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陆战第二十二团第一营副营长克劳福德劳顿少校率以两个连为基干组成的一支350人队伍,乘1艘坦克登陆舰在1艘驱逐舰、2艘登陆炮艇和1艘扫雷艇的护航下从夸贾林出发,向正西方向驶去。3月9日,劳顿派一个连在沃特霍环礁主岛登陆,驻岛12名日军自知不敌,逃到附近一个小岛上集体自杀。10日,劳顿派人登陆乌贾耶岛,驻守当地气象站的6名日军5人自杀,1人投降。13日美军登陆拉耶环礁,当地土著居民反映岛上从未来过日本人,毫发无损的劳顿支队于是在3月14日顺利返航,权当作了一次海上旅游,一点都不“舟马劳顿”。期间3月10日,沃克上校奉调第五两栖军司令部,其第二十二团团长的职务由副团长默林施耐德上校接任。
3月19日,施耐德上校以第三营营长希斯勒少校和副营长威廉斯佩林少校各率一支300人队伍,乘坦克登陆舰向夸贾林东南方向进发。美军的第一个目标是艾林拉帕拉普环礁。土著向导介绍说,主岛有数十名日军驻守,配有步枪和重机枪等武器。3月20日,斯佩林支队率先登陆艾林拉帕拉普,次日希斯勒率队登岛。21日,美军与岛上日军发生了遭遇战,以负伤3人为代价击毙日军37人,俘虏2人,另有数名日军逃脱。美军搜索未果后回到登陆舰转向其它目标。
3月24日,斯佩林支队在纳努环礁俘虏了7名日本人,其中包括1名妇女和4名儿童。同日,希斯勒支队与驻艾邦环礁的日军发生了战斗,以阵亡2人为代价全歼岛上17名日军。希斯勒支队随后对纳摩里克和基利环礁的侦察没有发现任何日军,两支部队于3月28日顺利返回夸贾林。
3月30日,厄尔库克少校率第三营一个加强连对夸贾林东北方向的塔卡、杰摩和艾鲁克环礁展开侦察,没有发现日军的踪迹。4月2日他们登上了梅吉特岛,击毙日军气象站人员6名。3日,在确定最后一个目标里基艾普环礁上没有日军后库克下令返航,支队于4月5日回到罗伊-纳摩尔。
第三营各部外出“旅游”,第二营同样没有闲着,马绍尔群岛的环礁实在太多了。3月30日,第二营副营长罗伯特费尔克少校率一个加强连登上了一个当时默默无闻后来世人皆知的小岛—它以美军核爆实验基地和一种女性的泳装而著称。战后,美军著名航母“萨拉托加”号、战列舰“内华达”号,日本战列舰“长门”号及德国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等名舰都是作为靶舰被击沉于此的。驻比基尼岛5名日军在美军登陆前已经自杀。
4月2日,费尔克支队在龙格拉普环礁登陆,并未找到土著居民汇报的6名日军。费尔克此行唯一一次战斗发生在乌迪里克环礁。4月5日,他们在那里打死了14名日本兵。4月6日费尔克支队回到了夸贾林。清剿任务结束之后,施耐德率第二十二团开赴瓜达尔卡纳尔岛。经过“法警行动”的磨砺,第二十二团已成为一支精锐之师,后来以他们为基干组成的一支新部队叫陆战六师。
4月17日,驻马朱罗陆战队第一守备营派出一支小分队对沃特杰和马洛伊拉普实施侦察,他们先后登上了距马洛伊拉普仅16公里的奥尔环礁和距沃特杰8公里的艾利库布环礁,完全失去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日军对侦察行动毫无反应,任由敌人在邻岛自由出入。4月22日,陆军第一一一团第三营一个加强连登上了夸贾林西南260公里的乌杰朗环礁,全歼岛上18名日军后升起了星条旗。
美国人纯属“吃柿子捡软的捏”,此时日军在沃特杰、马洛伊拉普、贾卢伊特和米利四大环礁仍有超过13000人驻军。但尼米兹认为,岛上日军既无作战舰艇又无飞机,已经无法对美军的下一步行动构成威胁,不必花费人力物力去夺取。美国人的眼睛始终盯着东京,已经没有功夫再去搭理他们了。相反留着这些岛礁还有用处,一来可作为训练菜鸟飞行员的实战练兵场,二来日军维持守军的补给倒是一个不小的包袱。在美军严密的海空封锁之下,日军只能利用潜艇进行数量极其有限的补给。岛上日军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到战争结束。和拉包尔的日军一样,这里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在之后的岁月里,美军飞行员共向四岛投弹13000吨,造成日军2564人阵亡。另因患病和饥饿而死的日军高达4876人。1945年8月22日,驻米利环礁的日军在志贺正成海军大佐的率领下向美军投降。其余各岛幸存日军在升田仁助少将的率领下于1945年9月2日向美军缴械。
2月12日,正在罗伊岛扩建机场的美国海军第一二一、第一零九工兵营遭受重大打击。从塞班岛起飞的日军6架川西二式大艇经停波纳佩岛当晚进入罗伊岛上空,向岛中央美军弹药、燃料和后勤补给库投下了丨炸丨弹。由此诱发的一系列连环爆炸造成85%的物资和35%的建筑设备被摧毁,工兵部队30人丧生,逾300人受伤。这是日军在“燧发枪行动”前后发起的唯一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反击。
但是美国人实在太有钱了。凭借出色的后勤补给能力,美军很快恢复了施工。3月中旬,“海蜂”部队在马朱罗环礁达拉普岛建设的机场宣布完工,除一条长1500米、宽140米的跑道之外,各项基础设施应有尽有,极其完善。海军陆战队两个俯冲轰炸机中队和一个侦察机中队随即进驻。马朱罗环礁成为第五舰队的临时泊地,潟湖里停满了维修船、油轮和补给舰,可以随时为远征舰队提供后勤支援。从此以后,美军舰船再有头疼脑热就不必回“珍珠港医院”了,在马朱罗开点草药冲剂喝下去就OK了。5月15日罗伊岛机场投入使用—它现在的名字叫迪埃斯机场—之后陆续进驻的美军战机超过了100架。随着美军距日本本土越来越近,昔日快将耳朵磨出茧子的珍珠港、瓜岛、所罗门群岛等名词将逐渐变成我们的回忆。
与此同时,海军第七十四、第一零七工兵营在夸贾林岛的施工也在紧张进行之中,新建机场完全符合起降B-24重型轰炸机的要求。日军原来的临海设施被改建为船舶维修站,美军还新建了2000吨级的浮动船坞,埃贝耶岛水上飞机基地成为众多劳苦功高“卡塔琳娜”的新家。恩格比机场条件较好,3月5日,经简单扩建的机场已可供B-25中型轰炸机使用。3月8日,美军出动3架B-25对日军盘踞的库萨耶岛进行了第一次空袭。3月20日,埃尼威托克岛1800米跑道竣工,帕里岛修建了水上飞机基地和小型船舶维修基地。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为下一步进攻日军绝对国防圈最重要的一环—马里亚纳群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提交的战役报告中,第五两栖军司令官霍兰史密斯少将给予本次作战以极高评价:“我军根据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教训进行了改进并立即用于实战,经过马绍尔群岛的系列战斗,我们的登陆战技术日臻完善,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占领埃尼威托克环礁之后,美军已基本控制了中太平洋水域,今后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再也未对其它珊瑚礁之类的小目标发起过攻击。即使是硫磺岛,面积也大于整个夸贾林环礁所有岛屿面积之和,跟不要说塞班、冲绳、吕宋、新几内亚等大岛了。美军通过“电流”和“燧发枪”两大行动成功取得了登陆战的制胜之匙。尼米兹上将的话似乎更具代表意义,“通过马绍尔群岛战役,我们牢牢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战后的1949年,联合国将马绍尔群岛置于美国控制之下。1979年5月1日,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宣布成立,首都设在马朱罗。因位置过偏且进行过多达67次核试验,来此参观的游客很少。目前没有任何纪录片或博物馆纪念当年的那次战斗,只有日本人在马朱罗岛西端建起了一个大型花岗岩和平公园纪念碑,以纪念在战争中死去的日本人。1990年11月16日马绍尔群岛同中国建交。1998年12月11日因该国与台湾当局“建交”,我国宣布中止与其的外交关系。
在整个“法警行动”中,没有1架日军战机飞临战场上空。说了半天,战役总指挥斯普鲁恩斯中将和米切尔少将的第五十八特混舰队到哪儿凉快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小节“空袭特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