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覩当时之盛.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共10卷,内分86目,琳琅满目,对北宋末期的城市规模、街巷景色、集市庙会、市井风俗以及岁时典礼、食品杂项等城市生活的细节,均娓娓道来,毫发毕现.看孟元老的书,肯定让人顿起身临其境的感受,宋朝街市上的商店与行人,各色酒店里送菜服务员数十道菜碟在双手的绝技,相国寺前万头撺动交易的宏大场景,民间消防队救火的细节,公主出嫁、平民娶媳妇的完整过程,等等.此外,对于好多流传至今的节日,如阴历四月八号佛诞日(佛诞日南北不同)、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除夕、元宵等等,都一五一十地描写传神,让人产生亲临其景的感受.历历在目,丝丝入扣.

为免画蛇添足,笔者没有再对孟元老的原文进行译释,确实也没有任何必要.《梦华录》属于古汉语,但其中林林总总的吃食、杂技、店铺、人名,等等,现在人一看皆明,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评析.

开封,七朝古都,早在战国时期,魏国就定都于此.五代时期,梁、晋、周均以此为京城.赵匡胤建立宋朝,踌躇再三,仍以此为都.特别可叹的是,掳掠徽钦二帝的金朝女真人,建国后腐化得很快,后被蒙古人侵逼,也从中都(今北京)迁都于此.

十一世纪的东京汴梁,是当时中原王朝、也是整个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最繁荣的城市.同时,还是最具现代意义的城市.宋朝之前,王朝的京城皆是坊市分离,即居住区和交易区清楚划界,功能泾渭分明.北宋的东京,基本同现在城市一样,住宅和商店错落交来,临街店面生意兴隆,人来人往,商业气氛十分浓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后期,东京汴梁的城市人口已经有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五十万人口之巨,这个数目在当时的世界诚为"骇人听闻"的数字,与之相比,在亚洲,当时倭国和高丽的首都也就只能容纳二十万人左右,西亚的巴格达是一处大贸易转运中心,不过三十万人,至于欧洲,当时根本没有超过十万人的城市(北美更甭提),印第安人的各种神庙虽然壮观,城市小得可怜.

所有,笔者虚构一个人物"赫连博",借助孟元老的《东京繁华录》,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下当时的梦幻之城东京汴梁.

东京汴梁的陷落

宋朝与金国相约灭辽国,不仅大便宜未得,还暴露出自己军队低下的战斗力.金太宗审时度势,于1125年深秋下达诏令,整合军队,开始了对宋朝的全面进攻.金军两路攻宋,完颜宗翰(粘罕)为左副元师,攻太原;完颜宗望(斡离不)为右副元 师,攻燕京,最后的目的地,一齐指向宋朝都城东京汴梁.

金军猛开始,一向骄傲自负的大公公童贯显出没老二的真本色,嗷得一声就逃,直窜东京.早就首鼠两端的辽朝降宋将领郭药师深恨宋朝对他不够好,他抓住宋朝的燕山知府蔡靖,连同燕京城一起作为"见面礼",向金国投降.这位郭药师是渤海铁州人,辽朝末年,契丹人将亡国之时,招募辽东因女真人进攻而流离失所的汉人饥民,"使之报怨于女真",组成"怨军",郭药师就被委任为这支部队的头头.后来,"怨军"又改称为"常胜军".依理讲,郭药师与女真人有阶级仇和民族恨.降宋之后,宋徽宗亲自在京城接待他,"礼遇甚厚,赐以甲第姬妾",数次在内宫宴饮.郭药师本人,很会演戏,宋徽宗让他捉辽朝天祚帝"以绝燕人之望",老郭涕泣拒绝,表示不忍心追逐昔日"故主".这一表演,宋徽宗"以之为忠",更信任这位降将,解自己身上珠袍并两个大金盆一并赐予郭药师.不久,宋廷又超拜其为太尉.郭药师凭借宋朝赏赐,筹兵至三十万众.宋徽宗听说郭药师一军不改服色,仍旧左袵(汉人右袵),便派童贯大公公以巡边为名,"阴察其去就,不然,则挟之偕来".童公公到达,郭药师纳头便拜,称之为父.大公公感动,说郭老您官位与我一样是太尉,干吗行如此大礼.郭药师一脸忠贞:"您就是我再生老父,别的我一无所知."而后,郭药师又向童贯演示阵法,喜得大公公眉飞色舞,早已忘记徽宗皇帝让他见机行事把郭药师裹胁回京的诏旨.

待金军大至,郭药师手中虽有精兵数十万,立即敛手投降迎拜,并充当先锋向导,向东京杀来.而后,两次攻宋,郭药师均为金军得力鹰犬.

金军攻太原不下,宋朝军民在张孝纯带领下拼死防守.完颜宗翰边围城,边分出一只兵马仍旧东进.

宋朝忽闻金兵大至,上下乱成一团.徽宗皇帝首先想到的,一是跑,二是和.于是,他匆忙派大臣李邺万分火急往金营讲和.这位李爷回来后,以自己亲眼所见,在朝堂上大讲金军的强盛:"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狼,下水如獭,其势如泰山",夸完对方之后,他得出结论:"中国(宋朝)如累卵",鲜明生动,比喻恰当,一下子获得"六如给事"之事,把开封军民气得够呛.

公元1125年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又惊又吓得了半身不遂的宋徽宗把帝位内禅给太子赵桓,自称太上皇,宋钦宗继位,改元靖康.靖康之意,希望国家安定大吉."太上皇",当年也才四十四岁,盛壮之年,又惊又吓,这才不得已内禅退位.

转眼到了1126年.宋钦宗继位,心急火燎,严令宋将死守黄河一线.但是,宋将梁方平等人皆是十足酒囊饭袋,金人还未近前,皆望风而逃,大股大股的金军五天内竟全部安全渡过黄河天险.

在李纲等人的坚决要求下,宋钦宗下诏"亲征".同时,宋徽宗一行却脚底抹油,往江南方向逃窜.

李纲虽是文臣,临危受命,在东京城外同外布布防,最终凭借坚境况厚城,致使金军死伤万余,也不能破城.完颜宗望等金军将师知道不能攻入汴梁,就遣使讲和.心中没底的宋钦宗看见和约就如同溺水之人看见一根稻草,马上抱住,照单全收:钦宗称金太宗为伯父,原燕云一带的汉人皆归金国,宋朝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予金国,并向金军纳共计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的军费.不仅钦宗主和,朝中大臣多是怕死之人,宰相李邦彦坚持支持和议,中书侍郎王孝迪为了凑齐金银孝敬金军,在朝中一个劲儿吓唬臣僚,倘若不给金银不讲和,金军攻入东京后,"男子杀尽,妇女掳尽,宫室焚尽,金银取尽".在这种"大形势"下,宋钦宗派宰相张邦昌为计议使,并遣自己的异母弟弟康王赵构为质,到金营议定和约.

此时,不仅李纲在京城四周严密布防,四边勤王兵马陆续而至,特别是西北名将种师道、姚平仲相继率劲卒赶至,他们皆主张不与金人讲和.种、姚二人及其手下的西北精兵,一直与西夏交仗,故而做战经验丰富,比起京城禁兵,见过大场面和真敌人.

姚平仲首先布置奇袭,想夜中劫营,不料,城内的宋朝主和派故意把消息泄露给金人,偷营失败.金军统师完颜宗望大怒,派人斥问宋朝为何失信.钦宗皇帝又怕,下诏罢免李纲和种师道的职务,谢罪之余,马上完成了三镇的交割条约签字仪式.东京城内,民众沸腾,百姓冲击各处宫门,太学生陈东率数万人诣阙上书,要求重新复用李纲等人,并指斥"六贼"祸国,罪不容诛.

城外的金人得了三镇和无数金银,见来援宋军日渐增多,怕夜长梦多,见好就收,便收兵而去.汴京被围一个多月,终于暂时逃过一劫.

趁京中百姓闹事,宋钦宗本人又恨父皇徽宗左右的一帮奸侫之臣(特别是好几个人一直想动摇自己的太子之位),便下诏先处理了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等人,不久,钦宗又下诏远流蔡京,处决了蔡攸兄弟.

宋钦宗上述举动,一方面是平民愤,一方面是报私怨.宋徽宗东南之行,逃跑路上,群臣从行的越来越多,大多是他当国时的宠臣.特别是蔡京和朱勔,二人在江南经营数年,根深蔓广,完全可以拥宋徽宗以江南自成一国.宋钦宗很气愤,针锋相对,连下数道诏旨以抵销父亲徽宗皇帝在当地自颁的"圣旨".各地官员望风乘旨,开始慢待宋徽宗这位"退休"皇帝. 徽宗皇帝本来在江南民间因多年"花石纳"就没给人留下好印象,一行人沿途又大肆猛扰百姓,处处怨声载道,民变一触即发.最让徽宗皇帝及其左右揪心的,是童贯带来的数万"胜捷军",这些人基本都是西北人,他们大老远背井离家跑到江南,都不想再走,郁郁思乱.徽宗皇帝当然知道从前江都的隋炀帝是因何而死,天天心惊肉跳,不得已,只得率众人向回转.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赫连勃勃大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第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