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哈丁完全没了之前的神气,他承认自己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灾难”。要想尽快取得突破唯有使用坦克,于是哈丁立即向米尔恩湾发去了求援电报。对此克劳斯少将大力支持,但能运载坦克的似乎只有之前缴获的日军驳船,但坦克刚开上去就把驳船压沉了。哈丁只好将所有可用的迫击炮全部抵前支援。到23日,美军两个营的先头部队勉强将日军从主阵地逼退。当天下午,沃伦部队总指挥麦克奈德尔准将在战斗中负伤,团长特雷西海尔上校战场接过了指挥权。

右翼美军沃伦部队的攻击伤亡惨重但进展不大,左翼史密斯中校的第二营同样举步维艰。他们对面是安田大佐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加上海军工程部队人数已在美军之上,且处在以逸待劳的防守位置。21日晚上21时30分,史密斯报告师长哈丁师长遭日军顽强抵抗无法前进,侧翼迂回也因附近遍布沼泽无法进行,请求增援。哈丁于是致电新几内亚部队司令官赫林中将,请求派赫伯特史密斯少校的第一二六团第一营渡河支援。对此赫林慨然应允。23日9时30分,合兵一处的美军两个营被合编为“厄巴纳部队”,由军衔较高的史密斯中校统一指挥,他因此被称作“白史密斯”,而史密斯少校则被称为“红史密斯”。但两个史密斯即使在空军支援下也无法打破僵局。对第三十二师这些没受过多少训练的国民警卫队来说,进攻受阻、疾病以及沼泽地带的恶劣环境早已使他们锐气尽失。

麦克阿瑟对战场的恶劣条件毫无体会,这位司令官乘坐专用的空中堡垒频繁往返于2400公里之间的布里斯班和莫尔兹比港之间。他甚至对莫尔兹比港的松弛军纪不闻不问,护士们不得不经常转身回避露天冲浴或毫无顾忌光着屁股到处游逛的士兵。记者们时常看到麦克阿瑟在花丛中溜跶,或者一面翻阅公文一面大啃专门为他空运来的莴苣头。对前线的缓慢进展,老麦越来越不耐烦。11月21日,他下令对前线部队进行调整。鉴于澳军第十六旅前段减员严重只剩下1039人,在瓦西的一再恳求下,麦克阿瑟决定将第一二六团划归澳军第七师指挥。22日,他严令哈丁“不惜一切代价”立即拿下布纳。哈丁只好下令地对被称为“三角区”的日军工事发起攻击。正面攻击无果被顶回后,哈丁试图向侧翼迂回,结果在泥潭中再次遭到失败。身上爬满水蛭的美军士兵陷在齐腰深的淤泥中动弹不得,成为日军狙击手练习射击绝好的活靶子。

哈丁决定暂时休整,之后在30日6时30分由两翼的沃伦部队和厄巴纳部队同时发起攻势。经一天激战,北端的厄巴纳部队终于穿越布纳外围攻克了日军前沿的两个指挥所,相当于“在硬骨头上啃下了一些肉末”。“炮火的曳光照亮了夜空,我们的步枪火力形成了一片严密的火网,”第一二六团的一名排长罗伯特奥德尔中尉如此回忆道,“到处都是人的咒骂声、尖叫声和枪声,命令一个接一个传来。勇敢的人冲锋在前,一些胆小鬼吓得蜷缩在草地上,灵魂出窍。”尽管先后得到空军和炮兵的四次火力支援,但当天地面的进展依然不能令人满意。情况和哈丁预想的一样,美军对日军的坚固碉堡束手无策。他们没有坦克和装甲车,没有能洞穿日军工事外壁的重型榴弹炮,只能依靠收效甚微的近距离爆破。两周激战下来,付出492人伤亡代价的美军始终无法撕开日军防线,哈丁少将愁云满面。

美军中路、右路的进攻陷入停滞,左路澳军的境况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11月16日第七师主力渡过库姆西河后,他们面临的是与科科达山道截然相反的一种战场:前方河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无处不在的沼泽导致行军异常困难。瓦西少将选择了两条大致平行的路径,劳伊德准将率第十六旅沿右路向萨拉南达海岸进发,艾泽尔准将的第二十五旅沿左路直插戈纳,最终将日军一举合围在海岸地带。艰难行军和补给短缺导致部队精疲力竭,第二营的57名士兵在路边坐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当地土著颇为友好,为他们送来了香蕉和甘蔗,战士们顾不上感谢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他们的模样和难民没有任何区别。由于除了武器实在没什么贵重东西,他们随后只能赠送随身携带的香烟以示谢意。

11月17日赫林从布莱梅处得知,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北海域爆发了一场持续三天的激烈海战,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美军貌似取得了最终胜利。但这场胜利对巴布亚战局的影响短期内还没表现出来。布莱梅指出,日军正集结部队试图再次发起进攻,布纳守军很可能迎来新的增援。澳军第七师和美军第三十二师必须以最快速度攻占戈纳、布纳等海岸地带,全歼日军南海支队残部。赫林立即下令将布莱梅的命令给瓦西和哈丁两位前线指挥官。

20日清晨,库伦中校的第一营撞上了日军防御据点,担任正面攻击的两个连很快陷入困境。库伦下令连长卡特恩斯上尉率两个连从左翼迂回,其实两个连也就只91名官兵。鉴于正面进攻无法突破,库伦只好向旅长劳伊德求援。此时汤姆林森上校的第一二六团已划归瓦西指挥,劳伊德答应随后给他们调来一连美军。天黑之后,日军阵地北侧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枪声,那正是迂回到日军身后的卡特恩斯别动队。日军纠集兵力试图歼灭这支孤军,但孤悬敌后的别动队拼死守住了阵地。为避免被澳军合围,日军只好放弃前沿阵地向后退却。卡特恩斯的成功迂回付出了亡31人、伤36人的惨重代价,辛普森上尉和莱尼中尉两位连长悉数战死。

虽然同为战场友军,但美澳双方都觉得自己更牛,谁看谁都不太顺眼。瓦西特意要求美军第一二六团派出一个观察小组到第十六旅旅部,观摩澳军是如何战斗的。而自信心爆棚的美军第一二六团团长汤姆林森上校刚与澳军汇合就放出狠话,你们基本上“可以回家了”,美军“将很快在这里搞定一切”。其实经过北非沙漠和科科达丛林磨砺的澳军作战能力绝对在初出茅庐的美军之上,后来的进程也验证了这一点。急于表现的汤姆林森原定23日发起进攻,但到22日他连手下各营的位置都没搞清楚。一直到26日,策划许久的进攻才勉强拉开帷幕。在一阵炮火掩护之后,美军三个连向日军阵地发起进攻,右翼一个连仅推进300米就伤亡惨重,被日军区区一挺重机枪切断了退路。其余两个连同样逡巡不前,日军炮弹已经落在他们后方。美军一发迫击炮弹落在澳军一个排的阵地上,当场炸死5人炸伤8人,幸存的两人破口大骂:“这美国佬到底是我们的援兵,还是鬼子的奸细?”战至29日,除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之外,美澳联军无法取得丝毫突破。

在美军北侧,艾泽尔准将的澳军第二十五旅同样举步维艰。日军还时常发起反扑,26日晚上,双方在散发着恶臭的沼泽之中上演了血腥的白刃格斗。一名澳军二等兵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这是我见过的最野蛮、最疯狂、最血腥的战斗。手榴弹在日本佬中间炸开了花。我们挥舞刺刀向他们猛刺过去,我们的士兵与日本兵紧紧抱在一起在泥浆和沙丘上翻滚。这一切在几分钟内就结束了。少数日本人逃走了,但有30具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卧在他们被缴获的枪支旁边。”

虽然日军的顽强阻击粉碎了盟军的进攻,但他们却无法得到有效的补给和增援。11月1日刚刚晋升的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中将在11月21日的《战藻录》中如此写道:“布纳已经被完全包围。今天大约有50架敌机攻击了那里,情况正在日趋恶化。我们最终所采取的策略只能是静观事态发展,同时确保其它更重要的战略要点。这意味着虽然很不情愿,但我们只能放弃布纳。”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8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8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