潜能力,为最终“大凤”号、“翔鹤”号双双被潜艇击沉埋下了伏笔。
美军潜艇的频繁袭击搞得第一机动舰队上下人心惶惶。为避免再出现无谓损失,小泽无奈叫停了出海飞行训练,后来连舰炮射击训练也停止了。更糟糕的是,塔威塔威岛上没有机场,连让飞行员进行基本陆上训练也不可能。在舰队集结在塔威塔威的27天时间里,9艘航母仅仅出海训练过两次。特别是过去被视为“精锐之师”、“威武之师”的俯冲轰炸机队, 由于海面无风竟没有进行一次训练。日军大多数飞行员本来要经过至少三个月训练才能投入实战,现在却只能呆在甲板上晒太阳,或者做些软体体操之类简单的身体训练。如此虚度时光,连那些“老鸟”的技术都变得生疏了。
虽然美军的进攻可能来自帕劳、马里亚纳和新几内亚西部三个方向,但5月28日在“大凤”号上进行的有关“阿号作战”的图上军演中,作战范围仅限于帕劳,其他方面的演习一次也没进行过。军令部和联合舰队司令部一致认为,未来决战十之八九将在帕劳附近海域展开。在燃料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努力尝试“将牵制部队推进至乌利西或帕劳,努力把敌人诱往决战海面。”
之前在5月24日,小泽已命令第三补给部队前往帕劳待机,那里是日军预先设计的决战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