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罗斯福选择的办法是将理查德森撤职,理查德森为他讥笑领导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接替理查德森司令官职务的就是倒霉的赫斯本德.金梅尔海军上将,他也因此荣幸地登上了老酒的“十大玫瑰排行榜”。

作为民主党人的罗斯福还采取了另一项强硬措施,吸收两个著名的共和党人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和弗兰克.诺克斯分别担任重要的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职位。这两个地地道道的强硬分子都认为盟国的胜利对美洲的安全极其重要,美国在支持盟国方面应该比现在走得更远,他们都主张对日本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鼓吹对日本施加更大的经济压力比如全面禁运,要有更积极的军事准备如加速海军扩建,要更大力度地援华,以显示美国决不退出日本想要独占的那一部分太平洋。他们因此被孤立主义者讥讽为“战争吹鼓手”。罗斯福这一人事任命加强了内阁中的“强硬派”力量,并对以后美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正文)

面对欧洲和远东日益严峻的紧张局势,罗斯福决心扩大海军规模以应对与法西斯轴心国之间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对海军有着特殊情感的罗斯福认为,如果战争打起来的话,美国必须具有能在两个大洋同时进行作战的强大海军力量,尽管在大西洋强大的英国海军可以分担很大一部分压力。

1940年7月17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海军上将向国会提交了海军扩大计划的草案即《两洋海军法案》,这个计划旨在使美国舰队具有充分的实力,可以单独应付潜在的敌对海军国家在各处海洋上可能结成的任何联盟。议案要求国会提供40亿美元,计划在5-6年建立一支两洋舰队,使海军的总规模扩大70%以上。此项建议加上先前的一些海军造船议案,使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给美国海军规定的力量差不多增加了一倍以上。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美国人也有点清醒过来了。他们逐渐明白如果不进一步增加防务的话,他们的国家很可能遭受战争的侵害。7月18日,斯塔克的提议在众议院竟然以316:0的结果全票通过。

这一法案预计新增257艘大小船舰,总吨位合计约为132.5万吨。具体包括:18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2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和5艘蒙大拿级战列舰,33艘巡洋舰,115艘驱逐舰,43艘潜艇,15000架飞机以及总吨位约10万吨的各类辅助舰艇,总费用达到惊人的85.5亿美元。如果该计划能够顺利完成的话,到1946年美国将拥有任何强国从未有过的庞大海军。它将由750艘战斗舰艇组成,总共约有376万吨。可惜由于战争提前爆发,这一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整。由于在海战中航空母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战列舰逐渐成为鸡肋,所以后来战列舰的建造数量有所减少,各型航空母舰的数量大大增加。

但远东的局势并不因为美国的这些举措而得到片刻的缓解,步步紧逼的日本很快使出了“夺命三板斧”。第一斧是7月逼迫英国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第二斧就是9月23日强行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最厉害的第三斧就是在9月27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几个侵略者抱起团来威慑美国,要求他们在西半球凉快,不得卷入欧洲和亚洲的战争。

1940年10月4日,罗斯福在内阁会议上非常严重地谈到了德、意、日《三国同盟》签订后美国面临的局势,会议决定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以应对德意日的威胁。据史汀生当天的日记记载,“美国要做点实际的事,让日本明白我们是认真的,我们一点也不怕它”。内阁中的强硬派提出了对日全面禁运的主张。史汀生回忆说:“1919年秋威尔逊总统发怒,禁止对日本出口棉花,也抵制它的生丝,结果日本在两个月内就屈服了,从西伯利亚撤出了它的全部军队,就像挨了鞭子的小狗似的”。史汀生拿1919年的日本来与1940年的日本相类比虽然不尽合适,但也代表了一大部分美国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对于小日本来说,通过经济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屈服。

另外两个军方大腕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是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陆军上将,一个是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海军上将。他们认为尽管与日本的战争很有可能,但是美国还没有在太平洋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里最好是采取守势,尽可能长地拖延时间。美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位于大西洋沿岸,相对于太平洋而言,大西洋对美国更加重要。也就是说不是日本很可爱,而是希特勒更加让人讨厌。他们提出就目前而言,对希特勒的战争和支持英国比对付日本更重要。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先欧后亚”战略。开这会的时候总统的选举还没出结果。在这关键时候他只能支持马歇尔和斯塔克,尽管他心里可能更倾向于史汀生和诺克斯。罗斯福与赫尔及一帮重臣经过多次商量后,决定了美国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避免在太平洋发生公开斗争,以便集中全力援助英国和加强自身。

二、对日本继续施加经济压力,援助中国,但不把日本逼到要求战争的地步。

三、让日本了解美国在太平洋是强大的,而且正在加强总的力量。

四、不承诺不使用武力,但是和谈的大门随时敞开。

根据以上原则,美国对德、意、日轴心的威胁做出以下的对策:第一宣布增加陆军兵员;第二增加军用飞机生产;第三成立军用物质生产专门组织机构;第四为了避免国会阻挠决定更充分使用非常时期的总统权力。

除了对日禁运废钢铁和对华提供2500万美元的贷款之外,1940年11月30日,美国再次宣布增加对华援助款项1亿美元。同时增派一批军舰和飞机到菲律宾,以加强那里的防卫力量。相比夏威夷的珍珠港而言这里才是真正的前线。用罗斯福的话来说,易攻难守的菲律宾就是美国的“阿喀琉斯之踵”。

同年底,罗斯福同意组织空军志愿队到华作战。美国开始逐渐向蒋介石政府派遣飞行员自愿者,到中国训练中国飞行员并参加战斗。这些志愿者由美国空军退役陆军上尉、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指挥,这支飞行队就是著名的“飞虎队”。美国同时派出军事代表团到华研究军事援助问题。为了加强中国的抗战,美国也开始积极促进国共合作。在南洋地区,,美国还开始与英国和荷兰政府官员共同探讨如果日本实施南进战略时的联合防卫计划。

其实别说临阵磨枪的美国,就连蓄谋已久的日本此时也并没有完全做好扩大战争的准备。双方都要为可能爆发的大战争取时间。既然如此,那就先象征性地进行一下外交斡旋吧。

啰嗦冗长足以让人郁闷得吐血数升的美日会谈就此拉开序幕。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1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