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红花唱完了戏,轮到绿叶出场。美、英、日三强主力舰比例刚刚搞定,法国和意大利又开始漫天要起价来,要求拥有超过日本标准的35万吨主力舰。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总算是打了个对折,17.5万吨。

摆平了主力舰,海军五强又在限制潜艇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英国最忌怕别人的潜艇,英伦三岛所需的大量物资全靠海外供应,仅粮食一项就有超过60%依靠进口,保证海运的畅通极为重要。一战期间神出鬼没的德国潜艇已经成为英国人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因此英国主张完全禁止潜艇。法国人针锋相对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议,声称如果不准海军弱国使用潜艇,就等于是把它们交给海军强国任意宰割,提出根本不应对潜艇作任何限制。

一方要求完全限制,一方要求全部放开,简直是南辕北辙,于是双方再度开吵。最怕法国独霸欧洲的英国代表气势汹汹地说:“英国决不能允许拥有80万陆军的法国再拥有头等的潜艇舰队!”法国代表反将一军:“如果英国愿意取消主力舰,那法国就同意立即取消潜艇。”这话基本相当于“你如果保证不吃饭,我绝对保证不吃肉”。

英国代表立即回击:“基地遍布世界各地的法国如果再拥有大量的潜艇,那对英国的威胁可能要比德国对英国的威胁大许多倍。”法国代表反唇相讥:“英国建造主力舰想必是为了打捞沙丁鱼?那么,何不让可怜的法国也造几艘潜艇来研究研究海底植物呢?”美国见英、法的“潜艇战”陷入僵局,赶紧出来打圆场。但是由于双方分歧太大,限制潜艇问题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最后只好暂时搁置。

经过近三个月的明争暗斗,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五国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海军条约》。条约规定:

美、英、日、法、意主力舰吨位比例为10:10:6:3.5:3.5的比例。

各国航空母舰吨位总量的限制是:英、美135000吨,日本81000吨,法、意各为6万吨。

缔约各国不得建造排水量超过35000吨的主力舰、排水量超过27000吨的航空母舰、排水量超过 1万吨的巡洋舰及其他舰艇。

主力舰主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舰空母舰、巡洋舰及其他舰艇不得超过203毫米。

在西太平洋特定区域,美、英、日不能修建新的海军基地。

条约最后强调:10年内缔约国不得动工建造新的主力舰。这就是史称的“海军十年假期”。

《五国条约》使得美国在未来和日本的战争中只能以夏威夷作为基地,在西太平洋向日本发起进攻变得十分困难。日本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但显然也没有力量对美国进行跨洋攻击。随后签订的《四国条约》预先防止了英美海军成为日本的对立面,这两个条约一道让日本海军成了远东水域的主宰者,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原敬被刺杀后,他的继任者是高桥是清。高桥内阁批准缔结了华盛顿裁军协议。不过相比原敬而言,高桥的结局也好不了多少。曾多次出任大藏大臣的高桥由于竭力抑制军费开支引起军方的不满,在1935年的“二二六”事件中被杀。此乃后话,将在后节中详细论述。

华盛顿会议美国坐镇主场,可谓取得的了一次胜利。日本原来要求的比例在美、英的压力下只得屈从,肯定不那么舒服。英国也是失意者之一,它被迫承认了美国与英国海军实力的平等地位,原来的海军老大变成了并列第一。可以说,华盛顿会议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收获还远不止于此。除了《五国协议》之外,会议上还签署了其他两个协议,分别称作《四国条约》和《九国条约》。

《四国条约》由美、英、日、法四国于1921年12月13日签署。这一条约的关键点在于拆散了自日俄战争开始之前就签订的《英日联盟》。对于日本来说,原来的“哥俩好”变成了“四季发财”,日本人吃了一个说都没法说出来的哑巴亏。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在名义上似乎朋友多了,但是真正盟友英国的疏远导致日本随后在国际上逐渐陷入更加孤立的不利局面。

《九国条约》由与会国于1922年2月6日签署。其实质是确认各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在美、英斡旋下,中日两国就山东问题于1922年2月4日在会外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在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既得利益前提下恢复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军撤出山东,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否定了日本在一战时所取得的在华优越地位。这样在巴黎没办成的事,美国在家门口办成了。

事实上就国力而言,日本接受3:5:5的比例属于比较现实的选择,日本政府包括军界一些头脑还算清醒的人士均持此观点。自1920年实施建造“八八舰队”计划以来,经济尚不发达的日本已暴露出国力难以承受的迹象。仅1921年度政府拨给海军的费用就占国家总预算的三分之一。如果再加上陆军的费用,总军费开支达到了国家预算的六成以上。日本代表团成员堀悌吉认为,这一比例无论是从国际角度还是从国内经济角度上来说,对日本都是合适的。

这一比较现实的选择却遭到日本海军内部强硬派的激烈反对。以海军首席顾问身份列席华盛顿会议的小加藤在会议期间就与大加藤有过无数次激烈的争吵,有时候大小两加藤的辩论甚至通宵达旦。大加藤曾经回忆说,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他不时悄悄地留心小加藤所住的房间,——他担心情绪激动的小加藤想不开自杀。后来的历史证明,如果小加藤自杀了对于日本倒真是一件大大的幸事。

在签署协议那一天,痛苦万分的小加藤泣不成声,高声呼喊:“对美国的战争从今天开始,日本一定要对此进行报复!”

即使回到国内,小加藤在见到东乡平八郞海军元帅时又禁不住失声痛哭。他沮丧地向元帅道歉,为自己没有完成70%的比例而羞愧难当。此时东乡应该还属于“条约派”,60%之所以能够被接受是因为大加藤事先得到了东乡的支持。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小加藤,东乡安慰道:“该条约没有限制演习,对吧?”

小加藤回国后发表了坚决反对会议决议的观点,得到了海军中众多少壮派军官的支持。很多日本年轻军官认为,一战期间英国把日本当做忠实的看门狗对待,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很快抛弃日本投入了美国的怀抱,简直是猪狗不如,美英那就是狼狈为奸。在他们的心目中,仇恨英美的情绪在不断滋生、蔓延。

太平洋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梅煮酒197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太平洋战争第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