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正文)

9月27日傍晚,日军三路船队陆续从舒瓦瑟尔岛出发,朝科隆班加拉岛方向隐秘前进。陆军的两路船队一路畅通无阻,安全抵达佐佐木指定的第一、第三登船区。但海军部队和与其配合的第三船舶工兵联队第三中队却在海上遭到美军吉兰编队的拦截,在付出战沉4艘登陆艇、战死包括第三中队中队长和气道夫中尉在内51人的巨大代价后,船队艰难突围抵达第二登船区。美军判断日军似有撤退迹象,从当天早上7时54分到下午13时42分,所罗门航空队出动5个波次共95架次战机空袭了科隆班加拉岛日军阵地,导致东南支队13死28伤。

28日凌晨时分,草鹿精心策划的“塞号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海军第一运输队从第一区和第二区接走了第二二九步兵联队。当晚21时,“天雾”号、“水无月”号、“文月”号、“皋月”号4艘驱逐舰将大发转运的2685名陆军接走。除2艘大发和1艘鱼雷艇不慎触礁沉没之外,当晚登船活动进展顺利。29日下午18时,海军第一运输队11艘、陆军船舶工兵联队25艘大发分别搭载1461名和970名陆军离开科隆班加拉岛返航。

海军第一运输队的运气实在太差,往返途中都遭到了美军拦截。晚20时,编队后方突然出现了美军1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和2艘鱼雷艇,他们遇到的正是沃克上校麾下的“帕特森”号、“福特”号、“拉尔夫塔尔伯特”号和“麦克卡拉”号4艘驱逐舰。眼见美舰不断快速逼近,明知不敌的日军只好解散队形分路突围。在1艘大发艇上的矢野桂二少佐如此回忆当时那令人心悸的一幕:“敌人的炮弹由远及近,但勇敢的海军水兵们仍然大声鼓励我们,‘敌人的射击太差了,毫无准头,不要怕,勇敢前进!’舟艇在敌人的炮火中穿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我们穿过敌军弹幕,舒瓦瑟尔岛映入眼帘,敌人的炮声也逐渐远去,我们侥幸地逃过一劫。”沃克报告虽然击沉了几艘大发,但大部分敌船还是突围而去,需要攻击的目标实在太多了。

主力部队成功突围,妹尾久仁一等兵曹的4艘大发却因机械故障未能随行。9月30日17时,妹尾率经紧急抢修的4艇运载325名陆军士兵踏上了惊险的返航之旅。19时30分,他们再次与沃克编队狭路相逢。美军利用速度优势迂回穿插,将日军的退路一举切断并用主炮猛烈轰击。19时45分,妹尾下令解散编队分头突围。三号艇很快被美军击沉,所载86名陆军士兵无一幸存。四号艇同样中弹受伤,艇上人员6死5伤。一号艇也中了3发近失弹。但日军还是顽强地从美军驱逐舰的缝隙中穿了过去,于次日黎明返回舒瓦瑟尔岛。一号艇在驶入港口后伤重沉没,艇上人员均被救起。第一次行动日军共撤出6541人。虽然18艘大发和1艘鱼雷艇被击沉,但因沉没时大多处于空载状态,人员损失仅90人。日军的第一次撤退可谓大获成功。

鉴于第一次行动损失舟艇较多,鲛岛认为有必要推迟第二次行动,坐下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这一提议遭到了芳村少将的强烈反对。芳村认为,第一次撤退成功“堪称奇迹”,最终结果只能归结为“天助神佑”。如果不加紧实施第二次行动,天神很可能就回家休息去了。鲛岛听从了芳村的意见。

岛上的佐佐木少将认为,第一次撤退已经引起了美军警觉,二次行动成功的希望极其渺茫,至于第三次行动他连想都没敢想。尽管属于令人沮丧的撤退,但日军士气依然很高,官兵抱着“本次转进并非瓜岛那样的撤退,而是为下期作战进行准备”的积极心态迅速向三个登船点集结。各部队甚至将重武器和火炮分解拆带。但因舟艇载重有限,一些火炮被拆毁炮闩丢弃,以免资敌。

10月1日下午17时,海军第一运输队再次从舒瓦瑟尔岛启航。19时30分,他们再次与约翰库克上校的“沃克尔”号、“埃顿”号、“克宁”号3艘驱逐舰迎头相遇。美军在10000米距离上开始炮击。一小时后,前方再次出现了哈罗德拉尔森中校的3艘驱逐舰。第一中队二号艇中弹沉没,紧接着一号艇也没入水中,中队长伊藤泽美大尉以下14名艇员悉数阵亡。与此同时,朝第一、第三区航行的陆军舟艇也被美军拦住。芳村少将如此回忆当时的情景:“当天夜间炮声连绵不绝,在延绵40海里的广阔水域,我英勇艇队与敌激烈死斗,拼死朝目的地挺近。每一阵炮声都异常揪心,令我坐卧不安,只能仰赖天助神佑。”边打边撤的日军巧妙脱离战场,大部分舟艇安全抵达目的地。

当晚日军驱逐舰接走1450人,剩余4457人乘各种小型舟艇分路突围。最倒霉的还是海军第一运输队,他们在返航途中先后遭到美军驱逐舰群和鱼雷艇群的轮番阻击,3艘大发和1艘鱼雷艇沉没,但大部分舟艇仍顺利返回舒瓦瑟尔岛。日军的第二次撤退顺利完成。

美军出动驱逐舰多艘,还是让日军近乎全身而退。究其原因,首先在于美军侦察不力,没能及时察明日军的撤退路线;其次兵力使用不当,驱逐舰的127毫米主炮很难击中灵活快捷的小型舟艇,40毫米副炮又缺乏穿甲弹,很难将其彻底击沉。如果美军使用水上飞机加强侦察,同时以鱼雷艇为主进行攻击,驱逐舰为辅实施拦截,效果肯定会好得多。

统计结果,日军两次行动共撤出12248人,其中东南支队阵亡约200人,舟艇部队战死170人,损失大发23艘和鱼雷艇2艘。“塞号作战”可谓大获成功。连美国人都对日军在行动中展现的娴熟技艺和勇敢精神赞叹不已。从瓜达尔卡纳尔、基斯卡到科隆班加拉,日军已逐渐成为“撤退专业户”,但接二连三的成功撤退无法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面。正如大英帝国内阁首相丘吉尔先生和hotweld师兄所言,“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

在本阶段,日军尚有余力接走被跳过岛屿上的将士。随着战局的发展以及被跳过的岛屿越来越多,岛上被遗弃者日益增多。随着日本海军日渐式微,那些岛上的驻军逐渐成为被人们遗忘的“鲁滨逊”,只能任其自生自灭直到战争结束。在精神上他们是悲哀的,因为成了被人遗忘的无用之人。在肉体上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侥幸留住性命盼来了回归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仅在拉包尔周围,包括今村大将在内的“鲁滨逊”就有13万之多。

(正文)

随着东南支队顺利撤出,中所罗门唯一成建制的日军就是维拉拉维拉岛守备队了,他们正被新西兰第三师四处围捕。得到集成大队两个中队的增援之后,岛上的日军达到了629人,由军衔最高的鹤舞好夫大尉任指挥官,因此又称作“鹤舞部队”—这名字倒挺有诗情画意的。面对新军的围追堵截,明知不敌鹤舞部队只能退守岛西北一隅展开游击战,补给和弹药越打越少。当初为了主力东南支队的撤退,鲛岛下令守军死守以吸引美军注意力。实在被追得无处可躲的日军只好转移到马巴瓦岛,粮弹皆尽。

9月27日新军一个步兵营登岛追击,渐处绝境的鹤舞只好频频向鲛岛求援。此时几乎所有舰船和舟艇都在执行“塞号作战”,鲛岛索性决定牺牲鹤舞部队来换取东南支队主力的撤退。他向鹤舞大尉发出了最后激励电报:“贵部务必战至最后一人,保全帝国军人的荣誉。”连驻布干维尔岛的第十七军司令官百武中将也致电鼓励:“对贵部队长期奋勇战斗倍感崇敬。全体国民对诸位将士的奋战感激和感谢并存,期待诸位竭尽本分,战至最后一人。”

鹤舞大尉丝毫没有“玉碎”的打算。现在关键是饿的难受,不管最后是死是活,先混上个肚儿圆再说。鹤舞回电说只要能够空投粮弹,部队一定可以坚持下去。鲛岛立即下令出动水上侦察机进行空投。从9月28日开始每日一次,投下了包括干粮、机枪弹、步枪弹和手榴弹等急需品。凭着空投的粮食弹药,舞鹤部队多次打退新军的进攻,自己仅损失不到80人。

随着10月3日“塞号作战”顺利结束,鲛岛又改变了原来的主意,打算倾全力撤出岛上守军。草鹿想在中所罗门保留一个据点以示存在,以“当前战况下撤退不利为由”拒绝批准鲛岛的计划。10月4日,第八舰队参谋长亲赴东南舰队司令部游说草鹿最终改变主意。鲛岛于是决定在10月6日实施鹤舞部队的撤退行动。

对该行动异常重视的鲛岛计划投入三部分兵力:一是伊集院大佐的夜袭部队,包括“秋云”号、“矶风”号、“风云”号、“夕云”号、“时雨”号和“五月雨”号等6艘驱逐舰,负责掩护运输船只并迎击随后可能出现的美军舰队;二是由金冈国三大佐指挥的运输部队,下辖“文月”、“松风”、“夕凪”号3艘驱逐舰、6艘大发和30艘折叠冲锋舟,负责运载撤退官兵;三是由片山司吾六中佐率领的收容部队,由5艘猎潜艇、3艘鱼雷艇和1艘大发组成,负责将撤退官兵从岛上转至驱逐舰上。鲛岛还派第二十六航空队和第九三八航空队的8架水上侦察机和10多架战斗机负责空中掩护。撤退行动由伊集院大佐统一指挥。让伊集院哭笑不得的是,岛上有近400人正是他一个半月前费尽心机送上去的。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8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8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