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1.5阿图岛“玉碎”
1943年4月25日,古贺峰一大将在旗舰“武藏”号战列舰上升起了将旗,正式出任联合舰队倒数第三任司令官。一朝天子一朝臣,原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中将、首席参谋黑岛龟人大佐奉调回国。古贺选择原军令部作战部长福留繁中将为自己的参谋长,第二舰队柳泽藏之助大佐出任首席参谋,第三舰队内藤唯雄中佐任航空参谋。尽管是山本力荐的继承人,但无论从能力、胆识还是威信来说,古贺都无法与前任相提并论。他在短暂一年任期内表现平平,几乎未指挥过一场像样的大战。要知道即使到了江河日下的1944年,他的后任丰田副武还策划过“马里亚纳猎火鸡”和莱特湾两场战役。
古贺运气还算不错,他刚刚上任的时间类似于拳击场上的局间休息,盟军在主要战略方向中、南、西南太平洋都没有大规模军事行动。但出人预料,偏偏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北太平洋首先出了问题。4月27日,“武藏”号收到了阿留申群岛核心阵地阿图岛第二地区队发来急电:“本日清晨,我部连遭到敌巡洋舰和驱逐舰炮击。”
虽然日军在196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遭遇惨败,但在次要战场阿留申,他们却取得了令人尴尬的“胜利”,占领了两个鸟不拉屎的荒芜小岛阿图和基斯卡。尽管并非战略要地,但两岛却是不折不扣的美国领土。当时如夏威夷、中途岛和威克岛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算美国领土,夏威夷1955年才正式成为美国第五十个州。国土上飘扬着敌人的太阳旗,这对军事家们可能还不算什么—北太平洋战区美军指挥官西奥博尔德少将就是这么想的,但在政治家和民众眼中那是比天都大的事情,必须尽快予以夺回方能舒心。这不仅是一个战争问题,同时也是敏感的政治和情感问题。此外,美英参谋长联合会议也希望通过夺回两岛,在日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时建立中继基地,开辟通往西伯利亚的空中航线。
在与哈尔西闹矛盾离开南太平洋之后,金凯德少将于1942年12月2日返回珍珠港。和随后几乎赋闲的弗莱彻相比,金凯德的运气还真不错,尼米兹对他被解职表示同情,并拟向华盛顿申请让他接替西奥博尔德北太平洋战区兼第八特混舰队司令官的职务。12月9日,尼米兹带金凯德到旧金山,参加了美国舰队总司令和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之间的第三次会议。
在北太平洋,以绝顶聪明和性情暴躁著称的西奥博尔德与陆军关系闹得很僵,金对他缺乏主动性、总与敌人小打小闹的作法感到极度厌烦。会议上很快确定了对金凯德的任命,因为他不仅参加过开战以来几乎所有战役,还有过不短时间的外交官履历,擅长斡旋。金和尼米兹都希望他能尽快改善和陆军的关系,为在1943年3月1日进攻阿留申作号准备。在西雅图与老朋友弗莱彻中将共度圣诞之后,1942年1月4日,金凯德抵达荷兰港接替了西奥博尔德的职务,开始筹划收复阿图岛和基斯卡岛的作战。绰号“迷糊蛋”的西奥博尔德则调往波士顿出任海军第一军区司令官。
说实话自从占领两岛以来,岛上日军就没过过几天舒心日子。日军登岛第三天,1942年6月12日,美国人的“卡塔琳娜”就来了。6月21日,日军一艘卸载中的运输船被美军潜艇击沉。此后,美军飞机和潜艇几乎连日不断对两岛实施侦察。起初还只是驻荷兰港的美军陆基航空兵偶尔来袭扰,不时赏赐丨炸丨弹若干,后来竟发展为水面舰艇的抵岸炮击。虽然并未造成太大损失,但一切预示着美军随时可能对两岛发起大规模两栖作战。
为了维持两岛的补给,日本海军付出了重大代价。7月5日,护航水上飞机母舰“千代田”号和运输船“阿根廷丸”号向基斯卡岛运送补给的第十八驱逐舰分队在大雾中遭到美军潜艇“黑鲈”号和“海神”号的伏击,“霰”号、“子日”号被鱼雷击沉,“霞”号、“不知火”号严重受损。
这美国人实在太恶毒了。由于荷兰港距离太远,起初前来投弹的只有长腿的空中堡垒和“卡塔琳娜”。8月30日,美军进驻距基斯卡岛仅460公里的阿达克岛并建起机场,9月14日就有12架B-24中型轰炸机空袭了基斯卡岛。1943年1月,美军又在距基斯卡岛仅100公里的阿姆奇特卡岛建起了简易机场。此后只要天气允许,驻北太平洋美国陆军第十一航空队的飞机就会像钟点工那样定时前来投弹。参与攻击的不单有B-17、B-25和B-26等轰炸机,就连腿短的P-38、P-40战斗机也不时前来骚扰,追着岛上守军的屁股胡乱扫射。因阿留申群岛距北美大陆不远,加拿大陆军航空兵也来趁火打劫,派出战机配合美军对两岛的轰炸。驻岛日军简直郁闷极了。
到1942年10月,盟军频繁的空袭和海上拦截导致日军向两岛输送补给异常困难。10月17日,向基斯卡岛运送弹药的“胧”号、“初春”驱逐舰遭美军B-26轰炸,前者沉没,后者遭重创在维修厂呆了不短时间。1943年2月中旬,美军查尔斯麦克莫里斯少将—他是金梅尔时代太平洋舰队的作战处长,且很快将接替斯普鲁恩斯出任尼米兹的参谋长—率领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海上编队开始在阿图岛西南海域巡逻,破坏日军海上补给,并多次对岛上日军防御工事实施炮击。2月18日,他们拦住并打沉了2艘偷运补给和弹药的运输舰。谁都能看出,美国人夺回两岛如探囊取物,如果他们想那么干的话。
日军本也打算在基斯卡岛修建机场。但这儿距日本本土最近的基地—千岛列岛幌筵岛尚有2000公里,修建机场所需器材和物资很难运来。再说以当时日军的施工能力,也很难在基斯卡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完成机场建设。人家美国人可是短短几天就把机场建起来了,这里也可以看出双方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但日本人惯于自我安慰,继而提出因时常大雾弥漫飞机无法起飞,建成机场纯属浪费。气不过又打不过的日军只好勉强弄来几架水上飞机来应付一下。但那地方风高浪急,水上飞机经常无法起飞,美军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几乎不战而得该地区的制空权。
两岛环境极其恶劣,指望岛上日军自己种粮食实现自给显然是不可能的,驻军所需粮草弹药必须全部从本土运来。一天两天还好坚持,长期维持实在困难。两岛就这样成为弃了可惜、守也难受的鸡肋,成为东京大本营巨大的政治包袱。从占领的那一天起,关于两岛的弃守问题就争议不断。日本陆海军的矛盾在这里再次得到充分体现。每当军令部提出放弃时,参谋本部就提出坚守。而当参谋本部赞成撤军时,军令部又改口绝不退缩。这样扯来扯去,最终把阿图岛上的日军全都给扯死了。
鉴于美军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的频繁活动,原驻阿图岛的北海支队于1942年9月全部进驻基斯卡岛,另从北千岛要塞守备队中抽调部队于10月30日登上阿图岛。10月24日,陆军参谋本部宣布取消北海支队编制,统一改编为负责西部阿留申群岛的北海守备队,司令官峰木十一郎陆军少将,隶属北方军司令官樋口季一郎中将指挥。守备队下辖第一地区队(基斯卡)和第二地区队(阿图)。在原北海支队独立步兵第三〇一大队及独立工兵第三〇一中队基础上,增编独立步兵第三〇二大队、独立步兵第三〇三大队及独立工兵第三〇二中队和第三〇三中队,另配属四个独立野战高炮中队及通讯、野战医院等单位,编制定员11000人(不包括海军部队)。但由于美军的阻截,上述兵力并未完全到位。未能运上两岛的人员约5700人。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