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3 “柳暗花明”
好事多磨。在多次看似山穷水尽的磨砺之后,局势终于戏剧性地渐趋柳暗花明。在陆军一阵阵“不要错过公共汽车”的叫嚣声中,德、意、日三国同盟再次进入快车道。“九一八事变”之后大闹国际联盟会场宣布日本退出国联的“国民英雄”松冈洋右再次披挂上阵、闪亮登场。
早在一个月之前的1940年7月,松冈洋右就接到了尚未出山的近卫文麿发来的出任新内阁外务大臣的邀请,松冈闻言是心中窃喜。但老奸巨猾的松冈并没有立即答应,他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地提出,应邀出山辅佐近卫的必要条件是必须赋予其“拥有外交政策的决策权和自主权”,这一明显过分的要求竟然得到了近卫的认可。从那一刻起,松冈这个太平洋战争前夜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外交官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被他自诩为“我行我素”的独立外交。
关于近卫对松冈的人事任命,包括内大臣木户幸一在内的诸多高层人士都不赞同,连天皇都几次劝近卫要慎重考虑。裕仁曾就起用松冈询问前来晋谒的近卫首相:“起用松冈可能会陷入极大的困境和黑暗之中,你有这种思想准备吗?”天皇的话表示了对前景的忧虑。近卫又一次在需要慎重的时候做出了鲁莽冲动的决定,固执地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在近卫眼里,松冈一贯标榜的排斥英美传统势力可谓与自己是“臭味相投”。
在那些反对者眼中,松冈性格怪癖,喜欢故弄玄虚,虽然足智多谋但浮夸外露,好冒险,办事凭直觉。他的想象力丰富,经常说一些与自己内心相反的话,弄得大家是一头雾水。他一再向同僚们保证他是亲美的,但提到美国却深恶痛绝。他自称不相信德国,却不断向希特勒献媚。他标榜反对军国主义,行动起来却比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还激进。无怪乎有人称他是一位神经不正常的“智力体操运动员”。他可以和希特勒称兄道弟,他可以和斯大林勾肩搭背告诉他“对于共产主义我比你知道的多”,还可以跟罗马教皇谈论基督教教义号称自己是纯粹的基督徒。很多人认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特殊历史时期,让疯疯癫癫的松冈出任外务大臣只能把事情越搞越糟。
松冈可不这么看。在对外事务中松冈自信地认为,他既能充分利用两个轴心国达到日本的目的,又不致对它们承担过多的义务。他告诉日本驻英国大使重光葵,“意大利今后将从属于德国,但是日本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却能保持独立”。松冈认为日本应当利用德国在欧洲所向披靡的有利时机对法国、荷兰、葡萄牙在远东的殖民地发动突然袭击并占领之,这样做可以最少地冒卷入战争的风险,同时获得最大的利益。松冈还认为,英国很快将被希特勒打垮,届时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也将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在松冈眼里,如果日本站在德意一方进行积极的干涉和威胁,就可以阻止美国去帮助英国,这也正是日本的价值所在。
1880年3月,松冈洋右出生在被誉为“日本右翼政治家摇篮”的山口县。他的家庭因做过一段海上贸易曾经一度富有。但后来由于父亲投资失败欠下了巨额债务,哥哥又挥霍无度导致家道中落。1893年,年仅13岁的松冈被迫去美国西海岸投靠他做生意的叔叔。可惜遇人不淑,一句英语都不会的小松冈刚到美国就被叔父狠心地扔在了海岸上,要他自谋生路。
虽然诅咒一个小孩子很残忍,但是如果松冈就此消失的话对于人类来说未必是件坏事。也是松冈命不该绝,举目有亲却不认的他被当地一家好心的美国人收养,他们还给松冈起了个英文名字叫弗兰克。松冈先是住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后来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在尔后的成长岁月里,松冈发奋自强,刻苦读书。他坚持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为了赚到学费他在餐厅洗过盘子,在农场种过地,还当过铁路工和管道工,还临时做过富人家的仆人。他甚至兼职去当主持婚礼的司仪,松冈绝佳的口才可能也就是当司仪时练就的。尽管在美国曾经受到种族和社会歧视,但松冈仍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从俄勒冈州大学毕业,拿到了法学学位。这种曲折艰苦的成长经历,倒是练就了松冈超乎常人的坚韧毅力与求生技能,使他成为极力推动日本对外侵略的“国民英雄”。鉴于后来他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所作所为,讨厌他的美国人给他起了一个“俄勒冈僮仆”的蔑称。
由于母亲病重,1902年22岁的松冈回到日本,他在美国生活了整整九年。虽然接受了近乎完整的西方教育,奇怪的是松冈依然尊崇天皇,对西方充满了敌视。回到日本的松冈曾对自己的朋友说:“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不要被美国人轻视。当你和一个美国人在楼道里相遇时,美国人不会因为你向他鞠躬并礼貌相让而感谢你,他其实会鄙视你,认为你太容易对付了。如果你朝他脸上来上一拳,他才会尊重你,才会认为你和他地位是平等的。”
与向来过分养尊处优的近卫相反,松冈每一步前进都经历了无数的艰辛。近卫吃美食泡小妞,习惯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松冈最喜欢的不是女人而是美酒。1904年,松冈参加了外务省组织的外交官资格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当时是130人中录取7人)。从这时起,松冈洋右就开始频频活跃在日本的外交领域。
松冈有着天生的倾诉欲望,说起话来是口若悬河,仿佛前三辈子都是哑巴一般。他珍惜每一次能够发言的机会,然后只管喋喋不休地大放厥词,根本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听没有听、听不听得懂,更不允许别人插嘴或打断。在松冈眼里,你如果意见和他一致的话你就是对的,如果不一致那你肯定是错的。如果将近卫文麿比喻做哈姆雷特的话,那松冈就是一个东方还健在的堂吉诃德。他的口若悬河为他赢得了“五万言先生”的光荣称号。松冈冗长的讲话往往再结束时会获得雷鸣般的掌声。——很多时候的原因是大家认为,“终于讲完了,可以不受折磨了”,就像老酒听领导讲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