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3钳形攻势
4.3.1车轮计划
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巴布亚战役结束之后,精疲力竭的对阵双方暂时进入局间休息,开始积蓄力量谋划下一步的作战行动。1943年初,盟军在西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两大战区的力量不断得到增强。地面部队达到14个师,其中包括3个澳大利亚师和1个新西兰师,另有2个美军师正在调动之中。此外,澳大利亚还有8个民名师即将完成训练转为野战部队。更加令人可喜的是,盟军的空中力量增长迅速。各类作战飞机达到了2800架—其中300架隶属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并且每月可以得到100架左右的补充。与之相反,因为国力所限,日军在前阶段作战中遭到的损失迟迟得不到有效补充,军力开始不断削弱。
如果要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找到一个还算志得意满的人,那无疑正是一直在为太平洋战场奔走呼号的金上将。尽管会议决议将有关太平洋的事项排在了最后几位,但金还是从中找到了扩大远东攻势的尚方宝剑,美国人终于可以在太平洋上大打出手了。在这点上,金无疑得到了军事将领尼米兹、麦克阿瑟、哈尔西,政府要员澳大利亚总理柯廷、新西兰总理弗雷泽、菲律宾流亡总统奎松乃至重庆蒋委员长的一致拥护。
“瞭望塔计划”第一阶段的任务完成远远超过预期,金对战局进度渐渐感到不安。早在瓜岛战役尚未结束的1942年12月,金就已经开始谋划接下来的第二阶段作战。现在他开始反对从所罗门群岛一步步推进到拉包尔的第二号任务。这种打法将不断缩短敌人的交通运输线,把他们赶回到物资供应和兵力补充相对充足的地区。况且从占领瓜岛的时间考虑,每前进一步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使日军可以从容获得在美军前进道路上加强防御的宝贵时间。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术耗时多,代价大,将导致战争没完没了地拖延下去。金于是提出了新的意见,废弃原来的第二、三阶段任务,从侧翼对日军进行包抄,跳过日军密集布防的所罗门群岛和俾斯麦群岛,直接登陆夺取阿德默勒尔蒂群岛,一举切断日军东南方向最重要的海空基地拉包尔的后勤补给线,进一步孤立并占领之。
这步子迈得显然有点大了。尼米兹和哈尔西一致认为,虽然美军的实力不断得到增强,但目前尚不具备实施上述作战的客观条件。尼米兹将个人意见写成题为“未来所罗门海区战斗”的备忘录在旧金山交给了金。他在备忘录中指出,以目前的有限兵力一举越过俾斯麦群岛和北所罗门群岛许多相互支援的日军基地是非常危险的。即使美军能顺利占领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己方不断拉长的补给线也将处在卡维恩、布卡、布因等基地日军的严重威胁之下,进攻部队势必逐渐陷入被动。尼米兹同时强调,进攻目标不应超过陆基航空兵的作战范围。哈尔西根据这一原则提出,应在距瓜岛290公里的新乔治亚岛展开下一步军事行动,夺取日军位于蒙达角的机场,使之在后续进攻中发挥积极作用。尼米兹对此表示赞同。
巴布亚战役结束之后,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麦克阿瑟上将当然也不会无所事事。早在前往卡萨布兰卡参加会议之前,马歇尔就要求麦克阿瑟根据1942年7月2日的华盛顿指令,拟定“瞭望塔计划”第二、第三阶段的作战计划,并与尼米兹和哈尔西充分交换意见,因为原计划规定这两阶段作战由麦克阿瑟负责战略指挥。1943年2月11日,哈尔西派战区副司令官西奥多威尔金森海军少将前往布里斯班参与作战计划的制定。
成功收复瓜岛和巴布亚为麦克阿瑟和哈尔西实施后两阶段作战提供了绝好的跳板。从地理上看,未来的战役进程就像一个倒写的大“V”,拉包尔正好位于顶角,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队将经新几内亚和新不列颠岛从这个倒“V”的左腿挺近,而哈尔西的南太平洋战区则经所罗门群岛沿右腿进军。第二阶段战斗是通过占领一系列适合修建机场的据点,逐步向拉包尔挺近。两大战区的进攻要尽可能同时打响,以使日军顾此失彼,无法兼顾。第三阶段的终极目标是两大战区合力拿下拉包尔,迫使日军退回到1100公里外的特鲁克去。到2月28日,这个被称作“埃尔克顿”的进攻大纲已初具雏形。麦克阿瑟继而向华盛顿提出要求,希望再给他提供5个精锐师、1800架飞机、包括越多越好航空母舰在内的海军力量来实施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马歇尔知道,这只能通过削弱尼米兹力量的办法才能做到,金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埃尔克顿”计划涉及辽阔复杂的战场,绝非一时半会儿能够说清。麦克阿瑟告诉马歇尔,他将让萨瑟兰和肯尼前往华盛顿,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汇报这一计划。
华盛顿关于下阶段太平洋地区的战争会议定于1943年3月12日召开。仿佛事先商量过似的,三大战区司令官尼米兹、麦克阿瑟、哈尔西悉数以公务繁忙为由婉拒参会。事实上1943年上半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几乎处于半停滞状态。麦克阿瑟有大量的时间陪琼和小阿瑟共享天伦之乐,尼米兹经常带斯普鲁恩斯到海滩上散步,还有余暇每天接待中尉军衔的普通艇长,按说他们完全有时间到华盛顿参会的。对华盛顿发出的邀请,麦克阿瑟派出了参谋长萨瑟兰少将和第五航空队司令官肯尼中将,尼米兹派出的代表是参谋长斯普鲁恩斯少将,哈尔西则派出了陆军司令官哈蒙中将、参谋长勃朗宁上校和海军陆战队代表德怀特彼特准将。
但说这些高级将领啥事没干也有点冤枉。为筹备针对拉包尔的攻势,麦克阿瑟和哈尔西都有大量的准备要做。尼米兹则要筹备下一步中太平洋的攻势,现在只是在耐心等待那数不清的航空母舰从船厂里开出来。从表面看,麦克阿瑟的兵力多达48万。按一个师15000名作战人员和相同数量支援人员计算,他的部队相当于16个师。但他们大部分是澳大利亚人。澳军分义务兵和志愿兵两种。根据法律,前者服役范围不能越过澳大利亚边界。一位堪培拉的政治家曾讥讽其为“考拉熊”,“你既不能将其猎杀也不能将他们运出境外”。在麦克阿瑟的强烈要求下,柯廷主持修改了相关法律,使得上述武装部队可以出境作战。目前由志愿兵组成的三个澳军师在血腥的巴布亚作战筋疲力尽,急需休整。美军第三十二师和第四十一师的一个团在布纳之战中遭遇重创,重建至少需要一年时间。1943年初能立即投入作战的仅有该师剩余的两个团。1月10日,麦克阿瑟曾致电马歇尔说,“目前能用的部队主要是澳大利亚民兵组织,他们是难以承担进攻任务的”。
即使已经在科科达、米尔恩湾、布纳之战中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但麦克阿瑟一向看不起澳大利亚人,包括这支部队的司令官托马斯布莱梅中将。麦克阿瑟曾告诉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弗雷德里克谢登,“布莱梅在战场上是一位勇敢的好将军,但不是一个响当当的战术家。”他认为布莱梅有政治野心,他将澳军军官全部提升到比美国同行高一级的军衔上。为此麦克阿瑟1月11日特意给华盛顿发去了一份电报:“在这一地区的作战表明,亟需将位于澳洲的我国部队编组为一个集团军,因为澳军已经组建了类似机构。我建议将第三集团军司令官沃尔特克鲁格中将派来。艾克尔伯格虽是一位称职的军长,但目前他尚不具备担任集团军司令官的能力。”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