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正文)

中国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但在日本陆军中,轻视后勤补给的作法非常盛行,辎重兵和兵站参谋一般被看作没有前途的职位—“辎重如果能算兵,蜻蜓也能变老鹰”。作为一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高级将领,说牟田口丝毫不重视补给略显偏颇。参与英帕尔作战的日军有近10万之众,但是印缅边境地形险恶,交通不便,给弹药和粮草供应带来的极大困难。缅甸是著名的产米大国,粮食倒是不成问题,关键问题在于运输。当初缅甸方面军向南方军上报第十五军的补给计划时,已将牟田口提出的数字主动削减了40%。但南方军砸锅卖铁也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东京同样无法解决。最终缅甸方面军发往眉谬的数据是(括号内为原第十五军提出的要求数字):汽车中队26个(150个),辎重兵中队14个(60个),输送司令部2个(3-5个),兵站地区队1个(4个),兵站医院3个(3-10个),兵站卫生队1个(4个),野战铁道队2个(4-5个),独立工兵联队2个(5个)。就这还是南方军将能控制的第四十五独立汽车大队、第二到第五特设汽车中队悉数派往缅甸的前提下能达到的数字。

看到仰光发来的数字,第十五军司令部里瞬间阴云幕布。牟田口对此毫无办法。但他认为,只要各部坚决执行作战方案,补给难题就可迎刃而解。英帕尔本身就是英军最重要的补给基地,而科希马以东不远处的迪马普尔储存着供中国驻印军在缅北作战使用的大量军用物资。只要攻击部队能在规定的三周时间内完成任务,就能实现“打下英帕尔、坐吃丘吉尔”,也就是说“就食于敌”。听说英国人的牛肉和威士忌味道不是一般地好。于是他下令各部队只需研究三周内维持补给的办法,其它问题无需多虑。但是第十五军的参谋们可没有司令官这么洒脱。他们认为,一旦部队攻击受阻三周内无法完成任务,以方面军提供的上述条件,绝对无法解决10万大军的弹药供应和吃饭问题。穷人的日子实在难过呀!

后来英军在英帕尔战役总结中这样写道:“由于对后勤供应需要估计不足,加上对英军部队的战斗素质估计过低,最终导致了日军的毁灭。”日军的总结与对手不谋而合,承认“对后勤保障重视不够是造成这场劫难的重要原因,我们在英帕尔是打了一场忽视后勤的无谋之战”。

第十五军的兵站参谋开始寻求新的办法,大量搜集大象、牛、马、羊甚至猴子,准备以畜力来弥补汽车运量的不足。牟田口特意找到了理论依据,他提出成吉思汗能够在冷兵器时代横扫欧亚大陆,最成功的就是蒙古人的补给办法。此即所谓的“成吉思汗智慧”,日军必须效仿游牧民族最大限度使用畜力。初看这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在之前的作战中,英军同样经常使用畜力充当山间运输工具。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军“5307部队”后来在胡康河谷实施渗透作战时,也大量使用骡马取代车辆作为交通工具。在钦敦江西岸的那加山区,很多地形的确更适合畜力运输。况且这些牲畜一旦完成运输任务,就可立即宰杀充当军粮,可谓一举两得也。

据统计,第十五军作战期间征集的畜力包括战马12000匹,牛30000头,大象1030头,羊和山羊总数不详,但仅第十五师团就征集了10000头左右。但欲凭此弥补日军多达124个汽车中队的运输缺口绝无可能。薄井参谋为此操碎了心,他之前已提到过使用野草充当军粮,甚至还研究过调理烹饪的办法。但因出动兵力实在太多,补给问题还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虽然参战三个师团的师团长都对补给问题表示出极大担忧,但只有和牟田口性格相近的佐藤中将把话摆到了明处。在一次作战会议之后,佐藤来到了牟田口的办公室,拍着胸脯向军司令官保证。

“本师团一定能够在三周内拿下科希马。不过,请您无论如何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牟田口忍不住发问。

“在我的部队渡过钦敦江25天之内,无论如何也要给我提供200吨粮食弹药。在得到上述物资后,我的部队一定能再坚持25天。”

“好!25天内一定送去200吨。”

“一言为定,拜托了!”随后佐藤笑着告诉牟田口,“我不会向部下说什么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大话,有可能取得胜利就一定取得胜利。战场上没有必胜不败的军队,如果想发挥出士兵十成的力量,让他们发挥八成就足够了。只有十成力量却要求发挥出十二分,这样的要求只会令人失望,部队也可能全军覆没。比起这种糟糕的结果,还是先保证不失败为好。”

闻听此言,牟田口顿时面露不悦,佐藤的话明显是对他时刻挂在嘴边的“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绝佳讽刺。但此时正值用人之际,牟田口还是极力压住愤怒,“好吧,你不用担心,25天内一定送去200吨,你的部队努力坚持50天。在此之后,你需要多少粮弹我同样给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很好,那么咱们一言为定!”说完佐藤转身离去。虽然军司令官给出了保证,但佐藤依然不能放心。牟田口太忙,到时很可能顾不过来。他转身找到了薄井参谋,将刚刚对牟田口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小小薄井可不敢像军司令官那么大包大揽,只能唯唯诺诺地表示“一定尽一切努力去办”。

除了补给,日军还有一个致命缺陷是空中力量严重不足。在与盟军长期的空中角力中,第五飞行师团损失日增。田副登虽声称在1943年7月2日到1944年7月30日累计击落敌机135架,但自身也付出了损失83架战机的惨重代价。让田副颇感无奈的是,他的损失不但得不到半点补充,还要抽出部分力量前往增援江河日下的太平洋战场。“乌号作战”打响之前,印缅地区日军仅有战机221架—重型轰炸机30架、轻型轰炸机47架、战斗机129架和侦察机15架。第五飞行师团凭如此兵力要在四面八方作战,可真够他们忙活的。

根据日军的推算,同期英国皇家空军在印缅战场战机数超过了700架,随着各种新型战机纷至沓来,到1944年春天将超过1000架。除此之外,美国航空队在印度和中国战场部署战机超过400架,随时可以前来增援。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面前,田副别说夺取制空权,连自保都非常困难。制空权丧失给日军的后勤供应带来了更大难度,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极易遭到来自空中的打击。1944年1月底,盟军战机持续发起航空作战,一度将牟田口在钦敦江一线三处兵站好不容易囤积起来的宝贵物资炸毁一半,薄井参谋急得都快要哭出来了。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0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10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