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时10分,美军的舰炮打击暂告一段落,航母舰载机再次对登陆滩头进行了15分钟的投弹扫射,之后舰炮打击重新开启。9时09分,第一波登陆部队在支援炮艇和两栖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向滩头发起冲击。8分钟后,第一波登陆部队抢滩成功并立即向内陆挺近。日军一部居高临下,依托黄二滩附近未被美军火力摧毁的隐蔽阵地,对美军第一零六团第一营近距离开火。
(正文)
在黄二滩东侧登陆的第一营左翼B连遇上了日军一个隐蔽的防御强点,连长亚瑟克莱恩中尉率连主力迂回通过,留下断后的拉尔夫希尔斯少尉第一排爆破碉堡。在黄二滩右侧登陆的A连穿过茂密的茅草丛快速向西推进。在得到坦克的支援后,他们消灭了一股凭借工事顽强阻击的日军后继续前进。罗伯特贝茨中尉的C连在登陆时遇到了大麻烦,其中5艘登陆艇在距岸尚有140米时就已遭到日军机枪的射击。因地形对日军非常有利,从这3艘登陆艇中走出的53名士兵有20人阵亡、15人负伤。幸亏A连沿海岸向西推进及时赶来支援,才没有酿成更大灾祸。
哈罗德米佐尼中校的第三营在黄一滩登陆时出现混乱,沙滩上的工事虽然已被炮火摧毁,但沿岸其它地区的日军防御阵地几乎完好无损。左翼L连被日军的两座碉堡死死拦住,美军两个排立即组织爆破,另一个排10时10分已冲到了对面海岸。
美军士兵向一个芭蕉叶覆盖的岩洞中投掷了一颗手榴弹,洞中竟然传出了熟悉的基督赞美诗的朗诵声。他们在洞中发现了7名土著居民。在领头一位长者的指引下,他们在附近一个隐蔽处又发现了26名当地人。土著向美军送上了纪念品,美军士兵则以随身携带的香烟回赠。这些土著很快被送回滩头妥善安置。
团长埃尔斯上校计划在登陆后建立一条防线,隔断岛上东西两部日军的联系,先扫清岛西建立炮兵阵地,之后在炮兵掩护下向岛东发起总攻。埃尔斯的命令尚未下达,日军突然向第一营B连、C连阵地发起了反击。眼见最终难逃一死,桥田中佐组织了一支300-400人的机动兵力,在迫击炮和重机枪掩护下一举突破了B连的阵地,部分区域甚至上演了白刃格斗。在得到一个连的增援之后,美军在12时45分顽强将日军击退。预计日军很快会卷土重来,第一营营长科内特中校立即向团指挥部请求增援。
看来仅凭两个营不但无法拿下全岛,反而屡遭日军反击,损失惨重。埃尔斯上校火速命预备队陆战队第二十二团第三营登岛增援。营长希斯勒少校请求带上自行火炮登岛,被埃尔斯以岛上重武器够用、第一营急需增援为由拒绝。13时30分,希斯勒率部乘登陆艇在黄一滩登陆。因缺乏攻坚的重武器,他们只能迂回通过日军阵地向第一零六团第一营的左翼靠拢。16时05分,他们终于与友军取得联系。前方是纵深达270米的一段日军阵地,因双方距离太近无法呼叫舰炮支援,希斯勒再次请求让自己的自行火炮登陆助战,遭到埃尔斯上校的断然拒绝。希斯勒请求派坦克支援,依然无果。由于缺乏对付日军地下工事的有效武器,希斯勒只能率部在灌木丛中艰难推进。他感觉在陆军的指挥下打仗简直要憋屈死了,后娘说到底不如亲妈。
日军的殊死顽抗导致缺乏炮兵支援的美军推进缓慢。下午16时35分,沃特森准将通知埃尔斯上校,“天黑之前绝对应该让你的炮兵上岛,这样明天我才能放心对帕里岛发动进攻。”17时40分,第一零四野炮营的一个连艰难登上了黄一滩。
18时50分,埃尔斯上校命令登岛的三位营长,“到达岛最东端之前,你们必须继续前进,必要时可以呼叫照明支援。”第一零六团第三营在20日凌晨2时与日军发生了激烈交火,在击毙约40名日军后继续前进。凌晨4时30分,他们再遭日军炮火的阻击,海军舰炮及时发射了照明弹。到清晨7时,第三营的两个连才将阻击的日军剿灭。
希斯勒陆战队第三营和温斯洛康内特中校陆军第一营接到夜晚继续进攻的命令时,他们距岛最东端只剩570米,前方地段密密麻麻布满了日军的碉堡。直到此时,希斯勒才得到了几辆轻型坦克的增援。但匆匆赶来的坦克兵拒绝在夜间发动进攻,径直向后撤了下去。缺乏坦克支援和探照灯的希斯勒只好下令各连就地挖掘散兵坑,据守过夜。当晚日军几支不到10人小分队的袭扰都被美军轻松击退。
当东方渐渐放亮时,起身观察的希斯勒少校大吃一惊。阵地右翼第一零六团第一营已经不知所踪,阵地上只留下了1名哨兵负责警戒。他们没有通知友军,竟独自向后撤退了280米。这一缺陷很快被机敏的日军发现。近50名日军士兵穿越美军阵地的空挡直接杀入了希斯勒的营部。营作战参谋雷顿克拉克上尉率通讯员和文职人员拼命阻击,希斯勒也拔出手枪加入了战斗行列。危机关头,约翰纳加齐纳军士长率一队陆战队员及时赶到,合力将日军进攻击退。战斗中包括克拉克上尉在内的8人阵亡、8人负伤。
当天上午,希斯勒营和康内特营继续向西南方向攻击前进,日军的抵抗变得愈发顽强。多次请求坦克增援的希斯勒终于看到4辆坦克慢吞吞地开了上来,却从他身边隆隆驶过前往支援康内特营去了。在他多次呼叫之后,埃尔斯上校总算给他派来了2辆陆军的105毫米自行火炮,希斯勒营才得以继续向前推进。
下午14时45分,美军两个营终于推进至岛屿西南端。15时整,沃特森准将再次提前宣布占领埃尼威托克岛,此时美军对岛西日军残部的清剿仍在激烈进行之中,战斗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沃特森如此做法自有他的好处,两个月后,他得以提前晋升少将并接替朱利安史密斯出任陆战二师师长。
当天上午,第一零四野炮营各部相继登岛,准备为进攻帕里岛的作战提供炮火支援。由于埃尼威托克战事迟迟无法结束,美军对帕里岛的进攻被迫延迟一天。无所事事的野炮营受命为第一零六团在岛东北区域的进攻提供炮火支援。在得到炮兵和海军舰炮的支援之后,米佐尼第三营在21日下午16时30分推进至岛屿东北端,此时距沃特森宣布占领全岛已经过去了一天还多。17时21分,美国的星条旗终于在埃尼威托克岛上徐徐升起。
美军用时两天半,付出阵亡37人、伤94人的代价击毙桥田中佐以下日军约800人,俘虏23人,完全占领埃尼威托克。其中陆战队第三营在岛上的作战时间约24小时,他们负责攻打的是日军防御最强的区域,得到的炮火支援几乎没有。多次拒绝希勒斯合理建议的埃尔斯上校过于偏袒陆军的两个营,引起了海军陆战队的强烈不满。沃特森如此评价陆军第一零六团的作战:“他们在进攻埃尼威托克岛时从海滩向内陆推进太慢,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在进攻过程中也未能与坦克部队密切协作,而且没有最大限度地利用海军舰炮和航空兵的支援。”三岛中日军在埃尼威托克驻军最少,美军拿下它花费的时间却最长,还得到了陆战队一个营的增援,实在不能算是出彩。陆军第二十七师在马金岛和埃尼威托克的拙劣表现大大毁坏了自己的声誉,他们被认定为训练差、执行力弱的部队。这为后来在塞班岛霍兰战场解除拉尔夫师长职务进而引起军种间的一系列激烈冲突埋下了伏笔。
在岛上战斗进行的同时,清剿埃尼威托克周边岛屿的战斗已经展开。琼斯上尉的侦察连负责东侧岛链。2月19日,他们乘“凯恩”号武装运输舰先后占领了10座无人小岛。下午18时,他们在中央旗杆上飘着一面太阳旗的雅浦坦岛登陆,上边也仅有一面旗帜而已。雅浦坦岛和帕里岛仅一水之隔。一旦美军在岛上建立炮兵阵地,将会为随后的登陆作战提供极大便利。这道理帕里岛上的西田少将肯定也懂,但他实在分不出兵力前往防御该岛。2月20日上午10时,美军第二独立榴弹炮营已在雅浦坦岛上建起了炮兵阵地。
埃尼威托克西侧岛链由卡岑巴赫上尉的第四坦克营侦察连负责。他们在2月18日乘“施莱”号运输舰出动,占领了岛链北部几个无人小岛。19日他们在里吉利岛遭遇日军,经激战后将9名日军全部击毙。当天下午他们又陆续占领了7座小岛。
现在只剩下西田少将盘踞的帕里岛等待美军去攻克了,比较乏味的这段很快就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