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正文)

刚才江中鸟2016、pine_stream等师兄已经猜到了。不错,除了澳大利亚总理柯廷,另一个坚决反对“先欧后亚”战略的人,就是虽然看到了希望却依然在黑暗和煎熬中苦苦挣扎的蒋委员长。蒋介石一开始就坚决反对盟军的“先欧后亚”战略,他在日记中对此有着诸多的描述:“英、美战略思想,以大西洋为主太平洋为从之观念,以及保守为主进取为从之习性,应使之彻底改变,尤其使美国全力注重太平洋解决日本为第一要旨也”,“英、美先解决德国而后对倭之方略错误,应使之彻底改正”。

蒋介石认为,采取这一战略无疑是英国人的主意,美国人上了英国佬的当。会议期间,蒋在日记中如此写道:“英、美皆设先解决德国而后对倭,此为最无常识之军略。英国丘吉尔此次亲访华盛顿,其目的全在要求美国主力集中大西洋而放弃太平洋之决战。而美国政府对此种最大关键,漫无方针,一任英国之玩弄,可谓危极矣。”蒋介石甚至把促使美国改变“先欧后亚”战略作为国民政府最重要的外交工作:“改变美国战略先解决太平洋倭寇之运动,非仅自救亦为救世也,应积极进行,此为我国最要之政策”。

在随后的几年里,重庆政府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连宋美龄都利用自己在美国的强大影响力借出访的机会多次发表演讲。宋美龄在演讲中指出,美英现在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击败日本是次要的事情,首先应该对付的是希特勒,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应该看到,日本是一个强悍的民族,它在各占领区所掌握的战略资源比德国更为丰富。如果听任日本占有这种优势资源,那么时间越久,盟国最后击溃日本的代价必然越大。在旧金山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宋美龄非常艺术而又自然地提到了珍珠港事件中日本对美国的侵略。她说:“美国已经受到了日本的直接攻击,而没有受到德国攻击。德国对于美国的攻击迄今尚限于言论而已”。她强调,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十九世纪墨西哥战争以来美国领土遭到的第一次攻击,借此来煽动美国人的反日情绪。她的言行在美国民众之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引起了高层的警觉。罗斯福担心因此影响到事先已经确定的战略,曾经劝诫政府要员要疏远蒋夫人,并安排她尽快离开美国。

意外的是,陕北延安的**却对“先欧后亚”战略表示赞同,认为它符合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的12月12日,***在写给***的信中对国际战争形势作了估计,他认为,“英美的总方针可能是对日取守,而对德取攻,先集合英、美、苏力量解决德国,然后集合力量解决日本”。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的抗战已从作为美国遏制日本侵略扩张的手段,上升为其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在太平洋及东南亚进攻的重要力量。对于中国人自“九一八事变”以来长达十年的对日抗战以及对“阿卡迪亚”会议确立方针的抵触情绪,一贯对中国抱有同情的罗斯福也必须做出一些表示。马歇尔现在最担心的是中国人因此而退出战争。一旦中国崩溃,整个亚洲都会叛投日本。现在,迁就并稳住蒋介石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头号重点,因为中国人的失败很可能导致日本人迅速抽出大队人马去征服印度,随后就会出现德国和日本在中东某一地点会师的可怕情景。那样在欧亚大陆,俄国人就会被完全孤立,形势将更加不可收拾。

罗斯福提出,在中国成立一个新的战区。在此之前的12月9日,就在重庆政府对德、意、日宣战的同时,蒋介石就向美国提出了建立军事同盟的建议,此举得到了罗斯福的积极响应。12月23日,应罗斯福请求,蒋介石邀请美、英、荷三国军事代表团到重庆,共同商讨建立联合军事机关事宜。在“阿卡迪亚”会议上马歇尔重申,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三分之二的陆军主力,不但使俄国人可以放心地在欧洲与德国人作战,而且使日本在太平洋上无法投入更大的力量。中国能否坚持抗战对于太平洋战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罗斯福对此立即表示赞同。其实这本来就是他的意思,只是借马歇尔的嘴说出来而已,大领导的表达方式就是高明。

经过同重庆政府磋商以后,盟军在远东一个新的战区宣告成立。这一战区的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和法属印度支那、泰国等地。罗斯福知道蒋介石喜欢冠冕堂皇的头衔,因此让他出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事实上当时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都在日军控制之下,除了中国军人,根本没有可供蒋介石指挥的其他盟军部队,这一战区无疑就是原来的中国战场,那一头衔也仅仅是增加了一点国际含义、听起来更加好听而已。

新战区甫一成立矛盾就随之发生。谁都知道那条“神奇的天路”——滇缅公路对于中国抗战的重要意义,蒋介石向负责缅甸防务的韦维尔提出,中国可以派出8万人的部队协助英国人守卫那一地区。但傲慢的英国人认为,他们有能力保卫自己的殖民帝国。蒋委员长热脸贴上了凉屁股,此节后文详叙。

罗斯福和马歇尔认为,当务之急是要保证那条不可或缺的供应线畅通,以便使中国能够获得足够的增援在战争中坚持下来。蒋介石一再要求美国直接派遣军队到中国参战,供给国军更多的飞机和物资。这些要求美国一时自然无法满足,罗斯福只是答应向中国提供更多的贷款,并派约瑟夫�6�1史迪威中将担任这位大元帅的参谋长,他还有一个名义上的头衔是驻华美军总司令。“这样的安排,”罗斯福在致蒋介石的电报中保证,“将使阁下的影响能够在制订各战区进行战争的总战略时充分发挥出来。”

中国终于被作为抗战主力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在此之前,日本曾经多次向重庆政府试探媾和的可能,现在这条路已经被完全堵死。

英国人一贯看不起中国。丘吉尔认为,一支强大的国民党军队会打破亚洲的平衡,使战后的中国不能再回到战前的那种半殖民地状态。诸多迹象表明,在整个大战过程中英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希望在盟军最后取得胜利时,中国仍然是虚弱的,好像一个“等待被营救的少女”。那样中国就会对营救他们的大国充满感激,而英国除了能继续占有香港之外,还能继续保持在远东的强大影响力。

英国对蒋介石不热不冷。但在战后的计划中,美国是将中国当成避免亚洲共产主义化的重要一员来对待的。在关于成立ABDA四国联军司令部的问题上,罗斯福甚至专门致电蒋介石向他进行说明。罗斯福在电报中说,“为确保同心协力和团结一致地打击敌人,需任命一位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统一指挥英、荷、美、澳部队的最高司令官。”按道理在这一区域并没有中国军队参战,此举一定程度上是显示罗斯福对中国的一种态度。罗斯福对中国的重视还具有心理上的意义——它对“影响亚洲人民对联合国家的态度肯定是有帮助的”。

罗斯福对蒋介石的重视和主动示好激怒了丘吉尔,他抗议罗斯福“过高地估计了中国对全面战争所能作出的贡献”。这牵涉到微妙的政治关系和个人感受。丘吉尔发现在美国人心目中,甚至在包括罗斯福这样的上层人物眼里,中国具有异乎寻常的重大意义。丘吉尔认为,美国人有一种评价标准,就是把中国几乎当作一个可以同英帝国不相上下的战斗力量,把中国军队看作是一种可以同俄国军队相提并论的重要因素。在美国,甚至有人专门谱写了针对中国人的歌曲,如《日本人,不要打中国人的主意》、《我们正在寻找一名好伙伴》等等。

(正文)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4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4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