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天色即将大亮,麦金纳尼同样担心白昼遭到日机的攻击。两艘舰上多达745名“海伦娜”号的幸存者严重影响了驱逐舰的机动性。6时17分,麦金纳尼留下4条小艇和部分人员继续实施救援,自己率两艘驱逐舰转向东南高速撤往图拉吉。
海上仍留有不少“海伦娜”号的幸存者。舰长塞西尔上校率88人分乘3艘小艇逃难,后被美军驱逐舰“格温”号和“伍德沃斯”号救起。另有逾200名落水者既无小艇也无救生筏,后来美军战机飞抵现场投下了3只橡皮艇和救生衣。在海里浸泡了两天之后,其中有165名水兵在7月8日清晨登上了日军占领的维拉拉维拉岛。登岛美军用无线电与瓜岛取得联系,并从土著人手中弄到了少许武器和粮食,退入丛林进行防御,并成功击退了一支日军巡逻队。
为救走这些幸存者,7月15日黄昏,麦金纳尼上校率“尼古拉斯”号、“拉德福特”号、“詹金斯”号和“奥邦农”号悄然驶出图拉吉,另有2艘快速运输舰在4艘驱逐舰护航下早于他们3小时出发。16日凌晨2时,运输舰与岸上人员取得联系,165人迅速登舰。凌晨4时50分,美舰经新乔治亚海峡安全返航。
最后战场只剩下搁浅而被同伴抛弃的“长月”号。上午10时10分,美军11架俯冲轰炸机和10架鱼雷机在15架战斗机的护航下前来痛打落水狗。动弹不得的“长月”号只能凭舰上高炮和7架零战进行抵抗,最终被下午飞来的B-25投弹击沉。
在这次被称作“库拉湾海战”的夜战中,日军损失驱逐舰“新月”号和“长月”号,另有5艘驱逐舰受伤,包括第三驱逐舰战队司令官秋山少将在内的逾300名官兵阵亡。虽然日军上报击沉美军巡洋舰3艘和驱逐舰多艘,但参战各舰舰长仍被高层指责为“缺乏肉搏精神”。从海战最后结果来来看,遭受重大损失的日军艰难完成了运送增援和补给的任务,基本实现了战略目标,可谓败中有胜。相反尽管美军占有情报和兵力的绝对优势,非但未能成功阻止日军的增援行动,还损失了一艘万吨级的轻巡洋舰,可谓小挫。
海上炮声隆隆,岛上同样枪声四起。7月5日清晨6时,在里斯港完成集结的美军北部战斗群留下两个连驻守滩头,利弗塞奇下令塞缪尔格里夫斯中校的陆战队第一突击营向南攻击前进。驻守埃诺卡伊和巴伊罗科的是奥村三郎中佐的吴镇守府第六特别陆战队本部、第三中队及平射炮中队的两个小队。6日夜间,日军第十三步兵联队第二大队第六、第七中队234名官兵从科隆班加拉岛渡海增援。虽然得到了美军已在北部莱斯湾登陆的消息,但佐佐木少将认为北部地区有守军近2000人,还有大量从战舰上拆下来的重炮,美军轻装步兵夺取该地区绝非易事。现在他没有精力去关注北部战事,在扎扎纳地区登陆的南部美军主力正在向蒙达机场步步逼近。
美军第一六九团和第一七二团在扎扎纳登陆之后,第四十三师师长赫斯特少将下令将登陆点4公里外的巴里克河作为攻击出发线,预定在7月7日发起总攻。赫斯特和副师长温格准将乐观估计,美军在抵达指定阵位之前不会遭遇顽强抵抗。虽然罗斯上校的第一七二团按时抵达指定阵位,但约翰埃森上校的第一六九团在推进过程中遭到了日军第二二九步兵联队第十一中队的顽强阻击,直到7月8日才抵达巴里克河一线。赫斯特少将无奈将攻击发起日推至7月9日。他下达给温格准将的命令异常简捷:“我期待着你的胜利!”
鉴于美军大兵压境且后续部队、装备陆续登上扎扎纳,佐佐木终于丢掉了反攻伦多瓦岛的美好幻想,全力以赴部署机场地区的防御。7月6日至10日,第二二九联队的一个中队、第三十八师团临时速射炮中队、独立速射炮第二大队及第十三联队第六、第七中队受命陆续登上新乔治亚岛。除第六、七中队留驻巴伊罗科之外,其余各部全部进驻机场周围。即便如此,佐佐木依然认为凭此兵力无法挡住美军的大规模攻势,当务之急是由驻科隆班加拉岛的第十三步兵联队火速渡海增援,对美军集结的巴里克河一线实施侧击。
佐佐木的作战方案得到了第八方面军和第八舰队的一致认可。今村大将欣然回电:“此乃唯一完全之策,期待贵支队速速执行。”鉴于美军舰队的阻截和空中优势,从海上直接登陆蒙达危险极大。权衡再三,佐佐木下令第十三联队渡海经巴伊罗科增援蒙达。佐佐木的计划是:9日夜第十三联队从科隆班加拉岛向巴伊罗科机动,11日黄昏在蒙达北方5公里处集结,13日向扎扎纳美军登陆点发起突然袭击。
7月8日,接到佐佐木命令的第十三联队联队长友成敏大佐命令鹰林宇一少佐率第三大队先行登上巴伊罗科。次日,友成敏率联队本部及木下西周少佐的第一大队登上巴伊罗科,第二大队依然留驻科隆班加拉岛。10日清晨,完成集结的第十三联队主力除留下一个中队驻守里斯湾外,主力部队以第三大队为先锋向蒙达前进。下午15时,日军遭到美军第一四八团第三营一个连的阻击,在付出亡34人伤61人的代价后突破美军防线继续前进。此时在蒙达主战场,美军第四十三师的两个主力团已经发起了第一轮大规模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