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战盟军的领袖,我们有必要花点功夫介绍一下这位身残志坚的美国总统。他的全名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年1月30日出生在纽约,其父詹姆斯.罗斯福当时已经54岁,相比于山本五十六父亲生山本时的56岁仅仅小了两岁。这从侧面也说明年龄大的男人生出来的孩子并不一定弱智,60后或者70后据此可以考虑去生二胎了,就是生个省长或中将也行。詹姆斯曾经是美国外交界和商业界的风云人物。其母萨拉.德拉诺是出身上层社会且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比丈夫小了整整26岁。在母亲实施启蒙教育之后,罗斯福开始随家庭教师学习拉丁语、法语、德语、书法、算术和欧洲历史。5岁时,他跟随父亲见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克利夫兰曾给过这个小孩儿一个奇怪的祝愿:“祈求上帝,永远不要让你去当美国总统。”大人物的话总是充满玄机,让人懵懵懂懂且回味无穷。后来罗斯福不但当了总统,还一连干了四届,在美国历史上也是唯一的。
1896年,罗斯福被送入号称“政治家摇篮”的格罗顿学校。青年罗斯福酷爱运动,网球、高尔夫球、骑马、帆船都是高手。他的中学成绩也堪称优良,喜欢辩论,可以说在那时已经具备了作为政治家的这一基本素质。
罗斯福对海军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十五岁生日那天,他就接到了当时任美国总统的堂叔大罗斯福寄来的生日礼物,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的《海权论》。中学毕业后他就曾想进入当时世界三大海军名校之一的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希望自己将来当一名海军军官。这一想法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罗斯福最终选择了屈服,他于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
这一年,他72岁的父亲去世,给罗斯福留下了12万美元的存款。其母也从外祖父那里继承了一笔高达130万美元的遗产。这笔钱现在看来可能并不算很多,但在当时不啻为一笔巨款。丰厚的遗产可以保证罗斯福衣食无忧,放心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从大学时代开始罗斯福就开始热衷于社会活动,此举也导致他大学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后来事实证明,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往往会成为科学家,倒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政治家或老板。
1904年,罗斯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第二年的3月他与埃莉诺喜结连理。埃莉诺是当时美国总统老罗斯福的侄女,所以说罗斯福和表妹联姻也属于违规的近亲结婚。老罗斯福总统亲自参加了侄女的结婚典礼,使得婚礼更加热闹和受人关注。富兰克林发现,大多数到来的宾客并非冲着新婚夫妇而来,他们参加婚礼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见到总统。从那时起小罗斯福就下定了从政的决心。1907年罗斯福从法学院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律师达十年之久。
1910年罗斯福以民主党人的身份开始涉足政界。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身为共和党人的总统堂叔时,遭到了老罗斯福的怒声叱骂。但小罗斯福并没有改变前进方向。他最终幸运地当选了纽约市参议员。
1913年,罗斯福被威尔逊总统任命为海军助理部长,期间参加了著名的华盛顿会议。在长达七年的任期内他表现出色,提出了“建立强大而有作战能力海军”的主张。一战之后的1919年,罗斯福为威尔逊的国际联盟计划奔走游说,结果导致1920年作为考克斯的竞选伙伴参加副总统竞选失败。看来罗斯福就是当总统的命,但失败并不能掩盖其作为政治新星的璀璨光芒。再说了,美国副总统的任务除了等总统出事之外,平时也没什么可干的。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诚哉斯言,就在一起看起来还顺利的时候,灾难已经悄悄降临。1921年8月,罗斯福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之后,大汗淋漓的罗斯福跳进冰冷的海水沐浴,并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在康复期间,罗斯福大量阅读书籍,其中不少是传记和历史著作,却几乎没有经济学或哲学著作。
1928年罗斯福重返政界,参加州长竞选险胜出任纽约州州长,并于1930年成功连任。州长的任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从政经验。
1929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1932年的美国总统竞选是在严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罗斯福在1932年11月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提出了实行“新政”和振兴经济的纲领。政敌们常利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这是罗斯福终生都不得不与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在告诉大家,“你们需要的是一个政治家,而不一定是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他的工作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罗斯福第一个任期内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问题。对于举世闻名的“罗斯福新政”,几本书都写不完,也不是咱们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说一下结果,那就是罗斯福新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第一个任期终了的1936年,面对国民收入50%的增幅,罗斯福娓娓动听地描述道:“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因此,罗斯福在1936年再次当选总统可谓是水到渠成。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欧亚政治中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罗斯福以极大的兴趣注视着这些事态的发展。在远东,日本军方领导人掌控了政府,他们的目标是要让日本成为亚洲的领导者。在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成为政府的首脑,另一个法西斯分子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夺取了西班牙的政权。而更为严重的是,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在德国的力量日益强大。罗斯福比其他西方领导人更早地明白,这些新的领导人代表着什么样的威胁。在写给驻法国大使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说:“没有人明白,在你我有生之年,欧洲局势之黑暗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对外政策上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苏联的关系。1917年布尔什维克掌权后美国就拒绝承认莫斯科政府。然而罗斯福认为,一旦欧亚局势日益紧张而引发战争的话,苏联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盟友。基于此罗斯福上台不久美国就正式承认了苏联政府。之后尽管由于两国缺乏互信而在很多问题上发生争执,两国的关系也越来越糟糕,以至于美国驻苏联大使多次敦促罗斯福断绝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但罗斯福并没有那么做。罗斯福认为继续保持两国关系能够在紧急时刻起到好的作用。而这紧急时刻——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多少年就发生了,看来罗斯福是对的。
罗斯福的外交思想源于他最钦佩的两位总统。他的堂叔西奥多.罗斯福教给他如何捍卫民族利益,达到权力制衡。伍德罗.威尔逊教给他“国际秩序是建立在共同维护和平的基础上的”。在这一时期,罗斯福政府开始在南北美洲大力推行“睦邻政策”。此举使西半球基本成了美国的后花园,也为美国之后毫无后顾之忧地全力投入二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