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月3日,麦克阿瑟同刚从莫尔兹比港返回的肯尼进行了一次令人沮丧的长谈。肯尼告诉司令官,日军利用科科达南部的密林可以渗透到任何地方,导致澳军一次接一次撤退,尽管巴布亚的日军人数还不到盟军的一半。“我认为如果不马上来一场激战的话,莫尔兹比港很可能失守,”肯尼说新几内亚部队指挥官罗威尔中将是个“容易惊惶失措的人”,他的恐慌正传染给各级指挥员,直到作战部队本身。“你得赶快找些美国人到那里去,”肯尼说,“澳大利亚人根本不懂得丛林战,当然我们也不懂。竞争将导致双方积极行动,这样才能把可恶的日本人赶出去。我们要制止那种说美国佬在澳大利亚清闲自在,却让他们的人去参加所有战斗的荒谬言论。”对此麦克阿瑟表示赞同,他打电话告诉柯廷,“防守莫尔兹比港的澳军在战术上非常保守,如果无法阻止日军前进,在新几内亚的盟军部队将重蹈新加坡的覆辙。”当年澳大利亚精锐第八师就是在那里被日军俘虏的。在随后写给马歇尔的信中麦克阿瑟说,“即使只有很小一支美国部队采取了进攻行动,对澳大利亚战士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对麦克阿瑟的指责,澳大利亚人当然很不服气。他们对美国人的印象也好不到哪里去。9月1日瓦西曾告诉罗威尔,“现在麦克阿瑟就像一个该死的温度计,每隔两分钟就上蹿下跳一次。那帮美国兵看起来像民兵一样,他们需要变得有点血性。”前线节节败退让后方高级将领吵成了一锅稀饭。
鉴于米尔恩湾战局已出现有利变化,9月3日,布莱梅勉强同意将第二十五旅改调莫尔兹比港,随后第十六旅也接到了开赴那里的任务。麦克阿瑟据此认为,前线集合的澳军部队已足以阻挡日军前进。既然战局得到缓解,由美军出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不打算派美军到科科达小道协助澳军从正面阻击日军,而拟派两个团迂回到敌人身后,在澳军迫使日军撤退后前后夹击。
早在派出两个步兵师及大量辅助部队到澳洲开始,马歇尔就决定在那里成立一个军级机构,以便实施统一指挥。新军长的第一人选是罗伯特理查森少将。这家伙7月初还到澳洲去转了一圈。当发现自己居然还要接受澳大利亚人指挥时理查森扭头就走,再也不愿到那鬼地方去了。于是退而求其次,马歇尔派去了陆军中最有前途的将军—罗伯特艾克尔伯格少将。华盛顿近来正在计划秋季在北非登陆,艾克尔伯格曾被提名在作战中指挥规模最大的陆军部队。1909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的艾克尔伯格被称为“残忍的普鲁士人”,他和麦克阿瑟早在1911年就已经认识,当时他对麦克阿瑟的英俊外表印象深刻。一战时艾克尔伯格并未去欧洲,而是在1920年受命去了西伯利亚,并因此获得服役优异十字勋章。作为美军和日军之间的联络官,艾克尔伯格从那时起就开始和日本人打交道。他曾在中国天津服役,1921年担任中国北洋政府的特别顾问参加了华盛顿会议,帮助向日本讨回了山东的权益。1926年他从利文沃斯军校毕业时成绩优异,当时排名首位的是艾森豪威尔。1935年他到参谋部任秘书,得到了时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高度评价。1940年艾克尔伯格出任西点军校校长。1942年初当陆军组建第一批正规师时,他出任第七十七步兵师师长,并在训练方面显示出杰出才能。传言美军空袭东京时,一些军官把曾获得的日本勋章交给杜立特,让他绑在丨炸丨弹上“还给日本人”。有人问同样得到过日本勋章的艾克尔伯格,他回答“我准备亲自给他们送回去”。对这一细节老酒一直存疑。前文提到,知道那个绝密计划的仅有6个人,作为普通师长的艾克尔伯格怎能知道?美国人不太可能在出发前征求大家的意见“是不是把勋章还回去”。
接到前往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命令后,艾克尔伯格有点意兴索然,这毕竟是个次要战场的二级战区,而他的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失望,但他还是勉强接受了任命—从后文与萨瑟兰、布莱梅和赫林的交往来看,艾克尔伯格不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8月下旬,他带第一军参谋人员远涉重洋前往澳大利亚,原来负责的北非作战转给了西点军校的同班同学乔治巴顿。后来的事实师兄们都很清楚了,稍具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巴顿的赫赫大名,而只有老酒这样的初、中级军迷才知道艾克尔伯格。
8月26日,当艾克尔伯格抵达列农饭店报到时受到了热情欢迎。麦克阿瑟告诉师弟,第一军尽管名义上归布莱梅指挥,但他可以尽量少跟澳大利亚人打交道—换言之就是有事直接向自己汇报。为了减轻艾克尔伯格心中的失望,麦克阿瑟嘲笑北非登陆是一次毫无意义的牵制行动,在这里他可以抓住重大的战略机遇。就好像新几内亚是全球战争中心、莫尔兹比港就是柏林一样。这话只有麦克阿瑟的嘴相信,艾克尔伯格自然不会相信。
9月5日,美军第一军正式成立,11日艾克尔伯格就接到了出击命令。在和第三十二师师长埃德温哈丁少将商议之后,艾克尔伯格决定由该师劳伦斯奎因上校的第一二六步兵团执行美军在澳洲的首次地面任务。这个团的训练水平是三个团中最高的。比布莱梅高明的是,艾克尔伯格立即命令布里斯班一家印染厂将该团官兵制服染成迷彩色,避免士兵成为日军狙击手的活靶子。
9月14日晚,麦克阿瑟将艾克尔伯格叫到了房间,提出在10月上旬将第一军司令部前出至米尔恩湾,这样就可以不受布莱梅的节制了。对此艾克尔伯格似乎并不热情,他问萨瑟兰是否知道此事。“不,但我明天会告诉他,”麦克阿瑟说,“去夺取布纳和戈纳,我会推荐你晋升陆军中将。”
但随后艾克尔伯格提交的作战计划让麦克阿瑟非常生气,他竟将司令部设在了澳洲大陆,这就意味着第一军司令部将在1300公里的大后方指挥战斗。麦克阿瑟称这一建议为“失败主义”。艾克尔伯格辩解说,这样做并非担心个人安危,而是怕参谋长在背后捣鬼。因为两人都是少将,他担心萨瑟兰试图谋取第一军的指挥权,唯一稳妥之计就是让他晋升中将,比萨瑟兰高出一级。“鲍博,”麦克阿瑟说,“我会立刻推荐你的。”随后麦克阿瑟在晋升报告中将肯尼的名字也加了进去。
华盛顿对此非常惊讶,马歇尔搞不懂艾克尔伯格刚到澳洲屁股还没坐热为什么就要晋升。麦克阿瑟解释说,举荐艾克尔伯格不是因为战功而是军队编制的需要,按规定军长一般由中将出任—人家瓜岛第十四军军长亚历山大帕奇就是少将—而“肯尼将军表现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工作能力”。不管老麦的话有无道理,毕竟都是前线打拼的自己人,马歇尔还是很快批准了两人的晋升,这在战争年代本不算什么大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参战不久的美军军衔普遍比已参战两年多的同行要低,海军的情况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