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正文)

4.7.2左支右绌

经历了上半年的沉寂之后,从1943年6月开始,盟军接连在西南太平洋、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三路出击,向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快速挺近,各路日军节节败退,军事重镇拉包尔、特鲁克接连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就盼美军不来打的尴尬境地。面对如雪片般飞回的“玉碎”噩耗,东京只好下令各个战场全面转入守势,试图依托“绝对国防圈”建立稳固防御阵线,打退或迟滞盟军的多路进攻。

根据形势需要,1943年9月15日,大本营陆海军部联合签署了《关于中南太平洋方面作战陆海军中央协定》,要求驻外各部紧密协作,迅速完成以下作战部署:

一、在东部新几内亚以东至所罗门群岛东南方面重要地区击溃来犯之敌,尽力设法长期坚持下去。

二、大致以1944年春为目标,整备在澳北方面及加罗林、马里亚纳群岛地区的作战基地,加强防务。在菲律宾建成作战根据地,整备空、海、陆反击兵力,迅速加强反击态势。

三、当敌军来攻时,对其主攻方面,以前项提及重要地区基地为支撑点,集中各种兵力反击敌军,争取予以击溃,挫败其反攻企图。

四、大约在1944年年中以后,争取从澳北方面进行积极作战。

五、关于采取攻势方向等问题,另行研究。

此时在新几内亚岛东部,安达二十三中将的第十八军在美澳联军的紧逼下或翻山、或渡河,正向韦瓦克一线撤退。之前澳北地区的防务一直由南方军负责,执行者是以第五师团和第四十八师团为主力的第十九军。大本营随机采取新的作战方针,将该地区从南方军管辖下划分出来,改为由东京直辖,因这一地区具有对付美澳军反攻支撑点的特殊地位,且与中太平洋方面作战关系密切。

1943年10月29日,随着陆军部一纸电令,原驻中国东北齐齐哈尔地区、阿南惟几陆军大将任司令官的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及丰岛房太郎中将的第二军司令部奉命进驻澳北地区,担负起这一重要区域的防御任务。在此之前,驻中国第三十六师团、驻本土第四十六师团已增派到澳北方面。

12月1日,阿南惟几开始行使职权,方面军司令部暂设万鸦老。第二方面军下辖第二军—暂时以第三十六师团为骨干,第十九军—以第五师团、第四十六师团、第四十八师团为骨干—和军直属各部编成。原驻澳北地区的第七飞行师团直接归入该方面军麾下。阿南得到的指令是:同海军密切协同,迅速加强反击战准备,击溃来攻之敌,确保澳北重要地区,等待发起反攻的有利时机。方面军的作战区域为棉兰老岛以南,东经140度以西至望加锡、龙目海峡一线地区。

为了配合陆军在澳北的作战,11月30日,大本营海军部下令编成第四南遣舰队,司令官山县正乡海军中将,参谋长冈田为次海军少将。其下属部队除11月1日刚刚在哈马黑拉岛设立的第二十六根据地部队外,还包括原有的第二十四、二十五特别根据地部队,以及第九三四航空队、两个防空队和一个设营队等。虽然名义上是一支舰队,但山县的手中几乎没有像样的作战舰艇。

随着安达中将的第十八军放弃西奥向西撤退以及美军登陆新不列颠岛西端的格罗斯特角,丹皮尔海峡门户洞开,日军“绝对国防圈”的前卫线被完全撕裂。3月14日,东京大本营再次作出调整,将东经147度以西地区划入南方军的作战范围,现驻新几内亚东部的第十八军及第四航空军改隶属阿南的第二方面军,第九舰队改隶属高须四郎中将西南方面舰队,东经147度以东地区(含马努斯岛)仍归今村均大将的第八方面军负责。3月10日在达沃召开的第二方面军作战会议上,阿南直言不讳地提出:“今后对拉包尔的第八方面军应以同情态度对待,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尽量给予武士道式的协助。”说实在话,因为两个方面军司令部相距遥远,阿南就是想帮忙也帮不上。

鉴于新几内亚东部的颓势已经无法挽回,阿南随后致电安达:“尽快将军主力向西转移,加强防卫荷兰迪亚、艾塔佩、韦瓦克等重要基地,努力制止敌军对新几内亚西部及加罗林西部方面的进攻。对军主力转移期间新登陆的敌军,应争取随时随地击溃之”。第四航空军受命协助第十八军作战,迅速整备荷兰迪亚地区的一系列机场群。

和新几内亚岛的不毛之地不同,早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已经在所谓的“委托管理区”修建一系列军用设施,可谓未雨绸缪。1934年到1940年11月15日之间,日本用于内南洋的建设资金达到14456800日元。从1940年11月15日开始,东京再次向上述地区投入了基建资金121189666日元,其中15605855日元用于马里亚纳群岛。在总计超过3000万日元的资金中,60%用于塞班,25%用于提尼安,15%用于帕甘岛—当时关岛尚归美国人所有,日本人就是想投资,人家也不会让他们入股。1934年,塞班岛最重要的阿斯利托机场开始动工,这是日军中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航空基地之一。1935年,日本在塞班岛塔纳帕格港建成了水上飞机基地,1940年又花费750万日元在提尼安岛修建了一个大型机场。

面对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日本对外高调宣称,上述设施完全属于民用。但谁都清楚,战争一旦打起来,它们转身就能够转为军用。1940年11月,日本海军在塞班岛设立了第五根据地部队,同时斥巨资在中太平洋大肆修建灯塔,并辅之以军营、弹药库、油库等辅助设施。这种所谓的“灯塔”仅塞班岛就有12处,耗资1333333日元。开战之后,它们摇身变成了海军的观察哨。1941年2月,日军开始在塞班岛修建4座钢筋混凝土炮台,到7月底完工时共耗费100000日元。随着第四舰队司令部的进驻,日军耗资700000日元在塞班岛建成了800平方米的弹药库,后续的无线电收发站和辅助营房又耗资800000日元。当年9月,东京再次斥资1500000日元建成了陆军兵营、鱼雷仓库和防空洞等军事设施。

开战之前,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务归海军第四舰队和第五特别根据地部队负责,陆军方面并不参与。鉴于海军缺乏必要的地面作战部队,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陆军参谋本部向中太平洋派出了堀井富太郎少将领军的南海支队,这支大名鼎鼎的小部队陆续拿下关岛、拉包尔、莱城、布纳等战略要地,最终在巴布亚半岛折戟沉沙。此后在长达两年多时间里,马里亚纳群岛仅作为日军通往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的交通枢纽存在,大量地面部队、补给物资、船只和飞机只从这里路过,喝口水、加点油转身就走,当地驻军一直不多。到1943年5月,驻塞班岛的第五根据地部队仅有919名军事人员和220名民间服务人士。1943年9月,横须贺海军第一特别陆战队的1500名官兵受命进驻塞班。后因前方战事紧急,他们中的三分之一在1944年1月奉命增援拉包尔。后来的事实表明,由于今村均并未孤注一掷和美军死拼,这些人大部分幸运活到了战后。到1944年2月,塞班岛驻军才不过1437人。驻关岛的海军第五十四警备队起初仅302人,直到1944年初才得到了425名增援部队。

1943年夏,应海军部的多次请求,更鉴于中太平洋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本营陆军部决定向中太平洋地区增派更多的陆军部队。根据9月15日陆海军《协定》之约定,参谋本部拟从本土、朝鲜、中国关外及关内地区抽调或新建陆军兵团派往中太平洋方面,总兵力为40个步兵大队,并附以必要的坦克、炮兵、工兵部队等。这些兵力将重点配备在加罗林和马里亚纳群岛。

1943年10月4日,参谋总长杉山元大将上奏天皇,拟将第三、第十三、第三十六师团从中国战场调出,加上本土的金泽第五十二师团及熊本第四十六师团,以五个师团的兵力增援战事吃紧的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地区,裕仁对此表示认可。除上述拟调出的部队之外,杉山下令从11月8日起,抽调精干步兵大队及辅助单位编组六个南洋支队,先后派往威克岛、马库斯岛、库萨耶岛及莫特洛克、沃莱艾环礁等地。

(正文)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0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10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