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我们曾谈到,月球宇宙飞船在与反叛者的战争中被击伤,带伤的飞船不得不飞离地球近地轨道,上升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带之后,他们第一件事要干什么呢?毫无疑问,当然要修复破损的飞船。巧的是,中国神话里正好有"女娲补天"的传说,更巧的是,从时序上"女娲补天"就发生在天地分离之后,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上面我们已经讲到了"女娲补天"的传说,但这则神话中并没有说明女娲补天究竟在何处。我们怀疑,今天保留下来的"女娲补天"神话有一部分内容遗失了,正像女娲造人神话遗失的内容一样。为此,我们在民间传说里,似乎找到了这些丢失的内容。
唐代《酉阳杂俎》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郑仁本在与家人寻找他失踪的弟弟时,"见一人布衣其洁白,枕一袱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人此经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彰,日炼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袱,有斤、凿数事。"我们可以肯定,这则故事与"女娲补天"的神话有某种联系,但其中"修月"的观念却不知从何而来。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推测:"修月"的观念正是文字记载的"女娲补天"神话中丢失的部分,而在民间传说里被保留了下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女娲补天"的神话就更加具体了--女娲补月亮。多么不可思议的神话,它几乎已经接近事实的真相了。
上引这则故事中,还有一处令人十分惊讶。
我们对月亮应该是很熟悉的,月亮的表面亮度很不相同,从地球上望去,有的地方十分明亮,有的地方却比较昏暗。大家知道,月球明亮的部分实际上正是月球的环形山和月球山脉,即月球表面凸出的部分,这些地方可以反射7.3%的入射阳光,所以看上去最为明亮。使我们奇怪的是,为什么唐代人会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呢?而且十分确切地说:"其彰,日炼其凸处也。"意思是说:月亮最明亮的地方,是由于太阳照射到月球表面凸出部分形成的,而昏暗的地方则是月球的低平地带,它们反射阳光的能力很弱。
《酉阳杂俎》的作者生活在公元800多年以前的唐代,比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早了700多年,他是从哪里知道的"其彰,日炼其凸处也"的道理呢?难道他当时手里也有一架天文望远镜?
中国神话中"补天"就是"修月"的观点,正好与美国"阿波罗"宇航员在月球月海上所发现的奇怪现象吻合,那里有许多被智慧生物加工、合成后的痕迹,这更加说明,月海的确是某种现代意义上的工程。月球系统的生物用一种极高的温度将许多含有重金属的物质熔化后,铺敷到被击毁的月面防护层上,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月海,这也就是为什么月海的密度、强度比其他部分高的原因,月海实际上就是新一代的防护层,必须有能力抗击强大的冲击。
然而,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以上我们曾假设,月球的反叛者在轰击月球的时候,曾将大量月球地表物质炸离月面,进入地球轨道,形成太阳消失的记载,后来又在穿越大气层时发生燃烧,留给人们天上雨石或雨火的记忆。如果说现在月海部分曾经是环形山,那也在战争中被大量炸离了月球,那么,形成1125万平方公里的月海物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如果说这些物质来自月球内部,那么月球是空心体的假说就不能成立;如果说这些物质来自月表的其他部分,我们又没有发现取出这些物质遗留下来的痕迹;再说,月球个头太小,根本没有多余的物质形成那么大一片月海。因而我们只能这样认为:形成月海的物质来自于月球以外,它很可能不是我们太阳系,甚至不是我们银河系里的物质。说明这一观点的证据,就是为什么月海岩石及土壤有一些比太阳系还要古老的问题。
到此,一定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形成月海的物质是怎么来到月球上的呢?又是怎么熔化后铺敷成月海的呢?这些都是谁干的?
我们的回答肯定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它们与历史上的"十日并出"有关!
第五节 "十日并出"与修复月球
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早期神话当中,都记载过一种奇异的天象,即"十日并出"或数日并出。所谓十日并出或数日并出,就是天上同时出现好几个太阳,伴随十日并出的还有一些英雄人物射日或搏击日月的传说。
根据中国的神话传说,尧帝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天空中突然跑出了十个太阳,毒热的光芒将大地都烤焦了,所有的禾苗都晒干枯了,甚至地上的铜铁沙石也都快熔化了。
这十个太阳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他们都是帝俊和妻子羲和的儿子,住在东海一个叫汤谷的地方,那里有一棵大树,名字叫"扶桑",有好几千丈高,一千多围粗,这就是十个太阳的家。平日里九个太阳住在下面的枝条上,一个太阳住在上面的枝条上。他们轮流出现在天空中,一个太阳回来了,另一个太阳才开始出去值班,进进出出都由母亲羲和驾着车子相送。
可是有一天,可能是他们早已商量好的,十个太阳一齐跑了出去,在天空中相闹不已,玩得开心极了。这一下子,大地可就遭殃了,到处是龟裂的土地,都处是干枯的河流。草木都枯萎了,冒出一缕缕轻烟,人民没有东西吃,饿得肚子直打鼓。实在没有办法,人们就把平时很有威望的一个女巫--女丑拖出去曝晒。这个女巫师想必是丑到了极点,否则决不会叫这样一个名字。大家心里是这样想的:都说巫师可以通神,我们受苦神和巫师都不管,现在来晒晒巫师,看你们管不管。可是十个太阳并不理会地上的一个小小巫师,照晒不误,没一会,就把女丑给晒死了。《山海经》记载说:"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卫居山之上。"
可是女丑的死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想中的雨水,万般无奈的人们只好祈祷天帝的慈悲了。天帝也觉得这样闹下去太不成样子,于是就让天国里面一个擅长射箭的神下凡救苦救难,他就是后羿。关于后羿射日的神话,我们在此以前曾经详细讲到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台湾高山族流传着一则神话,上古时天空中曾经出现过两个太阳,一位英雄把一个太阳射成了月亮。纳西族民间传说,远古时天空中一下就出现了九个太阳,也有一位勇敢的年轻人与九日搏战,把其中一个变成了月亮,其余的七个变成了北斗七星。哈萨克族也有七日并出的传说。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旧地,人们发现了一块距今4300多年的石刻,画面上有许多人,看上去像军队,但它们都翘首仰望天空,而天空中赫然有两个太阳。
这样大规模的记载决不是胡编乱造,它们都在向我们证明,在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年代里,天空中的确出现过几个巨大的发光天体,它们看上去同太阳差不多,所以原始人才把它们统称为"十日"、"九日"、"七日"、"二日"等等。这些天体是什么呢?
从一般的常识出发,我们可以肯定,这些天空中突然出现的巨大天体,它们决不是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恒星--太阳,因为太阳的表面温度是6000多度,一到夏天,人们都会热得受不了,比方说,以夏季30℃的气温来计算,如果增加10倍,它就是300多度,木材燃烧时的温度才仅有400多度。应该知道,我们人体对温度的敏感性是很强的,增加几度或减少几度对我们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不过使地球的温度增加了几度而已,但我们已经有了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因此,古史记载的十日是不准确的,否则,地球早已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