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心理关羽

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生活是正着来活,却要倒着去理解。如果你能够倒着理解历史,那么你正着的生活一定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作者题记

“关羽是不可能投降的!”说话的是郭嘉,字奉孝,曹操帐下首屈一指的谋士。

心理学家忍不住赞扬了一声。这个结论和他的推断完全一致。

(这是个刚出道的心理学家,博览群书,热爱观察,勤于思考,经常会发表议论。我们必须很快适应他跨越时空在关羽故事中的不时出现。)

郭嘉说这话的时候,曹操刚刚把刘备打得落荒而逃,不知去向。关羽因为保护刘备的家小被曹操大军团团围住。曹操素来爱惜人才,不忍心关羽就此战死,想派人劝降,收归己用。

郭嘉给出的理由是,关羽是个忠义之士,所以不会投降。

可为什么忠义之士就不会投降呢?难道随便给人贴上个“忠义”或“奸诈”的标签,就可以让这个人按此行事,从无逾越?!显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心理学家矜持地一笑。这个理由可以让曹操和他的部下首肯,但并不能让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满意。

真正的原因应该用“承诺――一致”原理来分析。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以各种方式许下承诺后,总是想保持言行一致的,其行为就自然而然会按照承诺去执行(除非有一种外在的巨大阻力阻止他这样做),而行动又会进一步强化了原先的承诺。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强化。人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出自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为,自相矛盾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不良的品性。如果一个人的信仰、言辞、行为前后不一致,这个人就会被看作优柔寡断、头脑混乱、两面三刀。在我们的社会共识中,这样的人显然是不被认同的。一个不被社会认同的人,势必会被社会唾弃。一旦被整个社会唾弃,人的生存就没法保障,更不用谈什么发展了。

承诺对承诺者的束缚强度与承诺的公开程度是正相关的。承诺越公开化,知道的人越多,其束缚力就越强,承诺者就会越难摆脱承诺的约束。

十几年前,关羽有过一次承诺。这次承诺在三国中非常有名,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和关羽一起参与承诺的还有另外两个人,一个叫刘备,一个叫张飞。这三个人风云际会,一见如故,想一起建功立业,就在张飞家的桃园中,准备了乌牛白马,一应祭礼用品,焚香对天盟誓说:“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承诺给关羽界定了而他这一生中最主要的社会角色——做一个忠义之士。忠义这两个字就像两条大绳栓住了关羽。纵观关羽这一生行事,非忠即义,断然不会偏离这两个字。

桃园三结义名闻天下,知道这个承诺的人太多了。如果三人中有任何一个出尔反尔,势必被天下人唾弃。刘关张严格按照这个承诺,言行一致,形影不离,也有十好几年了,在思维、行动上都形成了惯性定式。虽说这些年来,刘备居无定所,四处奔走,也不时转换主子。但不管刘备投靠谁,关羽从来没离开过刘备自立。所以说,关羽可以跟着刘备投降别人,但不会背弃刘备去投降别人。而且这一次,三兄弟是被曹操击败,刘张在乱军中不知去向,你说,关羽能背叛刘备而投降敌人曹操吗?

所以说,并不是说关羽是个忠义之士就不会投降,而是承诺束缚住他的手脚,让他必须保持言行一致,不能或不敢投降。

也许有不服气的就说了,“承诺――一致”原理真的有那么大威力吗?是不是关羽是个特殊的个例,承诺对他特别有约束力,其他人并非如此。

心理学家想起了西汉开国三杰之一韩信的故事。

韩信曾经有多次机会,可以背汉自立,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韩信攻克齐国,刘邦却被项羽死死围住,急令韩信发兵解围。此时,项羽就派人来说韩信,劝他自立门户,以成项刘韩三国鼎立之势,常保富贵。这个时候,韩信是决定楚汉相争最终结果的关键力量。韩信助汉,则汉胜。若韩信帮楚,则楚胜。若韩信两不想帮,则楚汉为蚌鹤,韩信为渔翁。主动权一切都掌控在韩信之手。韩信没有同意。

韩信帐下的谋士蒯彻则用另一种更具说服力的方式劝说:“我早年曾经遇见异人,蒙他传授神相之术。我连日来给你看面相,从正面看呢,最多不过封侯,但如果从背后看呢,则贵不可言。”蒯彻话中有话,“背”字一语双关,即指“后背”,又喻“背汉”。韩信还是没有同意。

时移机逝,韩信最终没有逃脱“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还连带三族被灭。

我们从历史的这一头往回看,如果韩信背汉自立,天下归属确实尚未可知。虽然韩信未必就能取代刘邦为天下之主,但至少也能有一番作为,就算难逃一死,也可以死得轰轰烈烈,不至于窝窝囊囊束手待毙于未央宫吕后之手。

但韩信为什么就是不背叛刘邦呢?

答案还是要归结到“承诺――一致”原理。

当初韩信在项羽手下不受重视,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计不从。但刘邦却筑坛拜他为大将,节制三军,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韩信感其知遇之恩,拜谢说:“臣闻国不可从外而治,军不可从中而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鈇钺之威,敢不尽竭驽骀,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哉?”

这段话,就是韩信当面对刘邦许下的承诺。在这个承诺中,韩信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他把自己定位为“臣”,把刘邦视为“陛下”。第二,他要鞠躬尽瘁,竭尽全力以报效刘邦的知遇之恩。

这两层含义的承诺明确界定了两者之间的地位关系,以及韩信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正是“承诺――一致”的内在要求,束缚了韩信的选择。韩信在临死之前的哀叹:“吾悔不停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有力地说明了承诺对韩信的约束是何等之重,他内心又是何等的挣扎!

心理学家想,如果韩信的例子还不足以说服,那么我把时间拉回来,再举个曹操的例子。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军政大权一手掌控,皇帝已成傀儡,为什么不敢戳破最后这层薄薄的窗户纸,篡汉自立?

也是“承诺――一致”在曹操的内心起作用。当然,曹操并没有对汉献帝发誓承诺,永不篡位。但承诺并不一定完全是用语言完成的。

有些承诺是不需要语言来特别说明约定的,是一种内化的自然附随的心照不宣。在封建官僚体制中,一个人能否当官能当多大的官,取决于对组织的最高领导人――皇帝的忠诚程度和对组织的贡献程度。而且,后者(对组织的贡献程度)往往不是占主要地位的。所以,当一个人的官阶升得越高,其内化的承诺就是要对皇帝越忠诚。组织内外的舆论对这一点的期望值也是如此,水涨船高。

君主对臣下的擢升、赏赐、优遇,其实是对臣下效忠承诺的不断强化。当然,就臣下而言,这种承诺是被迫的。曹操已经位极人臣,封号“魏王”,社会舆论对他的忠诚要求也就达到了极端。曹操心里对这种承诺的束缚力当然是不情愿的,但他仔细掂量了一番,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弄不好物极趋反,天怒人怨,鸡飞蛋打。

孙权上表要曹操称帝,曹操知道他不安好心,大笑说:“这儿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也纷纷劝他称帝。他们的理由是:汉室式微,天下乃有德者居之。曹操称帝,是顺应天命。但曹操的苦衷和无奈他们没法体会。曹操说:“算了吧,如果天命真在我们家,我就当周文王吧。”

周文王姬昌打下基础,却让儿子姬发伐纣兴周,是为周武王。曹操的意思是他自己就算了,让儿子称帝。

后人有一首诗,专门写曹操的这一番心路历程,颇为传神:

“奸雄曹操立功勋,久欲临朝废汉君。

只恐万年人吐骂,故言吾愿学周文。”

曹操怕挨骂,这骂声就是承诺表现在外的一种束缚力或阻力。

所以,即便是奸雄如曹操之辈,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违背“承诺――一致”原理,其威力足可见一斑。

可是,有人还是会说,这世上也不到处是背信弃义之人吗?很多这样反复无常的小人不是也捞了很多好处吗?

心理学家冷笑一声,看来,不到黄河心不死,还真得让你看看违背“承诺――一致”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心理学家感悟:想成就大事的人,善于让别人承诺比自己善于承诺更重要。

心理关羽02

一个心理学家的跨时空贴身观察记录

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禹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150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