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海上补给几乎断绝。11月28日,哈丁向赫林中将简要汇报了自己的尴尬处境:“一切在11月16日之前进行顺利。但就在那天,我们损失了4艘满载补给和弹药的船只。之后前线粮食只能勉强糊口,补给再也无法保证。”21日新到的船只很快因事故和遭日机攻击损失殆尽,此后美军补给只能依靠航空队在多博杜拉的空投。但机场和前线并无适合机动车通行的道路,运抵前线困难重重。工兵正在紧急抢修从机场到西梅米之间的临时道路,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缺乏工具严重制约了施工速度。在道路修通之前,前线补给只能靠土著的人力运输,他们又不愿冒生命危险进入前线,况且运输途中他们同样也要吃饭。抽调作战人员完成最后的物资交接和运送任务又大大削弱了前线的战斗力。

哈丁请求坦克支援,得到的答复是适当时间会给他送来装甲车,但最快到11月30日前才能到位。哈丁希望增加10门火炮,莫尔兹比港答复在12月某时可以给他4门。哈丁希望将自己的第一二七团部分或全部调往前线增援—他们已于11月28日抵达莫尔兹比港—对此赫林严辞拒绝:“我看不出来你真的需要这个团,看上去你有足够的预备队。”闻此哈丁差点哭出来了。

11月29日,哈丁将师部前出至多博杜拉,第二天就迎来了两位尊贵的客人,新几内亚部队司令官赫林中将和战区参谋长萨瑟兰少将。赫林离得近先赶到了。在和哈丁寒暄之后,两人坐在一些空弹药箱上讨论前线的局势。哈丁对把第一二六团调给澳军表示了不满,同时再次提出将第一二七团调给自己。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如此写道,“我试图通过书信、无线电让赫林了解情况,最后和他当面交谈,但看上去一点用都没有。他是一位绅士,一位学者,此外还是一位非常好的人,但我确信他的心在澳大利亚人那边。他看上去将我那全由美国人组成的部队遭受的困难都看作别人的事情。我从各方面都感到他独立决策的权限很小。”此言不虚,哈丁作为师长官不算小了,但他和麦克阿瑟之间还隔着赫林和布莱梅,还有一个隐形的萨瑟兰。

当萨瑟兰到达师部时,两人的争吵还在持续。哈丁以为这回总算来了帮手。出人预料,萨瑟兰同样反对把第一二七团给哈丁。他的理由是前线补给困难,航空部队的运输能力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在多博杜拉建成一个大型补给仓库之前不适宜在前线集结更多部队。哈丁看参谋长也不帮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调给一个营,这样他就可以从一个新的方向发起进攻。萨瑟兰对此断然拒绝,认为在补给水平提升之前任何调动都是不能考虑的。哈丁最后提出将第一二六团主力调回来,同样被两位领导一口回绝。哈丁当时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被撤了职似的”。

讨论结束后赫林立即飞走了,萨瑟兰留下来吃午餐。吃饭时他告诉哈丁,布莱梅对美军的评价相当低,“使用他们还不如使用澳军的民兵”。气得哈丁差点当场晕厥在地,饭连一口都吃不下去了。

后方的情况果真如此。11月25日,布莱梅轻蔑地向麦克阿瑟评价了美国人之前的糟糕表现,作为他前段指责澳军在科科达小道进展缓慢的回敬。肯尼当时也在场,他觉得布莱梅让“麦克阿瑟将军吞下了苦果”。关于美军的传说很多,有人说他们在敌军接近他们的指挥部时扔下武器就跑,而他们的指挥官看上去也毫无信心,中低级军官根本不了解自己的任务。一名观察员提出第三十二师已经无法再战,事实上说上述话的人大部分都没真正到过前线。

张伯伦准将的助手拉尔中校在11月27到28日到前线视察后,向麦克阿瑟提供了一份措辞严厉的考察报告。事实上拉尔并未到最前线,没有看到直射射程内的真实情况。他甚至连日军的暗堡都没看见,当然也看不到士兵们用手雷代替火炮进行的徒劳进攻。他看到的只是伤痕累累、士气低落、心情绝望的幸存者,他们爬着或跌跌撞撞地从火线回来,脸上充满了失望和恐惧。拉尔说“他们缺乏战斗精神”。

萨瑟兰正是看到拉尔的报告才决定到前线视察的,但他不过只到了距前线16公里的哈丁师部而已。实际上他并没看到部队,也没将自己置于日军的炮火之下。他询问哈丁,是否考虑换掉前线两支部队的指挥官莫特和海尔上校,哈丁说“不”,他认为沃伦部队和厄巴纳部队的指挥根本没有问题,在现有条件下他们的表现得够好了。

当天下午,飞回莫尔兹比港的萨瑟兰对第三十二师提出了尖锐批评,认为前线“指挥不力、组织混乱、缺乏战斗精神”,并预言哈丁30日的进攻将再次遭到失败。萨瑟兰建议说,既然哈丁坚持使用两位备受质疑的指挥官,就应当将他就地解职。他的言下之意是让麦克阿瑟将第三十二师的指挥权交给他。

前线直线上升的伤亡率达到了令人恐惧的程度。肯尼向麦克阿瑟汇报说,除了伤员和患病士兵,他还“运回了大批患炮弹休克症的人”。布莱梅借机嘲讽说,与其让同样缺乏实战经验的第四十一师前来—他们此时尚在澳洲训练—还不如由澳军战士来增援哈丁,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必须战斗也知道怎么战斗”。麦克阿瑟对“澳大利亚高层瞧他的笑话”火冒三丈,此时他心中已有了合适人选,在罗克军营负责训练第四十一师的第一军司令官艾克尔伯格中将已受命紧急赶往莫尔兹比港。

11月30日傍晚,艾克尔伯格率参谋长克洛维斯拜尔斯准将及参谋人员乘两架C-47运输机降落在莫尔兹比港“7英里机场”。在机场迎接的拉尔中校要他们立即到司令部报到,并说他将有4-5天时间熟悉前线情况,然后带参谋们火速赶往前线。

当艾克尔伯格和拜尔斯赶到司令部时,麦克阿瑟、萨瑟兰和肯尼都在。参谋长的神情有些紧张,刚刚获悉的消息表明新一轮进攻再次陷入困境。麦克阿瑟显得焦躁不安,他极其渴望在哈尔西宣布瓜岛获胜之前打赢布纳之战。据称美国海军通过之前的一场海战已完全夺取了制海权,而制空权原本就归他们所有,那里的胜利指日可待。如果连人家的兵哈尔西都抢不过,今后和尼米兹争夺太平洋战场的总指挥权就更困难了。

麦克阿瑟在阳台上不停地来回踱步,极具戏剧色彩地发表着高论。他必须在布纳取得胜利,现在就要。“鲍勃,我要让你到布纳去当司令官。我派人叫你来,让你这种级别的人来,说明了我认为攻占布纳有多么重要。我不能相信那些后退的部队能代表这场战争中的美军。如果我这么想就会泄气。我相信他们需要杰出的领导人去激励他们,他们已经打不起精神了。但是鲍勃,一位领导人能率领同样的军队攻占布纳。如果你不能解除那些指挥官的职务,我来。哈丁已经惨败。所有的营长都必须走人!我授权你撤换那些不会打仗的军官。如有必要,让中士负责营里的工作,让下士去指挥一个连都行—只要会打仗,谁都可以。时间对我们至关重要,日军任何一个晚上都会得到增援。如果你拿不下布纳,我希望听到你和拜尔斯战死疆场的不幸消息。参谋告诉我,你需要三四天时间来研究问题的症结所在,但我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明天一早就出发!”最后老麦说,这对艾克尔伯格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机遇。如果能夺取布纳,他将授予他服役优异十字勋章,并让他的名字见报。

当晚休息时,麦克阿瑟可能觉得自己的话有点过分了。第二天吃早饭时,他用胳膊搂住艾克尔伯格的肩膀说:“不要战死,鲍勃,你死了对我没任何好处。”他重复了头天晚上关于勋章的承诺,“如果你成功了,你的名字会很快见报。美国和澳大利亚报纸都会将你称为‘布纳的征服者’,你的名字将传遍世界。”

欲知后事如何,明年请看本节最后一个小节“巴丹的死鬼们今天可以安息了”。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8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8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