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情激愤!美国国会为此组织了专题调查,处于风头浪尖上的海军处境尴尬。海军部长诺克斯为此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为海军辩解。他指出“突变的风向”是造成伤亡巨大的主要原因,它导致“登陆艇通过礁盘异常困难,也迟滞了后方增援的速度”。让作为文官的诺克斯去解释纯粹的军事问题,可见当时的民愤有多大。
诺克斯的说法显然不足以服众。下一位出场辩解的是咱们的老朋友,刚刚回到华盛顿准备在新年第一天出任海军陆战队第18任总司令的“瓜岛英雄”范德格里夫特中将—他马上就将晋升上将。面对国会的质问,范德向那些一贯吹毛求疵的议员们指出:“虽然我们在塔拉瓦付出了一定代价,但它是我们终结太平洋战争的开始!”
随着真实数据公布—原来伤亡并没想象中的好几万人,媒体和民众的情绪开始渐渐平静下来。12月27日,《纽约时报》发表社论,盛赞海军陆战队官兵在塔拉瓦战胜了依托坚固防御工事的彪悍日军,取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社论同时作出提醒,这不过是反攻战的开始,在随后一系列作战中,我们遭受的损失可能更大。社论最后呼吁民众,“我们必须以钢铁般的意志去面对这些高昂的代价。”
事态之大,连总统罗斯福都坐不住了。听闻尼米兹承受着巨大压力,总统立即打电话给金上将:“告诉尼米兹,让他放手指挥作战,国内的事情由我来办。”到底是官儿越大威力越大,在罗斯福的直接干预下,那些有头有脸的人一个个闭上了嘴巴。风波总算渐渐平息。
正如战前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的分析,美军夺取吉尔伯特群岛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战役胜利不但确保了美澳海上交通线的安全,也为即将开打的马绍尔群岛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证明,以快速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完全可以在日军严密设防的岛屿上空取得制空权。美军的反攻才刚刚开始,他们必须为探索最佳作战模式付出必要的“学费”。即使没有损失惨重的塔拉瓦之役,也同样会有一个类似的“夸贾林之役”或“米利之役”。就像当初没有“中途岛海战”,也一定会有一个“某某岛海战”一样。这个大钉子不管在塔拉瓦,或者其它地方,美国人总是要碰上去才会知道疼的。这也正是老酒未将它列入十大无聊战役的原因所在。
纵观太平洋战争总体进程,老酒认为,美国能够快速赢得胜利除了前文所述资源、国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之外,还有一项最容易被忽略的能力:善于学习,打一仗进一步,能够迅速从作战中获取经验教训并加以改进。通过塔拉瓦之役,尼米兹和他的战友们对改进今后的作战共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对敌军重兵防守且建有坚固防御工事的岛屿发起两栖进攻,兵力上至少要有两倍以上的优势。
二、作战必须配备适用的登陆工具。本次作战之后,美军对防御能力欠佳的LVT-1、LVT-2两栖运兵车进行改进,增加武备、装甲和动力。根据肖普上校战后提供的测算数据,美军特别作出规定,今后两栖作战一个整师配备的两栖运兵车不能低于300辆。
三、对付敌军坚固设防的岛屿,仅仅数小时舰炮和航空火力打击是远远不够的。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持续数天乃至更长。每次轰炸或炮击都要在硝烟消散之后查明破坏程度,根据实际效果再进行精确轰炸和精密校正射击。对日军坚固工事的顶部,只有慢速精确射击,用大口径火炮发射延时引信丨炸丨弹的办法来解决。在登陆部队抢滩上陆时,海军舰艇必须抵近射击,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掩护。
四、一旦自然地理条件具备,必须在登陆主岛的邻近岛屿提前建立炮兵阵地,为主力部队的登陆提供炮火支援。朱利安战前提出的建议未被采纳,塔拉瓦的重大伤亡证明他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五、“马里兰”号在战斗中的拙劣表现说明,美军必须建造专业的登陆指挥舰。它不承担具体作战任务,专事负责岸上、海上和空中作战的无线电联络。随后在马绍尔群岛战役中,这种编号为“AGC”的指挥舰已在美军中出现。另外,性能更佳的长效防水无线电设备也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
六、建立专业的水下爆破队,提前清理登陆航道。
七、由于轻型坦克在贝蒂奥的战斗中难于摧毁日军坚固的堡垒,它们在未来行动中被淘汰了。但由于火焰喷射器在战斗中被证明极其有效,许多轻型坦克随后被改装成移动的火焰喷射器,在消灭敌人顽固的防御阵地时非常有价值。
八、制定科学的补给物资装卸规范。
此外,对中型坦克、火焰喷射器在攻坚战中的使用,步、坦、炮、工、化学、航空各兵种在作战中的协同等问题,美军也进行了认真总结。正是有了贝蒂奥的惨痛教训,美军上述改进才更具针对性,并被随后的作战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正因为此,战史专家莫里森少将将塔拉瓦之战称为美军“1945年胜利的摇篮”。
1993年,陆战二团一些尚健在的老兵回访了已成为旅游胜地的贝蒂奥。岛上绿树成荫,遍布酒店、酒吧和商店,甚至还有一个小电影院。当年那场激战遗留下来的痕迹随处可见。柴崎少将的混凝土指挥部现在成了岛上一位富翁的后花园。几年前曾经有人提议,将它改造成一个博物馆,一直未果。在丨警丨察局的后围墙外,当年为伯尼曼中尉赢得荣誉勋章的那座地堡还在,特玛金角那两门203毫米岸防炮依然挑战似地指向太平洋。漫布在岛上的林荫道上,路旁随处可见锈迹斑斑的两栖登陆车、岸防炮等物。当年机场的原址现在建起了一所海事学校。日本在这里援建了一所中学,还承建了港口、集装箱码头、议会大厦、发电厂等重点工程,解决了岛上用电难的问题。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为了在码头尽头建造一座日本冷冻鱼厂,陆战二师的战争纪念碑被移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日本人今天在岛上的影响远远大于当年夺走了这里的美国人。
今天的吉尔伯特群岛属于基里巴斯,它是唯一纵跨赤道、横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也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80年6月25日,基里巴斯同中国建交。2003年11月29日,由于其不顾中国政府的抗议,坚持与台湾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中国宣布与之断交。因全球气候变暖,根据环境保护学家预测,很可能在50年后,这里的岛屿会全部被海水淹没。若真如此,我们就再也看不到那些珍贵的战争遗迹了。
欲知后事如何,20天后请看下节“马绍尔群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