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正如战前斯利姆的预料,遭遇挫折的日本人拒绝承认失败。远在后方的花谷中将不顾一线的实际情况,电令一线部队继续发起进攻。虽然与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合谋发起“九一八事变”并因此被并称为关东军“三羽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当时那两位一谋一断,花谷仅是个跑腿的角色。花谷不仅不善用兵,个人品质也极为低下。从接任师团长起,他便奉行对官兵体罚的政策,导致多人自杀或精神失常。依仗自己是陆大的毕业生,花谷经常欺负那些无天组的下级军官。第五十五师团从参谋长到普通一兵,没一个人不讨厌他,有人甚至积极谋划从背后打他黑枪。花谷严令前线不顾死活发起进攻,他自己却极端怕死。他规定每到行军休息时,必须有一小队士兵负责为他挖掘单人使用的防空洞。

(正文)

此时樱井兵团处境已经相当危险,费斯汀少将指挥英印第三十六师一个旅正沿梅宇岭以西公路快速南下,英印第二十六师在梅宇岭以东从通巴扎快速驰援,伍尔纳少将的西非第八十一师正沿加拉丹河谷推进,2月中旬已进至皎道地区,严重威胁樱井兵团的右侧背。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克里斯蒂森中将已制定出作战计划,待上述三部抵达预定阵位后,将与第五、第七师同时发起反攻,合围并一举歼灭日军樱井兵团。

危机关头,第二十八军司令官樱井中将适时作出了合理决定。在他看来,英军各路增援部队纷纷南下,就意味着意在牵制的“哈号行动”已经达成了战略目的,此时以劣势兵力与英军硬拼显然不太明智。樱井随即向前线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

2月24日,英印第七师首先转入反攻,一度被日军包围的第五师已与友军恢复联系。陆续抵达战场的英军各部向日军发起了猛烈反击。3月11日,在克里斯蒂森中将亲自督战下,英军夺回了一片废墟的布迪当。在攻城的重炮打击中,英军10分钟内就射出超过7000发炮弹,平均每秒近12发。战至月底,英军已将日军驱逐出布迪当-莱特维特地区。经过三天寸土必争的激斗之后,3月12日英印第五师攻占梅宇岭西侧的战术要点拉扎比尔。

随后英印第三十六师攻打中央隧洞阵地的战斗遇到了麻烦。为确保孟都-布迪当的最后一块阵地,日军开始作困兽之斗。樱井中将命令第五十四师团师团长片村四八中将抽调部队前往增援,但显然已经来不及了。事实证明,日军挖下的众多坑道的确时难啃的硬骨头,英印第三十六师3月27日夺取西翼坑道,当他们付出重大伤亡夺取东部坑道时,已经是4月6日了。5月4日,洛马克斯少将率英印第二十六师经过四轮猛攻,终于攻克了日军的最后据点551高地,报了第一次若开战役被追着屁股打的一箭之仇。

日军并非一味败退。伍尔纳少将的西非第八十一师在加拉丹河谷的作战起初进展顺利,多次粉碎了日军的小规模抵抗,顺利夺取战略要冲恰库特。鉴于此地位于第五十五师团后方,严重威胁到日军的侧后,樱井迅速抽调第一一一步兵联队第三大队、第一四三步兵联队第二大队、第五十五骑兵联队和第五十五师团补充兵员共1200人临时编队,在第一一一联队联队长木庭知时大佐的率领下发起反击。一路高歌猛进的西非第八十一师猝不及防,竟然被日军打乱阵脚,一直败退到皎道西北地区。木庭支队一路穷追不舍,将敌军彻底赶出了加拉丹河谷。凭借此战胜利,木庭得以晋升少将并出任第五十四师团步兵指挥官。

本次作战即史称的“第二次若开战役”。面对规模大致相当于自身三分之一的日军,英军先后投入兵力竟达到六个师之多。战斗中日军损失约5000人,仅第一一二步兵联队就战死或失踪2452人,包括第一四三步兵联队联队长土井大佐、第一一二步兵联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松木平少佐等多名军官殉命。战斗结束后,“积劳成疾”的棚桥大佐很快被送进了陆军医院。

和当初在布干维尔岛第六师团第二十三联队的滨之上俊秋大佐类似,棚桥即使进了医院也不算完。对东京“为何在合围敌军之后却无法将之歼灭”的严厉质问,花谷将所有责任一股脑儿推在了樱井支队身上。不过花谷一贯有吹捧陆大、贬低其它学历军官的传统,对昔日的师弟樱井德太郎还算网开一面,如此病床上的棚桥变成了替罪羊,他被冠以“擅自撤退”的罪名。棚桥在撤退时曾说过不忍让天皇陛下的赤子白白送死之类的话,但说他擅自撤退确属勉强,毕竟行动是经过樱井支队长认可过的。4月11日,病床上的棚桥被解除联队长职务,这对他很可能是一种幸运。如果将随后第三十一师团师团长佐藤中将在科希马的撤退说成大巫的话,棚桥这事的“违令”连小巫都算不上了。

在印缅战场,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从不知道胜利为何物的英军可谓扬眉吐气,趾高气扬。蒙巴顿和斯利姆高调对外宣称,英军取得了第二次若开战役的“辉煌胜利”,报纸上将之吹嘘为“第二次滑铁卢战役”—原来拿破仑就这点出息。胜利当然毋庸置疑,但远远称不上辉煌。投入兵力是敌军3倍以上且处于以逸待劳的有利地位,英军仍然付出了损失近8000人的巨大代价,伤亡远远高于对手。但这毕竟是英军第一次正面击败了号称不可战胜的日军,证明他们确实找到了对付敌人迂回渗透的有效办法。日军不可战胜的谣传寿终正寝,第十四集团军士气大振。战役再次证明,依赖空运完全可以保障一支大部队的后勤供应,这才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战役期间,盟军向若开地区共派出运输机714架次,空投物资超过了2300吨,这才是英军赢得战役胜利的根本所在。

蒙巴顿称若开之战“就像阿拉曼战役那么重要,只不过方式不尽相同”。这明显是在为自己的脸上贴金。老酒写这段异常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难以找全相关资料,而介绍阿拉曼战役的资料多了去了。况且阿拉曼战役人人皆知,知道第二次若开战役的又有几人?即使就印缅战场而言,若开也仅仅属于次要战场。斯利姆对蒙巴顿说法表示赞同,但言语之间有所保留,“这是一次无可争议的胜利,它的影响巨大,不仅仅是对参战部队还是对整个第十四集团军来说。从参战部队多少来看,它并非规模巨大的战役,但它仍是英国人获得的决定性胜利之一。”

战术失败的日军在战略上并未失势,他们在次要战场的一次作战成功调走了斯利姆几乎所有的预备队。英军投入若开战役的部队达到了6个师,这样在未来的主战场英帕尔和科希马,能够对抗日第十五军的只剩三个师了。这就为牟田口随后发起的“乌号行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早在战役激烈进行的2月13日,斯利姆从一名日军军官尸体上缴获的文件中发现,他们在若开的行动不过是佯攻,旨在从英帕尔尽可能多地吸引资源。在此之前,他已觉察到日军在谋划一次针对英帕尔地区的进攻行动—多达三个师团的兵力向印缅边境集结,肯定逃不过英军侦察机的眼睛。此时第十一集团军的预备队第二十六师、第三十六师已南调梅宇半岛,无法脱身,斯利姆于是急令第五师返回吉大港,充当集团军的临时预备队,第七师很快就接到了同样的命令。斯利姆认为,一旦日军发起新的攻势,这两个师可以经铁路或空运至作战区域—后来的英帕尔和科希马。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小节“四路出击”。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0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10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