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弥勒奥义书》中有一段更加深奥的论述:"唯然,太初,般茶帕底独立。被无乐焉,唯独也。乃凝思虑其自我,而后嗣繁滋;皆唯有其自我而醒觉者也。然见其皆无生气,直立如柱,又不乐焉。遂自化如风而欲人,彼为一而末能人也,乃自分化为五气,所谓上气、下气、平气、元气、充固气是也。"大意说:"梵"无形无体,创造了世界,但他发现所创造的东西都无生气,呆呆的像木头。梵心里想:只有我进入他们的身体内,他们才能有生气。于是,将自身化为五气而入。这里讲的梵,对人而言就是构成生命的根本要素--灵魂。

《摩奴法典》中也反映了同样的意思,创造世界的就是灵魂,"当他在安眠中休息对,具有活动本性的有形物体就停止活动,意识也不起作用……当这灵魂进入黑暗(人的身体内部),他长时间逗留在黑暗中,同感官联合在一起,但他并不完成他的职能,他离开了有形的躯体。当他被一层细分子包着,进入蔬菜和动物的种子时,他就和纤细的身体结合在一起,具有了一种新的有形的躯体。这样,这不朽者,由于交替地醒来又睡去,不断地使全部动的和不动的天地万物获得再生或使之毁灭。"

阿拉伯的神话说,上帝使泥土形象有了生命,赋予它理想的灵魂。美洲印第安人、非洲土著人等神话里均有神创造人时赋予人们灵气一类的记载。

人有灵魂的观念从上古产生以来就生生不息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绵绵数千年里,人们从这个古朴的思想出发,将其不断的文学化、具体化、形象化,广泛影响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建筑等等。但灵魂的变化,除了内核与上古相一致以外,其他方面已经远离了上古的真意,许多臆造的东西被强行掺入其间,这就使灵魂的思想渐渐失去了本来面目。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就一目了然了。

《独异记》载:"大历中,将作大匠韩晋卿女,适尚衣奉御韦隐。隐奉使新罗(朝鲜),行及一程,枪然有失,因就寝,乃觉其妻在帐外,惊问之,答曰:`愍君涉海,志愿奔而随之。`人无知者,隐即诈左右曰:`欲纳一妾,将待枕席。`人无怪者。乃归,已二年,妻亦随至。隐乃启舅姑(公公、婆婆),首其罪,而室中宛存焉。及相近,翕然合体,其从隐者乃魂也。"

《幽明录》载:"矩鹿有阿庞者,美容仪。同郡石氏有女,曾内睹阿,心悦之。阿见此女来诣阿。阿妻极妒,闻之,使婢缚之,送还石家,中路,遂化为烟气而灭。婢乃诣石家,说此事。石氏之父大惊曰:`我女都不出门,岂可毁谤如此?`阿妇自是常加意伺察。居一夜,方值女在斋中,乃自拘执,以诣石氏。石氏父见之,愕贻曰:`我适从内来,见女与母共作,可得在此?`即令婢仆,于内唤女出,向所缚者,奄然而灭焉。"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记:"沧州牧王某,有爱女樱疾困。家人夜人书斋,忽见其对月独立花阴下,悚然而返。疑为狐魅托形,嗾犬扑之,倏然而灭。俄室中病者语:`倾梦至书斋看月,意殊爽适。不虞有猛虎突至,几不得免。至今犹悸汗。`知所见乃其生魂也。医才闻之,曰:`是形神已离,虽卢扁莫措也。`不久果卒。"

像以上这类神魂的记载在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中比比皆是,但给人的印象是,它太世俗化、经验化、模式化,所以我们只能将其视为灵魂观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变形态,除了内核是真实的以外,其具体的描绘很可能不真实,或者变形极大。

正因为灵魂的不可证性,使灵魂有无的问题成了千古之争,时至今日,许多人依然对此抱有怀疑的态度。自志怪小说兴起之后,灵魂观念的世俗化倾向使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蒙上了极大的虚伪性,反而降低了它的可信度,诸如形象、服饰、行为、语言等等都为人们正确理解灵魂的观念设下了障碍。

对灵魂有无的限定,我们认为,灵魂不可能被人类的感知系统所感知,灵魂无形,故目不能视;灵魂无声,故耳不能听;灵魂无味,故鼻不能唤;灵魂无体,故手不能触。因此,灵魂这个概念决不是人类感知后的体验,从我们目前的思维来理解,灵魂观念只能来自于一连串严密的逻辑推理,这样就涉及一个问题:在几万年以前的原始人有如此的推理能力吗?宗教学家和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的灵魂起源过程不外是一种推论,根本不足信。那么灵魂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此,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原始人创造灵魂观念的真意,并不是要建立什么哲学或宗教的体系,而是为了一个更加明确的目的--解释人体的来源与构成,因此我们决不能把灵魂观念仅仅当成一个宗教的或哲学的概念来理解,它与人体的心。肝、肚、肺等名词具有同等的意义。人体的器官名词反映了人体的客观现实,那么灵魂这个词很可能也是人体器官或功能的直接描述,但它所反映的含义却不是我们现在所能准确把握的,正如我们无法把握中医藏象及气血、经络等名词一样。

第二节 奥秘来自中国

人类对自我结构的认识,前后经历了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宗教的,认为人有一个脱离肉体的灵魂存在;后一个时期是科学的,认为物理结构和物质构成是人的本质。前一个时期有5000多年的历史,后一个时期有200年的历史。那么,这两种观点谁对谁错呢?

当然,科学打倒宗教是有它的道理的,谁叫宗教没有可证性呢?比如说,宗教说人是有灵魂的,那么灵魂究竟在哪里?它长得什么样子?谁能拿出来瞧一瞧呢?既然拿不出来,那肯定是假的。与此相比,现代科学就太有优势了,它们所说的每一个观点都可以拿来一个或无数个证据给你看一看,不怕你不信。经过近200年的不断教育,现代科学实证的特点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

但是,我们有一个疑问,现代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宇宙中唯一正确的方法吗?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类的认识方法则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方法绝对不能涵盖无限的宇宙。因此,就人类的目前而言,根本不存在唯一正确之说。我们的每一种方法,只是看到了宇宙本质的一个方面而已。比如说,用现代科学的这套思维方法,我们只能看到人的一个方面,而不可能看到人的全部。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否定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我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史的(不敢说研究),对中国的古代文明有太大的感触,它真是全人类的精华。可惜,这部分财富没有很好被利用,甚至没有很好被研究,责任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总是看见别人的东西好,捧着金饭碗到处去乞讨。实际上,中国古代文明走的不是现代科学的路子,如果说现代科学是物质文明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明就是"中介文明",它是站在精神和物质之间的一种文明模式,比单纯的物质文明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可惜的是,多少年来,我们自己却把它批判得一无是处,而我们用来批判的标准又是所谓的现代科学,这是用落后批判先进,是用错误批判正确,简直荒谬绝伦。关于"中介文明"的观点,我们将在以后细细讨论,现在来谈一谈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曾用四项伟大的发明托起了人类在文明道路上迅跑的脚步,那就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假如没有这些发明的话,哥伦布很可能会在大西洋转一辈子的圈子,而不会发现美洲大陆;达尔文的书房里会堆满一张张腥臭的羊皮,上面写着《物种起源》的传世大作;法国的风流皇后会用十辆马车拉着成卷的木片,上面写满男人们给她的火热情书;当然鸦片战争时射向虎门炮台的也不是一发发的炮弹,而是成捆的弓箭和粗壮的投枪。

但世人也许并不知道,中华民族在这四项伟大的发明之外,还有一项更伟大的发明,那就是中华的国粹--中医学。如果要说意义的话,也许中医学对未来人类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前四项发明,因为它将是人类告别纯物质文明,走向新文明模式的一座桥梁、一座里程碑。

人类曾经被毁灭》小说在线阅读_第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卫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人类曾经被毁灭第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