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除此之外,巴伯与中国抗战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虽然对击落山本座机的功绩是否属己淡然处之,但巴伯却对自己在中国的一次危险经历念念不忘。就在“复仇行动”之后第二年,巴伯辗转来到中国,加入了陈纳德上校的“飞虎队”继续对日作战,仍驾驶P-38战斗机,当时驻扎地是广西桂林。1944年4月29日下午,巴伯在一次执行护航轰炸机攻击洞庭湖日军运输船队的行动中与日机缠斗,急速升空时飞机左侧引擎熄火,接着右侧引擎也被敌机击中,机身燃烧使得巴伯选择了跳伞。他落在了湖南岳阳县城关镇一个名叫“八亩地”的小山坡上,右臂右膝和脚踝受伤。

正当他发愁如何脱离险境时,不知何处钻出来两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仅通过眼神交流,孩子们就设法把降落伞从巴伯身上解下并藏起来,扶他走向了一个小村子。途中突然传来了汽艇的声响,日军从湖面上追过来了。两个男孩把人高马大的巴伯拖进路边的茅草丛,用杂草将他严严实实盖上后跑掉了。随后就来了一小队搜索的日军士兵,甚至有人端着刺刀在巴伯藏身的草丛前站了许久,但最终还是离开了。之后两个男孩带着几名青年来到,用一副门板将巴伯抬到了乡公所。出于感激,巴伯送给两个热心的男孩各两张“花纸”(美钞),两人不知那是什么,还怕被日军发现就随手丢掉了。随后巴伯受到了热情接待,乡公所找来了两个会说英语的上海青年,很快又找来中医为巴伯治伤。17天后,痊愈的巴伯被十几名游击队护送到了桂林基地。当时陈纳德恰好也在桂林,他当即安排巴伯回国疗养。不久之后二战结束,巴伯再也没有来过中国。作为退役空军上校的巴伯经常对家人和朋友讲起:“即使再过100年,我也要见见救我的两名中国男孩儿。”

巴伯的传奇经历很快被北加州华裔企业家叶晨晖获悉。祖籍福建的叶晨晖早就知道有关击落山本座机的历史悬案,他与巴伯的老上司米歇尔保持着密切来往。米歇尔去世之后,叶向米歇尔夫人索要了巴伯的电话并与之取得了直接联系。

巴伯始终对在中国的那段危险经历念念不忘,对两位帮他脱险的小男孩充满感激之情。他深知当时的情形惊险万分,如果落到日寇手中,仅凭他参加过截击山本座机的复仇行动就可能被敌方虐杀,甚至千刀万剐。巴伯向叶晨晖表示,有生之年的最大愿望就是找到那两位小男孩,向他们当面致谢。叶觉得没有太大把握,但答应一试。

巴伯当时出事的地点是湖南岳阳。在叶晨晖的努力下,新华社、《参考消息》、《湖南日报》、《岳阳晚报》等媒体先后介绍了有关情况—当时如果有网络搞个人肉搜索就好了。湖南启动了寻找两名小男孩的工作。开始竟收到了50多封提供线索的来信,很多人自认当年是他们救了巴伯,但所有线索随后被一一否定。据“飞虎队”情报处长基斯克上校回忆,因战事频繁,同一时期岳阳一带“飞虎队”共有7架飞机被击落。4名跳伞获救的飞行员中,两名未受伤自行归队,一位受轻伤降落在一个集市上被当地居民护送转移。只有巴伯是经过治疗,过了好多天才返回驻地的。这样寻人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许多。叶建议当地政府以巴伯回忆的情节为依据,主要到当年住在附近农村而今已六七十岁的老人中去打听。

1997年6月初,湖南省省长杨正午对寻找小男孩一事作出了批示。16日,**岳阳县委统战部成立了寻访工作组。经人介绍,寻访组找到了城关镇南村二组村民荣志洲,因为有人说他当年曾参与过救助美国飞行员的行动。经仔细确认,这位朴实的农民所述情节与巴伯遇救的过程基本吻合。荣志洲记得当时和他一起营救巴伯的还有邵晃生。但遗憾的是,邵在五十年代已经去世。回忆当年的事情,荣志洲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他也不知道对方就是击落山本座机的英雄,只晓得帮助中国打鬼子的就是朋友。当年9月9日,有关材料被寄往美国并很快得到巴伯确认—荣志洲正是他要找的救命恩人。

1998年4月19日,叶晨晖专程从美国飞来中国与荣志洲见面,查看了坠机现场,在荣志洲带领下重走了当年巴伯的获救路线。叶还取出一本记述击毁山本座机事件的书籍,指着封底黑白照片上的三名美国军人问荣志洲:“照片上有巴伯先生,你能认出是哪一位吗?”荣志洲在灯光下仔细端详之后,毫不犹豫地指着最右边的巴伯说:“就是他,他就是我和邵晃生1944年救过的那个人。”当时叶激动地说:“大海捞针,终于捞到了,说明好人有缘。”当年营救巴伯时,邵晃生15岁而荣志洲仅仅13岁。

得知当年的救命恩人已经找到,巴伯激动得无法自持,同时对邵晃生的过早离世表示遗憾。荣志洲曾参加过朝鲜战争,职务是司号员。巧的是同一时期巴伯同样参加了朝战,担任一支战斗机中队中队长。虽然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彼此不可能直接交手,但几年前的施救者与被救者却在同一战场兵戎相见,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当年5月,巴伯致函湖南省省长杨正午及岳阳县县长卢良才—他可能不知道找县委书记更管用—说感谢他们的帮助,很高兴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仍然活着,表示自己和家人很希望能与他再次见面。信中巴伯幽默地说:“相信我三岁半的孙子瑞克斯本杰明会非常高兴与荣先生握手,感谢他当年救了祖父一命。”

6月4日,岳阳县政府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特里本城的来信。美国退伍空军上校巴伯在信中说:岳阳县城关镇南村二组的荣志洲与邵晃生是1944年救他的恩人,对荣先生依然健在感到高兴,对邵先生的去世感到悲痛。适当时候,他的全家都盼望与荣先生再次会面,叙谈旧情。同时请政府转交给荣先生的亲笔感谢信。6月5日,巴伯通过美国媒体公布了此事。

获知中国的救命恩人已经找到,巴伯的战友们无不啧啧称奇,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并探询两人再度见面的可能性。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如若巴伯与荣志洲能在半个多世纪后再次相会,那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景啊!但巴伯毕竟已经是一位82岁的老人,且长年患病,身体虚弱,实在不宜做长途飞行。因此要安排两人会面,67岁的荣志洲赴美是相对稳妥的方案。

为此包括叶晨晖在内的诸多热心人开始积极筹备,商定邀请荣志洲作为特殊客人赴美参加1999年4月18日击落山本座机56周年纪念活动,与巴伯及其他“飞虎队”军官相聚。美国和中国的几家电视台以及香港电视制片人也被这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吸引,开始筹备拍摄纪录片和故事片。

1999年初,旅美北加州湖南同乡会向荣志洲正式发出邀请。巴伯的几位“飞虎队”战友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荣志洲申请签证给予方便。可从新疆复员回乡的荣志洲属于农村户籍,申请出国手续繁琐,签证迟迟无法拿到。意外也就在此时出现。3月28日,赴广东旅游的荣志洲在回家途中车祸重伤,翌日不治身亡。在去世三天之后,他的出国签证终于办妥,岳阳县委统战部一名女副部长已受命率三人陪老人出访。

当得知此生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救命恩人时,巴伯禁不住老泪纵横—两人最终缘悭一面。两年后的2001年7月26日,巴伯在美国俄勒冈州老家安然去世,终年84岁。

老酒欣赏巴伯的品格,低调,内敛。他击杀了日军最杰出的将领,却将功劳归于别人,并对自己的恩人念念不忘。雷克斯巴伯,在老酒二战太平洋战场牛人榜上列第8位。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小节“阿图岛玉碎”。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8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8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