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月2日,伤愈的尼米兹见到了美国舰队助理参谋长里奇蒙德凯里特纳海军少将。之前金曾向他建议,由特纳出任下一步反攻行动的两栖作战指挥官:“既然特纳已深入参与了南太平洋两栖作战计划的制定,他在这方面应该能够派上大用场。”虽然对特纳并不十分了解,但尼米兹还是遵照金的指示,授权特纳指挥南太平洋的两栖登陆部队。
1885年出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特纳是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1908年的毕业生,成绩在201名学员中排名第五,称得上尼米兹的同门师弟。特纳起初对海军航空兵很感兴趣,并于1927年成为一名“迟到的老哥”,随后在多个海军航空部门任职。但1936年在海军军事学院任职期间,特纳主动放弃了航空专业,他认为这一行当局限性太大,减少了他跻身将军行列的机会。特纳希望能指挥一艘战列舰,却在1938年意外地作为弗莱彻的下属出任了重巡洋舰“阿斯托利亚”号舰长。这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郁郁寡欢。
在美国海军中,特纳绝对属于一个性格鲜明的另类人物。他精力充沛,办事雷厉风行,但绝对称不上正直无私。尽管出场比其他大腕儿稍晚了一些,但特纳几乎参加了美军反攻阶段的所有战役,赢得了“两栖作战大师”的美誉。特纳极其自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经常引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一句名言:“上帝在创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子打碎了。”“恐怖特纳”一方面坚忍不拔、聪明过人,另一方面粗鲁暴躁、刚愎自用、咄咄逼人,喜欢越权干涉与自己不相关的事务,很少有人能驾驭了他—这一点很像哈尔西的参谋长勃朗宁。弗莱彻对特纳非常敬重,他在1940年的一份报告中形容自己的这位下属是“美国海军中最聪明、最强硬的人之一”。不过特纳一向看不起弗莱彻,当他1940年10月离开“阿斯托利亚”号履新时,弗莱彻曾握着他的手说:“好吧,凯里,咱们一直合不来,但你总是给我把船管得很好。”战后的1963年,弗莱彻曾告诉特纳的传记作者乔治戴尔:“任何接替特纳的舰长都非常走运,只要把螺丝稍微拧松一点,就能得到一艘完美的船。”
作为美国海军最负盛名的两栖作战军官,特纳曾屡屡在接令之后以快得不可思议的速度发起进攻,但也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曾如此评价这位声名显赫的将军,“他身上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刚在他成绩册上记下一笔大功,紧接着就要记上一次大过。”当时陆战一师的作战参谋—后来官至海军陆战队上将—梅里尔特文宁中校认为特纳极端自负,“一方面指天发誓坚决要为自己可能犯下的任何错误承担所有责任,一方面断然否认自己曾犯过哪怕一丁点儿错误,他认为自己是一贯正确的”。珍珠港事件之后,特纳曾马后炮般地大放厥词,说自己早就料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会偷袭珍珠港。可惜没人跟他较真儿,凭此言论完全可以追究当时身在华盛顿核心部门的特纳渎职或“知情不报”的责任。实际上金让特纳离开华盛顿另有一层不能言明的原因,暴烈的脾气导致他已无法与陆军的同僚共事。说实话金比特纳也就是地上蹦到席子上,高不到哪里去。
7月3日,金带领自己的一众幕僚神气活现地出现在旧金山。在4日的会议上,金详细传达了之前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的“瞭望塔”计划。同时放言,在完成上述作战任务之后,下一步将以拉包尔为基地沿特鲁克、关岛和塞班岛进攻日本本土。在指出由尼米兹出任第一阶段作战的总指挥后,金指出麦克阿瑟的任务是“阻截敌军在作战区域西方的空中和海上活动”。金强调,如果作战使航空母舰面临过多危险,尼米兹可以命令海军舰队“在任一阶段结束时撤退”。此外在三个阶段作战期间,航母特混舰队司令官将始终保持对两栖部队的直接战术指挥。为防止麦克阿瑟从中作梗,金指出所谓的159度分界线并非“中国长城”那样不可逾越,海军舰队就是越过了该线也不归麦克阿瑟指挥。
尼米兹提出,用“企业”号、“萨拉托加”号和7月初刚刚从大西洋赶来的“黄蜂”号三艘航母组成特混舰队参加第一阶段作战,只留“大黄蜂”号在赤道以北护卫中太平洋。思忖再三的金谨慎地表示同意。首批新建的埃塞克斯级航母1943年夏天才能服役。在此之前,上述4舰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全部航母家底。大西洋上的“独立者”号显然不能适应太平洋上的战斗节奏。再说把航母都调回太平洋,对英国人也不好交代。
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戈姆利中将并未出席本次会议,他受命前往墨尔本修补海军的篱笆,确保麦克阿瑟的合作。以上可以看出,相比日军的纠缠不清,美国人似乎也强不到哪里去,很多精力都花在内耗上了。
会议最后,金提出将刚刚下水的新式战列舰“北卡罗来纳”号从拜伊中将的第一特混舰队调出,充实到以“企业”号为核心的第十六特混舰队中去。这艘排水量44800吨的船是美国一战之后建造的第一艘战列舰,装备9门410毫米主炮。它有27节的航速,基本跟得上航母的节奏。尤其是那些令人生畏的近程高射炮让尼米兹刮目相看。金同时说明,到8月份,将有另两艘这样的船充实进太平洋舰队—“华盛顿”号和“南达科他”号在后来瓜岛最危机时均派上了用场,演绎了一场太平洋战场罕见的战列舰之间的精彩对决。对日本人经常派快速战列舰陪同航母出航,尼米兹一直非常羡慕,他希望看到自己的战列舰如何更好地与航母并肩作战。
第一特混舰队司令官派伊中将和人事局长兰道尔雅各布斯少将同时参加了会议。后者提醒两位上将,弗莱彻晋升海军中将的手续正在办理之中。如有必要,他可以在发布正式通知前请罗斯福总统特批。会议结束之后,特纳连夜飞往珍珠港。
前文提到,盟军在所罗门群岛一带活跃着一支不穿军装的特殊队伍,它就是被称作“斐迪南”、隶属于澳大利亚海军部的众多海岸观察哨,其创始人是澳大利亚海军的埃里克费尔特少校“斐迪南”的名字来源于华特迪士尼的漫画“猛牛斐迪南”,这种体型硕大的斗牛喜欢蹲在树下闻花的香味。“斐迪南”的任务是潜伏各地,及时向盟军提供日军的情报,其配备通讯设备的发报距离可以达到740到1100公里。这样的观察点所罗门群岛共有64个,几乎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在图拉吉对面一个大岛上,这样的海岸观察哨就有六名。最著名的当属澳大利亚派驻该岛的行政官马丁克莱门斯上尉。由于在战争期间表现突出,这位当年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运动员战后获得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颁发的多枚勋章。每一个海岸观察哨都有一组土著居民为其服务。为了更好地获得情报,这个岛上一个叫麦克法郎的观察哨还曾打入日军设营队去当帮工。7月初,克莱门斯向澳大利亚海军部发出重大敌情:日本人正在该岛一个叫隆加的平原地带修建机场,进度惊人。随后美军侦察机证实,克莱门斯的情报是完全准确的。
消息传到华盛顿,立即引起了美军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这个岛上的机场一旦建成投入使用,日军的作战半径将一下子扩大1000公里。从那里起飞的日军战机将威胁到圣埃斯皮里图、埃法特、新喀里多尼亚一线,意味着上述美军基地不久就将饱尝日本人的航空丨炸丨弹,盟军现有防线将受到致命威胁。不但将危及澳大利亚的安全,刚刚制定的“瞭望塔”计划也将被彻底打乱,对此坐视不管显然很不现实。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