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重大伤亡的陆军第六飞行师团从此再也不敢主动出击。海军方面的渊田美津雄忍不住对此吐槽道:“在太平洋战争中,陆军飞机只是在7月2日和4日参加了所罗门方面的空战。”
日机在战斗中战损较高除飞行员素质下降之外,还有一大原因是过度疲劳。因飞机和飞行员严重不足,日军飞行员每天出击多达2-3次。因休息和营养得不到保障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战损越来越多。日军从被俘美军飞行员口中得知,他们一般1-3天才参加一次战斗,始终能够以最佳状态升空作战。
7月2日,草鹿迎来了58架飞机的增援—其中33架零战、13架俯冲轰炸机和12架一式陆攻机。随着古贺大将的一纸纸电令,在随后的几天里,接连有129架飞机—32架一式陆攻、70架零战、20架俯冲轰炸机、7架侦察机陆续抵达拉包尔及布干维尔岛南部机场。古贺声称,未来几天将再有18架一式陆攻机、90架零战、20架俯冲轰炸机、20架鱼雷机前来增援。基地航空部队已超过了战前的作战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第三舰队司令官小泽治三郎中将领军的第一航空战队在本土训练,暂时停泊于特鲁克的第二航空战队“隼鹰”号、“飞鹰”号、“龙凤”号所属舰载机在新任司令官酒卷宗孝少将的带领下奉命向拉包尔和布因出击,共计舰载零式战斗机48架、俯冲轰炸机36架、鱼雷机18架。日军航母航空队的重建再次受到严重干扰。之前小泽对山本抽调舰载机参加“伊号作战”已颇有微词,这次更是不太愿意。如此下去,各航母飞行队何时才能恢复战力?但一来前方战况紧急,二来古贺刚刚上任第一次下达作战命令。上次营救阿图岛作战第三舰队就因飞行队重建磨磨蹭蹭不愿前往,这次再不去实在说不过去了。小泽只好强忍怒气,答应派第二航空战队舰载机参战。这又成了之前“伊号作战”的翻版。最终结果是第二航空战队在拉包尔奋战两月,不但未能挽回败局,所属飞机和飞行员折损过半,再次陷入半身不遂的尴尬状态。这种无畏消耗使小泽打定主意,除非美军航母前来挑战,绝对不能再将精锐的航母飞行队投入无底洞一般的消耗战中。
2日当天,酒卷在布因升起了将旗。7月6日,东南舰队司令官兼第十一航空舰队司令官草鹿中将乘驱逐舰“雪风”号从拉包尔出发,前往布因靠前指挥。鲛岛第八舰队司令部也于同日前出至肖特兰。
鉴于蒙达机场频频遭到美军的重炮打击,佐佐木决心独立展开伦多瓦岛夺回作战。在听取了东南支队的汇报之后,今村大将认为应该利用美军立足未稳之际实施夺回作战,同时加紧向新乔治亚和科隆班加拉岛输送兵力。亲自走访东南舰队司令部的今村与草鹿达成共识。鲛岛据此决定由第三驱逐舰战队出马,全力运送第十三步兵联队第一大队增援新乔治亚岛。
秋山少将计划在两天之内用8艘驱逐舰完成兵员的输送任务。7月4日18时40分,第二十二驱逐队司令官金冈国三海军大佐率驱逐舰“长月”号、“皋月”号、“新月”号、“夕凪”号从布因出航直奔库拉湾。舰上装载着陆军第一批增援部队1300人。5日凌晨0时26分编队沿科隆班加拉岛东岸南下时,日军的瞭望哨发现10公里外的海面上出现了炮火的闪光。
(正文)
闪光来自于一支美军舰队。根据美军“脚趾甲”行动计划,美军一支部队将在新乔治亚岛北部的莱斯湾实施两栖登陆。北部战斗群由哈里利弗塞奇上校指挥,下辖第三十七步兵师第一四八团三营、第一四五团三营及海军陆战队第一突击团第一营共2600人。他们的任务是攻占岛北军事要地巴伊罗科和埃诺卡伊,切断岛上日军的海上补给线,阻止可能来自科隆班加拉岛的日军增援并切断蒙达守军的退路。北部战斗群原计划在7月4日发起登陆,但因美军在南部扎扎纳的滩头阵地尚未建立,特纳下令登陆行动推迟一天。
在伦多瓦岛站稳脚跟之后,6月30日23时30分,美军第一七二步兵团开始尝试渡海在对岸新乔治亚岛建立滩头阵地。就在伦多瓦赢得防空战胜利的7月4日,美军第一营在扎扎纳建起了一个半径360米的环形阵地,随后登岛的第四十三师副师长温格准将建起了前敌指挥所。到7月6日,美军第一六九团、第一七二团主力悉数渡海登上扎扎纳。
随着南部扎扎纳滩头阵地的建立,特纳下令北部战斗群发起登陆作战。4日下午,利弗塞奇上校率三个营携带一个基数弹药和3日口粮搭乘运输船从瓜岛出发,为其护航的是安斯沃斯少将的3艘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
当天午夜之前天气突变,美军编队冒雨闯入库拉湾。驱逐舰“尼古拉斯”号、“斯特朗”号驶出队列,抵前实施雷达反潜警戒。5日凌晨0时26分,轻巡洋舰“檀香山”号、“海伦娜”号、“圣路易斯”号同时向预定登陆点开火,一口气打出去3000发152毫米炮弹。驱逐舰“奥邦农”号、“谢瓦利埃”号也用127毫米主炮协助炮击。运输船在5艘驱逐舰的掩护下进入莱斯湾泊地。虽然日军岸防炮进行了反击,但到5时30分,北部登陆群基本完成登陆作业。运输船队随即撤走,利弗塞奇率三个营准备南下夺取艾诺卡伊和巴伊罗科。
当天库拉湾内漆黑一团,从战术角度利于美军雷达即使发现敌军,不利于日军夜间的目视观察。但由于美军军舰正在对岸实施炮击,炮口闪光在漆黑的海面上格外醒目,日军反而率先发现了美军的行踪。
日军指挥官金冈大佐从炮声中判断出敌舰队中存在多艘巡洋舰,自己4艘驱逐舰无疑处于绝对劣势,遂决定终止运输任务,发起一轮鱼雷攻击转身就跑。借助暗夜掩护,日舰“长月”号、“新月”号、“夕凪”号在6000米距离分别射出了6条、4条、4条九三式氧气鱼雷,随即快速调头消失在夜幕之中。返航途中的日军舰队虽然遭到美军飞机的追杀,但毫发无损于清晨6时返回布因。回到基地的金冈向鲛岛汇报说,击沉美军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各1艘。虽然战果不算显赫且输送行动完全失败,但东京电台还是为此大肆吹嘘了一番:“帝国海军于7月4日赢得了一场海战的胜利,我一支小小驱逐舰分队击退了美军一支实力强大的特混舰队。”
夜幕中专注于炮击的美军并未发现不远处有敌舰迫近,恶劣天气导致雷达未能及时发出预警。直到0时31分,“拉尔夫塔尔伯特”号的雷达才在舰首西侧发现两个不明目标。9分钟后,他们确认有2艘舰船正向西北方向快速逃逸。安斯沃斯迅疾调整部署,对岸攻击的“尼古拉斯”号停止炮击转向西北,剩余舰只排成一列纵队准备迎战。但一切都太晚了,日军的鱼雷已经冒着白泡杀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