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随着航母舰队和航空队重组而来的是舰载机的更新。原零战21型在美军新锐战斗机“地狱猫”面前尽落下风,日军新型零战52型不但换装了大功率发动机,而且装备了防弹装甲和自封油箱,火力和防护能力均有显著提升,尚可一战。新型“天山”鱼雷机取代了原来的“九七式”,“彗星”俯冲轰炸机取代了老旧的“九九式”,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遗憾的是,由于国内飞机生产难以为继,新型战机不是谁要就能给的,它们几乎全被分给了第一航空战队的3艘大型航母。第二航空战队航空参谋奥宫正武海军中佐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为城岛少将争取来了9架“彗星”。但新型机投入实战还是极大地提升了日军赢得最后决战的信心。

(正文)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针对以往海战中鱼雷机、轰炸机战损率极高而零战往往能够幸存的实际状况,三菱公司在过时的零战21型基础上“开发”出了“战斗轰炸机”,就是在零战的肚皮下边挂载一颗250公斤或两颗60公斤丨炸丨弹,使之兼备空中格斗和俯冲投弹两项功能。这种战斗轰炸机因为重量较轻,在飞行甲板较短的4艘轻型航母上同样可以使用,一定程度了提高了轻型航母的战斗力。从后来实战结果来看,这种并非高明的“新战术”并未取得显著战果。

虽然前文中已经多次亮相,但我们尚未对史上最大规模航母对决的日军指挥官做过详细介绍,主要原因在与他之前的出场大多属于配角儿。1886年10月2日,小泽出生于九州宫崎县。学生时代的小泽和哈尔西、米切尔一样属于刺头,在宫崎中学就读时曾因打架被学校开除。在中学念书时小泽已是柔道高手,后来进入军校后又成为空手道高段,甚至有他曾把后来成为柔道十段的三船久藏从桥上扔出去的传闻。加上小泽身高足有1米77,在当时的日本人当中不算姚明起码也算王治郅,打架估计不会吃亏。当时正值日俄战争时期,他哥哥小泽宇一郎的上司牛岛贞雄大尉—侵华战争时期任第十八师团中将师团长—从中国东北给他寄回一封劝戒信,其中有“过则勿惮改”的语句。受其感召以及日军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接连胜利的影响,小泽毅然投笔从戎考入了海军兵学校第37期,1909年顺利毕业,成绩在同期179人中排第45位。

毕业之后,小泽以海军少尉候补生的身份登上了训练巡洋舰“宗谷”号。这艘舰的舰长就是日本的终战首相、当时的海军大佐铃木贯太郎。铃木派给小泽的指导军官后来同样大名鼎鼎—当时的海军大尉山本五十六和海军中尉古贺峰一。小小一艘训练舰上,竟然汇集了联合舰队的四任司令官。

1921年,小泽从海军大学第19期毕业,以少佐军衔出任驱逐舰“竹”号舰长。1930年晋升海军大佐之后,小泽先后出任海军大学和陆军大学教官以及重巡洋舰“摩耶”号舰长。在日本海军中,小泽以才智出众、举止得体、品行端正著称,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学习成绩虽然一般却仕途顺利。1936年,小泽在战列舰“榛名”号上升任海军少将,跨入高级将领的行列。在此之后,他历任联合舰队参谋长、第八战队司令官、海军水雷学校校长等要职。小泽酗酒,脸色微红,年轻时曾因意外事故面部神经受伤,脸上几乎没有表情,因此被幕僚们戏称为“鬼瓦”。据称,沉着冷静的小泽是海军舰队司令官中不依靠参谋就能拟定作战方案的唯一一人。

1939年出任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官之后—编组集中使用航空母舰的创新型建议正是由小泽提出来的—小泽对海军航空兵战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前文提到,他在演习中对航母的合理运用启发山本萌发了偷袭珍珠港的念头。至今日本史学界仍然有人认为,小泽的航空战水平不在山口多闻之下,他沉稳内敛的性格似乎更适合出任机动部队的司令官。1940年小泽晋升中将并出任第三战队司令官,1941年10月调南遣舰队,并在司令官的岗位上迎来了战争的爆发。

按道理说,当时出任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官的应该是一名航空战专家,诸如小泽、山口等人—塚原二四三因为在武汉失去了一条胳膊退出竞争—但最后获得这一要职的却是鱼雷战专家南云。有人说小泽因资历失去要职,他从海兵毕业是年底的1909年12月,而人家南云却是年初的1909年1月,小泽吊床号第45也比南云的第7低了不少。也有人说,是条约派的山本为了团结舰队派的中坚人物南云而在内部搞的平衡。

日本的陆海军矛盾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但陆海军之间明争暗斗、互相拆台的现象在小泽身上并不存在。由于在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作战中与陆军的山下奉文、今村均都有过愉快的合作,小泽因此被尊为“陆军的大明神”。小泽看问题非常敏锐,锡兰海战之后,只有他在计算更换兵装所需时间后向联合舰队司令部提出了建议,“注意防范机动部队空中防御面临的风险”。可惜他的建议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这才有了南云在中途岛的惨败。

南方作战之后,小泽逐渐淡出一线,到海军大学当了校长。1942年11月,日军虽艰难赢得了圣克鲁斯海战,但在战斗中表现懦弱的南云却被意外免职,小泽终于重出江湖,接任了南云第三舰队司令官的职务,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统帅联合舰队的几乎全部作战力量与敌作战,这是每一名海军军官的梦想。可惜此时的日本海军日薄西山,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此时接掌大印似乎更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随着拉包尔和特鲁克等基地先后无效化,日本海军急需为主力舰队寻找一片合适的前进基地。一般说来,前进基地需要的条件是:接近预想作战海面,受敌攻击的可能性小,易于进行补给和船只维修,可以获得必要的训练海面和航空基地。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海外最大的基地特鲁克在训练方面虽曾受到一些限制,终究还算一处合适的锚地。自从1944年2月中旬美军航母舰队空袭特鲁克之后,那里肯定不能作为基地使用了。随后选择的临时泊地帕劳很快也遭到了美军的空袭,古贺大将更是因此神秘失踪。到1944年,堂堂日本联合舰队竟然连一片安全的泊地都找不到了。

按说位于濑户内海的柱岛基地最为合适。但日军的尴尬正在于此—在资源地没有工业,在工业区缺乏资源,特别是燃油。1944年前三个月里,由于美军潜艇日益猖獗的活动,联合舰队损失的油轮达到了11艘,总计102477吨。海上交通线近乎断绝导致本土燃油储备趋于枯竭。靠油喂养的舰船如果继续留在内地,最终只能沦为一堆堆无法移动的废铜烂铁。

除了到有油的地方去之外别无选择。新加坡的樟宜基地条件很好,但那里欧洲侨民很多,他们在感情上倾向于盟军,停泊一支庞大的舰队是无法保守秘密的。名不见经传的林加锚地随后进入了军令部的视线。1943年底,军令部委托第二航空战队派出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位于新加坡以南150公里的林加锚地是一片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5公里的开阔水域,周围几乎没有民宅和商船航道,不但利于保密警戒,而且因水浅美军潜艇无法潜入,最适合一支大舰队停泊进行训练。比这些条件更具魅力的是,锚地南方330公里处就是苏门答腊岛最著名的巨港油田,可以为众多舰船提供急需的燃油。基于上述充足理由,第一机动舰队只好选择林加作为临时泊地。小泽希望,自己能有充裕时间进行训练,提高各部特别是各飞行队的战斗力。

美国人当然不会给日军从容训练、提升战力的机会,他们已经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地杀将过来。这次率先出手的是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战区部队。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0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10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