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此时日军第三十一师团正翻越那加山区的茫茫丛林向科希马快速逼近。随大队人马行军的牛群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牛背上的粮食在登山时会自然滑落下去,不听话的牛还经常低头将粮食甩在地上。一旦遇到盟军空袭,它们就会乱作一团,嘶叫着直接冲下山谷。看到这一情景的佐藤只有苦笑,“几千年来,从未有人用牛来拖运军用物资,哈哈!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皇军也改变不了牛的习性呀!”但佐藤并不十分担心,他坚信牟田口会兑现承诺,在25天内给他送来补给物资。

要说我们的先人实在智慧。咱们经常会说一句表示感恩戴德的话,“来生来世做牛马来报答你”。我们为什么不说做猪、做羊、做鸡呢?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远古时代,牛、马对人类的贡献实在太大。牛作为生产工具从事稼穑,战马则是重要的作战武器。但两者之间有明确分工,不能混淆。如今牟田口却张冠李戴,将牛送上战场,焉能不败?

由于预料到恶劣地形不利于大部队行军,在科希马以东地区,英军仅在耶萨米和卡拉索姆各部署了一个步兵连,他们隶属于英印阿萨姆团第一营。另外在一些山顶的小村落布置了少许瞭望哨。早在战役发起之前,佐藤已经派出熟悉当地地形的“印度国民军”,在那加山区进行了大范围侦察,标示道路以及能找到食物的地方。3月27日,卡拉索姆遭到日军进攻,次日耶萨米战斗也打响了。日军进攻主力是鸟饲恒男大佐的第一三八步兵联队,另有第一二四联队两个大队、第五十八联队第三大队协助进攻。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悍日军,巴斯特布朗中校阿萨姆团第一营的新兵们毫无惧色,成功挫败了日军的第一轮攻势。驻守卡拉索姆的一个连抵抗日军两个大队的轮番进攻达三天之久。连长约翰杨上尉下令尚能移动的士兵撤出阵地撤往科希马,自己率无法移动的重伤员断后阻击。3月31日,日军攻占卡拉索姆。英帕尔战役结束后,英军在阵地的一角找到了杨上尉的尸体,并将他厚葬在科希马公墓。

布朗中校的营主力在耶萨米同样挡住了日军的多次进攻,31日22时,他们幸运地等到了沃伦准将下达的撤退命令。布朗决定在4月1日晚上撤出。但空军飞行员空投的撤退命令同样被日军缴获,他们1日发起的敢死冲锋终于在下午17时撕开了英军防线。布朗断然下令立即撤退。到4月3日,该营共有260人撤回科希马,他们将立即投入保卫科希马的激烈战斗。

日军在卡拉索姆和耶萨米阵亡超过250人,另有数百人受伤。更重要的是,阿萨姆团第一营的阻击拖住日军达6天之久,为斯利姆调配兵力驰援科希马争取了无比宝贵的时间。战役结束之后,佐藤中将感慨地说,“如果宫崎少将不在桑夏耽误时间,鸟饲大佐也没有在耶萨米被拖住,科希马之战的结局将大大不同。”

战况紧急,斯利姆不得不认真考虑,截留“钦迪特”的预备队第十四、第二十三旅投入英帕尔和科希马的作战。但温盖特是丘吉尔的宠儿,一般人不敢轻易得罪他。斯利姆私下将想法告诉了第三师参谋长塔洛克准将,并特意叮嘱他,暂时不要告知温盖特。塔洛克一向讨厌斯利姆,扭头就把斯利姆的想法电告了温盖特。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怒不可遏的温盖特立即飞往库米拉机场和斯利姆辩论。两人最终达成妥协,斯利姆留下第二十三旅,第十四旅继续留作“钦迪特”的预备队。

温盖特告诉斯利姆,他会直接与丘吉尔联系说明此事—这是他对付上司的一贯策略。斯利姆最后一次看到温盖特是3月22日,“我向他道别,和他握手。当他走向门口时,他再次转向我随口说了一句,‘在东南亚,你是唯一不希望我死的高级军官。’”看来他也知道大家都很讨厌他。

随后温盖特通过蒙巴顿给丘吉尔发出了一封电报,声称他将消灭日军的四个师团,“如果你给特种部队四个运输机中队,你将得到北纬24度以北的所有缅甸领土,还有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虽然蒙巴顿、吉法德、斯利姆对此不以为然,但丘吉尔竟然立即回复,答应给温盖特提供飞机,并承诺在下一次对全国发表演讲时提到他。估计温盖特的几位上司对此不会太高兴。

3月24日,温盖特飞往“百老汇”和战术强点“白城”,鼓舞第七十七旅的士气。之后,他乘坐美军飞行员布赖恩霍奇斯中尉的B-25于18时23分飞抵英帕尔,加油后于20时起飞前往海拉坎迪机场。半小时后,这架飞机在英帕尔以西山区坠毁。机上5名机组成员,连同温盖特、副官和两名记者无一幸存。很多人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来形容温盖特,“其一生,唯其死,得其所。”对此最伤心的当属丘吉尔,“在飞机里面,一团明亮的火焰熄灭了!”他哀悼英国失去了一位古怪的军事天才。不管讨厌还是喜欢他的人,大家有一点看法一致,温盖特在最不该死的时候死了。他的死讯公布之后,牟田口为此很是开心了一阵子,日本媒体免不了再大肆吹嘘一番。

虽然温盖特的死可能使包括蒙巴顿在内的大多数英军高层感到欣慰—至少今后不会再有人动辄拿丘吉尔唬人了,但他们至少还是在脸上表示出一些遗憾和忧伤。即使英帕尔和科希马的危机让斯利姆焦头烂额,他还必须抽出时间寻找一个人顶替温盖特。3月26日,斯利姆打通了第三师参谋长塔洛克准将的电话,后者说,“温盖特生前曾经许诺,一旦他本人出现意外,就让我接任他出任‘钦迪特’的指挥官。”对此斯利姆没有吱声,因为另外两名军官也告诉他,温盖特向他们做出过同样的承诺。随后塔洛克以自己从未在战场上指挥过哪怕一个支队为由否定了自己。斯利姆最终的作法是将第一一一旅旅长伦泰恩准将晋升少将,出任英印第三师师长。

之前第七十师师长赛姆斯少将为了给温盖特腾出位置,强忍不满退居次席。这次他干脆撂了挑子,向陆军参谋长布鲁克爵士发出一封抗议电报后径直飞回伦敦去了。事实上伦泰恩内心里根本看不起温盖特,认为他不过是个自命不凡的暴发户而已,对他的军事理论也不屑一顾。斯利姆启用伦泰恩,使这次人事变更以及第二次“钦迪特远征”后半程的行动备受争议。

4月3日,伦泰恩到乔尔哈特参加了一次盟军高级将领会议,蒙巴顿、史迪威、斯利姆、斯托普福德、鲍德温都在。会议主要研究如何应对日军对英帕尔和科希马的大规模攻势。史迪威担心迪马普尔一旦有失,日军将沿铁路线北上威胁利多,从而影响驻印军缅北作战的补给供应。他大度地提出,可以调自己的一个中国师南下增援。斯利姆对此并不领情,他以前线问题太复杂为由婉拒了史迪威的好意。他决定以第三十三军与进攻科希马的日军交战。根据之前与温盖特达成的协议,英印第二十三旅将脱离“钦迪特”战斗序列,专事在那加山区袭扰佐藤师团的补给线。“钦迪特”的其他部队继续支援史迪威的缅北作战。

4月4日上午,日军第五十八联队第二大队对科希马以南的战术要点GPT岭发动进攻,并于次日成功占领此地。寒河江恒中尉的第三大队第十二中队成功突入科希马山村,在杀死两名酣睡的士兵后,将来不及拿起武器的少许守军俘虏。消息传到迪马普尔,斯托普福德大惊失色,日本人来得如此之快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一切表明,之前将第一六一旅撤出科希马的决定是多么愚蠢。斯托普福德下令该旅立即调头重返科希马,但显然已经太晚了:只有负责断后的约翰莱弗蒂中校第四营的446名官兵趁日军尚未合围之前乘卡车闯入了科希马山岭,其余两个营和炮兵连全部被堵在外边。

让理查兹和莱弗蒂颇感无奈的是,由于根本未想到日本人会大举来攻,科希马山岭几无防御。两人只好抖擞精神,带领大家在适当位置构筑临时防御工事,粮食、弹药和饮水供应根本无从谈起。守卫山岭的部队加起来有2100人,其中1000人是未来得及撤走的非战斗人员。理查兹命令所有能动的人都必须拿起枪,文书、给养员、医院里的轻伤员统统被组织起来。守军阵地呈现出一个三边分别为1000米、870米和640米的三角形。除最后进入的莱弗蒂营属于正规军之外,其余人员来自多支杂牌部队。他们将独立面对佐藤15000名彪悍日军的猛烈进攻。

由于斯托普福德的失误,沃伦准将只好率其余两营士兵和炮兵连在约特索玛岭后方3200米的普雷巴泽岭支峰建立起炮兵阵地。从这里不但可以清楚观察科希马山岭的详细状况,汉弗莱希尔中校炮兵连的8门山炮还可以为守军提供炮火支援。由于背靠迪马普尔,英军的炮弹供应绝对不成问题。后来的战斗进程表明,这8门山炮成为英军守住科希马山岭的制胜利器。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0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10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