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维拉拉维拉岛夹在科隆班加拉岛和肖特兰岛之间,与两岛距离均为100公里。岛上多山,地势崎岖,没有适宜船只停泊的锚地。因科隆班加拉岛和肖特兰岛都有多处航空基地,日军据此认为该岛缺乏军事价值,美军在此登陆的可能性不大。在美军发起“乐天行动”之前,日军只在岛东北的霍拉尼乌港设置了一个兵站,作为向科隆班加拉岛输送补给的中转站,驻军只有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炮兵小队的百余人。因之前在一系列海战中不少日军落水,奋力游泳上岸的陆海军士兵竟比原来驻军还多,美军判断岛上守军250人基本准确,即使差上十个八个也不至于影响大局。
为了避免登陆编队在航渡途中因速度不同引起混乱,威尔金森将编队分为三部分:3艘坦克登陆舰和2艘护航驱逐舰、2艘猎潜艇组成慢速编队;12艘步兵登陆艇和4艘护航驱逐舰组成中速编队;航速最快的7艘运输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快速编队。8月14日凌晨,慢速编队率先从瓜岛启航,中速编队上午出动,快速编队则到下午最后出发。三支编队均取布兰奇水道和吉佐海峡向北航行。8月15日凌晨,快速编队已超过提前出航的两支编队最先抵达巴雷科马湾外海。随着威尔金森少将一声令下—以前干这事的一般是特纳—运输舰上的美军士兵开始换乘,之后向预定登陆点快速挺近。清晨7时,首批登陆部队顺利上岸。中速编队的12艘步兵登陆艇随后抵达。因登陆海滩较为狭窄,众多登陆艇只能排队分批靠岸。
对美军精心策划的登陆行动,日军并非毫无警觉。8月初,驻特鲁克日军第一联合通讯队及驻拉包尔的第八通讯队均发现,近期美军电讯联络频繁,空中侦察显示瓜岛水域有大量舰船集结。今村和草鹿据此判断,美军正在谋划一次大规模攻势行动,具体时间和地点不详。8月15日凌晨3时,1架执行夜间巡逻的陆攻机发现了浩浩荡荡向北航行的美军船队,迅疾发回了接敌报告。草鹿立即派出6架俯冲轰炸机和48架零式战斗机—其中部分携带小型丨炸丨弹—前往攻击。8时左右,日军攻击机群在巴拉库玛外海发现了美军慢速船队并毅然发起攻击。日机狡猾地借助太阳光的掩护从东面低空进入攻击线路,美舰高射炮手正对阳光难以瞄准,包括威尔金森旗舰在内的2艘驱逐舰和1艘坦克登陆舰被炸伤,幸好伤势不重并不影响航行。几架零战的低空扫射打伤了几名已经登岸的美国大兵。
上午9时,美军步兵登陆艇卸载完毕,坦克登陆舰开始抵近海滩,卸载作业持续了整整一天。中午12时27分,由11架一式陆攻机和48架零战组成的日军第二攻击波再次来袭。日军选择坦克登陆舰作为攻击目标,美军密集的高射炮火导致几架日机中弹坠海,投下的丨炸丨弹无一命中。17时24分,就在美军坦克登陆舰完成卸载准备撤离之时,由45架零战护航的8架俯冲轰炸机拍马杀到。美军护航战斗机和舰艇部队协同发起反击,日机投下的丨炸丨弹导致登陆滩头几处起火,但舰船丝毫未受损伤。
从全天攻击效果来看,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堕落已经到了无以挽回的尴尬地步。从战后缴获的记录发现,日军当天损失俯冲轰炸机8架、零战9架,宣称击落美机29架,击沉大型运输船4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各1艘,另有4艘运输船起火—吹牛水平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实际上美军舰船无一沉没。
在日军蹩脚的攻击之下,美军当天的登陆行动非常顺利。傍晚时分,已有3900名陆军和700名海军士兵及2300吨物资上岸,代价为亡12人伤40人。最先登陆的第三十五步兵团迅速在滩头构筑环形防线。夜幕降临之后,美军开始战战兢兢提防日军反登陆作战惯用的夜袭战术。出乎意料,当夜日军毫无动作,美军难得地度过了一个平安之夜。当天下午,岛上日军守备队看到来犯美军势大,不但没有组织抵抗或夜间骚扰,反而主动转身遁入丛林。
8月17日、21日,威廉库克上校的第二梯队和加里森库特上校的第三梯队陆续登岛,至此上岛美军已达6595名,储备物资8626吨,美军轻松地在岛上站稳了脚跟。“乐天行动”果然没辜负它的名字。
经过工兵部队的昼夜奋战,到8月底,一条长3600米、宽180米的飞机跑道宣告完工。9月24日,机场迎来了第一批飞机的进驻。随着指挥塔台、作战室和油库的建立,维拉拉维拉机场成为继蒙达之后盟军中所罗门地区的第二大航空基地,可同时容纳100架战机的停放和起降。
接到美军在背后突然登陆的消息,东南支队支队长佐佐木少将大惊失色。一旦美军在岛上站稳脚跟,就意味着从布干维尔岛向科隆班加拉岛运送增援的补给线很快将被切断,岛上守军即将成为“被断奶的孩子”。不敢怠慢的佐佐木第一时间向顶头上司鲛岛请示,立即组织对美军登陆行动实施反击。鲛岛对此深以为然,电令东南支队立即组织反击美军滩头阵地。
与鲛岛和佐佐木的气急败坏相反,此时的今村大将反倒保持了相当的矜持,认为仅凭损失惨重的东南支队实施反击几无胜算,就像“将水泼在滚烫的石头上一样”。根据美军登陆编队的规模,今村判断登岛美军不在少数,反登陆作战至少需要再投入3-4个步兵大队的兵力。即使海军能够完成输送任务—这一任务无疑是非常艰巨的—其代价必将是牺牲布干维尔岛的防御,导致北所罗门防务空虚。冷静下来认真考虑,草鹿和鲛岛认可了今村的想法,决定暂时不向维拉拉维拉岛派出大规模增援。
中所罗门一直是海军力主坚守的区域。前线的决定传到东京,大本营海军部勃然大怒,严令东南方面舰队必须立即向维拉拉维拉岛增兵,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该岛。陆军参谋本部同样力主实施夺回作战。在大本营的巨大压力之下,今村只好做出让步,决定将暂时滞留在莱卡塔基地的集成大队第四、第八中队送上维拉拉维拉岛,控制至关重要的中转站霍拉尼乌港,确保通往科隆班加拉岛海上补给线的畅通。
运兵任务再次落在了第三驱逐舰战队司令官伊集院松治大佐头上。按照惯例,伊集院将运输编队分成两部分:他亲自率领的护航编队由“时雨”号、“滨风”号、“矶风”号、“涟”号4艘驱逐舰组成;运输部队由大发艇10艘、机动艇4艘等小型舟艇共22艘组成,负责运送两个步兵中队290人及临时拼凑的海军陆战队150人。凭如此兵力,即使加上岛上200余残兵,想把美军6000余人赶下大海无疑于痴人做梦。
在出发前召开的作战会议上,伊集院大佐告诫各舰长:“受命执行本次行动时,我曾向高层强烈要求停止将驱逐舰用于运输任务,我们的驱逐舰只适用于护航。一年前护航编队从来没少于8艘舰,但这几个月的高战损率让我们目前只能用4艘舰来执行任务。我已挑选了最强的4艘船,我相信它们能够发挥出8艘舰的战斗力。”
8月17日清晨3时,伊集院率护航编队率先驶出拉包尔军港。上午10时30分,运输编队从布因启航。两支编队会合后一路向南航行。伊集院的运气明显欠佳,当天下午,当编队行驶至肖特兰以南海域时被1架执行巡逻任务的美军侦察机发现。
接到敌军舰队出海的消息,威尔金森少将立即命令护航编队指挥官托马斯瑞安上校火速出击。13时27分,瑞安率“尼古拉斯”号、“奥邦农”号、“谢瓦利埃”号、“泰勒”号4艘驱逐舰从新乔治亚海峡以32节高速北上实施拦截。美国人的运气也没好到哪里去,舰队行踪同样很快被1架日军侦察机发现,“敌3艘驱逐舰,在吉佐海峡向巴雷科马湾前进。”对此坐镇“时雨”号的原为一大佐颇感欣慰,“知道了敌军的动向让我感到释怀,这比上一次维拉湾海战时我们连敌军阵容都不知道要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