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眼见莱城防务日渐空虚,麦克阿瑟终于亮出了杀手锏。9月4日清晨,参加过北非阿拉曼战役的澳大利亚第九师第一梯队7800名兵员在师长伍滕少将的率领下,于莱城以东19公里、25公里布斯河口的两处滩头强行登陆,日军抵抗极其轻微。拉包尔派出机群试图攻击盟军登陆船队和滩头阵地,但在浓雾和美军战斗机的掩护下收效甚微。当晚澳军第二梯队2400人、次日第三梯队3800人陆续登岸。在留下少许兵力看护登陆场之后,伍滕率第九师主力从滩头出击,向莱城方向攻击前进。

(正文)

收网的时机已经成熟,麦克阿瑟适时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金勒斯上校的美军第五零三伞兵团。空降地点选在了莱城西北30公里被日军放弃的纳扎布机场。肯尼打算亲临现场观摩空降。对此麦克阿瑟表示反对,“乔治,我认为你不应该去”。肯尼辩解说,自己有权了解飞行员们是如何实施本次行动的,这是他们进行的首次空降作战。况且,那些年轻人都是“他的孩子”。

“你是对的,乔治。”麦克阿瑟说,“我会和你一起前去,因为他们也都是我的孩子。”麦克阿瑟进而提出,参战空降兵大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难免会有怯战心理,“我不想让他们毫无安慰地接受炮火的洗礼,我的出现,或许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慰藉和勇气。”

这回极力反对的变成了肯尼。他认为尽管该地区日军空中力量已极其微弱,但谁也不能保证航途中绝对不遇到日军的战斗机,风险依然无处不在。且作为战区司令官,麦克阿瑟不需要亲临前线,对空降战更是如此。于是肯尼大吼道,“那毫无意义,为什么你一定要去冒险呢?要是那些每月只挣5美元的日本飞行员用机枪把你身上打出个洞怎么办?”麦克阿瑟盯着肯尼一言不发。肯尼似乎忘了一件事,麦克阿瑟时从不怕子丨弹丨和炮弹的。“我不担心会被射中,”麦克阿瑟用平和的口吻告诉肯尼,“说实在,我唯一的担心是飞到山区上空时气流扰动,我的胃可能会不舒服。我可不愿因为晕机在孩子们面前丢脸。”

肯尼清楚继续争下去毫无作用,如果麦克阿瑟执意要去,那只能按他的意见去办。不过要是两人同乘一架飞机就实在太愚蠢了。肯尼将乘坐1架B-17轰炸机,麦克阿瑟乘他那架增加了防弹钢板的“巴丹”号—飞机机首一侧有一副完整的菲律宾地图,以示老麦从未忘记对菲律宾人“我将会回来”的承诺。他们将在运输机群上空的一侧飞行,众多运输机将把1700名伞兵投放到杂草丛生的纳扎布机场一带。

9月1日至4日,盟军第五航空队加大了对莱城、韦瓦克和拉包尔机场的空袭力度,为即将开始的空降作战进行准备。9月5日8时25分,美军出动由320架飞机组成的庞大机群—其中97架C-47“空中列车”满载着第五零三伞兵团的1700名官兵—从莫尔兹比港的沃德和杰克逊两处机场起飞,进行了太平洋战场盟军第一次大规模空降行动。上午10时,美军轰炸机对预定空降地点纳扎布机场周围进行轰炸并投掷烟雾弹。20分钟后,由48架P-38、48架P-47和12架P-39护航的运输机群飞临机场上空,空降兵在180米高度开始伞降。因为组织严密准备充分,空降过程异常顺利。1700名伞兵在5分钟内全部着陆,95%降落在预定地点,仅3人死亡、33人负伤。

“巴丹”号上的麦克阿瑟目睹了空降的壮观场景,盛赞这是一次“如时钟般准确的”空降行动。连作为文官的陆军部长史汀生都对本次空降赞不绝口,指示在今后的作战中要更有效地使用第五零三伞兵团。为表彰麦克阿瑟的勇敢行为,阿诺德特意委托肯尼向他颁发了空降作战勋章。

由于日军主力大多在东线作战,留守机场的除个别地勤人员外,作战部队还不到200人。看到无数美军伞兵从天而降,日军留守部队进行了一些简单破坏后匆忙逃走,将少量飞机、零部件、备用发动机和基地设施全都留给了美国人。一些机载重机枪及航炮、航弹散落各处,总重达到了300多吨。美军甚至缴获了整整十箱未来得及带走的日本钞票和硬币。

由于少许日军守备部队主动撤走,美军伞兵不费吹灰之力迅速控制机场。为迅速修复和扩建机场,美国人甚至将推土机都塞在飞机里运来了。从海上登陆的工兵部队迅速赶到,机场跑道当晚就基本修复。肯尼连夜运来了通讯和空中管制人员及相关设备。从第二天开始,机场开始接受澳大利亚第七步兵师的大规模机降。迅速进驻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已开始就近起飞前往轰炸莱城。到11日,美军C-47运输机在纳扎布机场共降落420架次,将澳军第七师全部送到前线。一度勉强对敌一个师又一个团的日军第五十一师团瞬间陷入盟军四个师的三面攻击之下,形势对他们来说是绝望的。

9月6日,马当的日第十八军司令部内气氛凝重,安达军司令官和参谋长吉原矩少将相对而坐,面面相觑。从面前铺开的地图来看,盟军在纳扎布的空降恰好切断了第二十师团正在修筑的那条公路。正在拼命修路的第七十八步兵联队立即放下锄头拿起了枪,仓促构建临时阵地阻止盟军的继续前进。剩下100公里路也不用修了,之前的数月努力全部化为泡影,反而为之后盟军的快速追击提供了便利条件。

现在最严峻的问题是,据守莱城和萨拉莫阿的第五十一师团怎么办?虽然中野早已有了“玉碎”的觉悟,但对第十八军司令部来说,只要还有一线生机,仍然希望驻守部队能够突围向马当“转进”,保存实力以利再战。

“现在莱城还有多少士兵?我认为从布斯河口登陆的美军会立即向莱城攻击前进。”安达率先打破了沉默。

“现在莱城只有海军第七特别陆战队和第二十师团的一个大队,第四十一师团增援莱城的部队最多只有一个中队。因为都是使用小型舟艇运输,输送兵力是非常有限的,”参谋长吉原解释说,“也许第二十师团的神野大队已经离开了莱城,这是一支精锐部队,可能到达莱城后立即去增援萨拉莫阿了。”

“这就是说,如果莱城守军全军覆没,萨拉莫阿很快将步他们的后尘了?”安达追问。

“阁下,还是命令中野部队迅速撤出萨拉莫阿吧。在此之前让莱城守军死守阵地,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所有人都沉默不语。此时前方再次传来消息,庄下少将率第二三八联队的一个大队已经赶到莱城。思忖再三,安达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吧!现在由庄下少将指挥莱城守备队,让中野率部撤出萨拉莫阿吧。在第五十一师团全部撤到莱城之前,庄下少将必须死死守住现有阵地。”

第十八军立即下达了作战命令:“各部在莱城集结后突破敌人包围圈,战略转进至马当和西奥地区,并在该地区向敌人发起新的攻击。”所谓“转进”和“继续攻击”不过是激励部下的一种说辞而已。既然莱城和萨兰莫阿准备放弃,盟军下一步的攻击目标肯定是芬什哈芬港。下令中野撤退命令的同时,安达命令驻马当的第二十师团迅速赶往新几内亚东段,于芬什哈芬一带构筑第二道防线,同时策应第五十一师团的撤退行动。

早在命令下达之前,日海军第七特别陆战队已经在海滩“全员玉碎”。但庄下凭借手下约1900名残兵坚守莱城达10天之久,连医院伤病员和医务人员都拿起武器投入了战斗,为主力撤回莱城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两部日军汇合之后,中野手中居然仍有近9000名官兵。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8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8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