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正文)

尽管对日军形成了合围,但参与攻击的三路盟军兵员状况并不理想。澳军第七师已沿科科达小道战斗了近两个月,大量减员尚未来得及补充,官兵个个疲惫不堪,胡子拉碴。美军在前线集结的7000人虽尚未真正参加战斗,却已被辗转行军折磨得筋疲力尽,一向养尊处优的美国大兵不少人患上了热带疾病。第三十二师兵员大多来自美国中部密歇根和威斯康星两个工业州,对于作战并不热心,它的前身是一支国民警卫队。在澳军眼中,他们甚至连民兵都算不上。该师虽有参加过一战的履历,但那完全属于前辈的荣光。一战之后这个师的编制被取消,重新启用已经是1940年的10月15日了,一直到1941年4月才有兵员陆续加入。除三个步兵团外,该师四个炮营只有一个营装备了现代化的155毫米榴弹炮,其余三个营训练时使用的都是一战时的75毫米老爷炮,一直到出发前才分配了一些105毫米新式野炮,还大部分没能带来。根据华盛顿的总体部署,他们本来是拟派往欧洲的,只是因澳洲危机以及柯廷和麦克阿瑟的强烈要求才被临时改派南太平洋。他们和第四十一师原本到澳洲的任务是执行本土防御,丛林战对他们仅仅是听说过而已。哈丁1942年才接手这个师,当时接到的命令是去北爱尔兰,直到最后一刻才接到新任务从东海岸辗转到西海岸的旧金山,远渡重洋于5月14日抵达澳大利亚。来回折腾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训练时间。多数军官来得比师长还晚,官不识兵兵不识官,战斗协同更无从说起。理查森少将7月初到澳洲遛弯时曾观摩了这个师的训练,坦承他们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短期内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对此哈丁无奈地说,“从我接手到11月投入战斗,我们一直在调动、调动,或者在完成调动后安营扎寨。在我们准备进行系统训练时,新调令就又来了。”

虽然艾克尔伯格匆忙为士兵们准备了迷彩服,但因时间太紧,临时印染的军装不仅颜色不合适而且质量很差。染料残渣堵住了布料纤维的空隙,穿在身上密不透风,极不适宜在高温和高湿度的丛林中穿戴,后来很多人因此得了可怕的皮肤溃疡。药物供应极度贫乏,通常几天才发放一次奎宁、维生素片和盐片。为便于在密林中行军,士兵们最多只带了汤姆森冲锋枪。后勤供应简直一塌糊涂,大雨导致无法生火做饭,吃顿热饭都属奢侈,很多人因痢疾、腹泻拉变了型。其中徒步翻越欧文斯坦利山的第二营最突出,人送绰号“病号营”。临时接任营长的史密斯少校感慨地说,“穿越密林时我们的食物定量只有标准的三分之一,一天只能吃上几勺米饭,很多人在发烧,更多人染上了痢疾和溃疡。”除最后抵达的第一二六团第一营和第三营,其余美军看上去跟叫花子没什么区别。兵员大多数胡子拉碴,蓬头垢面,面带菜色。他们穿着皱巴巴的军衣,几乎没有内衣和袜子。很多人的鞋子已经磨破,连脚趾头都伸在外边。

更糟的是,因大部分兵员借助空运,第三十二师普遍缺乏攻坚利器重型火炮。对此执行空运任务的肯尼少将不以为然。他在10月24日写给上司阿诺德中将的一封信中提出,坦克和重型火炮在丛林战中毫无用武之地,“这个战区的炮兵在天上飞着呢!”实际上后来第三十二师的地面进攻很少得到空军的近距离支援。当美军轰炸机飞临战场时,那些经验欠缺的飞行员们惊异地发现自己的地面伙伴距离日军实在太近,如果贸然投弹双方的伤亡会大致相当。

师长哈丁少将和师炮兵指挥官阿尔伯特沃尔德伦准将对肯尼的说法表示怀疑。经过协调,美军得到了澳军支援的少许火炮—仅2门3.7英寸榴弹炮和4门25磅炮。整师只有几个工兵排随作战部队同行且全是轻装。别说施工机械,就连普通的斧头、铁锹和铲子都没有几把。理论上他们的器具将随同重型作战装备一起装船运来,实际上什么时间能到就谁也不清楚了。

即使存在问题多多,但从布里斯班到莫尔兹比港以及前线各部,大家普遍对未来的攻坚战抱一种盲目乐观态度。战区司令部认为,前方的日军阵地将“一触即溃”,损失惨重的日军肯定无意固守,他们很快就会组织撤退,收复布纳将是一项非常轻松的任务。当地的巴布亚土著带回消息说,那里的日本守军很少—事实上他们根本就不识数。空中侦察显示,一个月来滩头很少有日军活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日军想在那里修建工事据守毫无价值的滩头阵地。

连哈丁和他的参谋们也认为,战斗将在短短几天内就会结束,他们甚至对领导派给如此轻松的任务感到愤愤不平—敌人太少将导致部队缺少必要的练兵机会。10月14日哈丁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认为很有可能,日军已抽调了他们在布纳的部分兵力,我们可能会发现布纳很容易夺取,日军可能只留下了一个架子部队在那里防卫。”10月20日哈丁进一步提出,“现在有个好机会,我们11月1日就能拿下布纳,请尽快下达攻击命令吧。”11月3日第三十二师接到命令,在新指示到达之前暂缓向前推进。哈丁对这道命令大为不满,此举更多出于政治考虑。如果美军在几天内轻松拿下“双纳”摘了果子,势必会伤害长期在科科达与日军作战的澳军的脆弱情感。

11月6日,师情报主任W霍金斯少校根据地面和空中侦察得出结论,布纳和萨拉南达地区的日军大约有两三百人,戈纳地区更少。面对盟军大兵压境,他们正惶惶不可终于急于寻机撤退。霍金斯建议,为避免日军上演“敦刻尔克式大撤退”,应当对布纳开放式海滩的所有船只进行一次大规模空袭,防止敌人寻隙从海上逃逸。

对霍金斯少校的观点,战区情报处长威洛比准将并不完全赞同。他觉得至少在瓜岛局势明朗之前,日军不会擅自撤出巴布亚—到底人家威洛比是战区领导,站得高看得远。威洛比起初怀疑“双纳”有日军的两个联队约4000名士兵,但11月14日他改变了自己的判断,认为日军在奥伊维和格拉里连遭重创,目前兵力很可能已经不到一个联队外加一些辅助部队了。目前瓜岛形势已经向对美军有利的方向发展,如果日军在所罗门群岛遭遇挫败,他们就会收缩布纳防御阵地并借机逃走。目前看来,日军增援布纳的可能性不大。威洛比拍着胸脯告诉老麦:“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日军将会作出顽强抵抗。”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8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8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