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在这个构想下,大金字塔经仔细评估,被挑选为三角洲顶点的测地据点。三角洲顶点的位置为北纬30度6分,东经31度14分,也就是在开罗以北尼罗河的正中央。而大金字塔的位置则在北纬30度(调整大气折射后),东经31度9分,仅向西及南,稍微地偏离三角洲顶点。不过这个“误差”并非金字塔建筑者工作怠惰所致。相反地,当我们仔细观察周遭的地形后,会发现金字塔的位置是经过仔细挑选以后才决定的,它不但有适合作为方便天文观测而应有的设计,而且也在地质学上足以支撑一底座占地13英亩、重600万吨、高达500英尺的建筑物。

基沙高地从各种角度来看,都非常适合建筑大金字塔:接近三角洲顶点,为一高出比尼罗河谷的台地,并以坚实的石灰岩为底盘。

AK冲锋枪

我们从路瑟向北往基沙驶去。司机华利利开着标致五○四小轿车,驶过了4个纬度线,也就是从北纬25度42分,一直开到了北纬30度线上。阿修特(Asiut)和艾明亚(ElMingya)之间,是一段纷争频繁的地区,前几个月,伊斯兰极端分子和埃及政府军之间才发生过冲突。因此在通过时,政府特别派了武装士兵护卫我们,其中一名穿着便服,拿着自动手枪,坐在华利利旁边的前座,其他大约12个左右的士兵,则佩戴着AK47机关枪,分别乘坐两部小型军车,一前一后地夹住我们的标致。

当我们到达阿修特前的一个路障,护卫要我们等在车上时,华利利偷偷地歪着嘴角说,“这里住的人很危险。”过了路障,护卫军的速度加快,华利利虽然有一点慌张,但似乎对能够成为警铃大鸣、警灯闪亮、一路快速蛇行,将民车甩在后面的车队的一部分,感到喜不自胜。

我从车窗往外看,享受着尼罗河畔千年不变的景色风光。与绿油油的河岸相隔不到几公里的地方,便可看到沙漠的红土。这便是埃及,真正的、活生生的埃及,过去与现在的埃及。这个充满朝气的埃及,和地图上描绘的那个横跨七个纬度,幻象中的长方形“正统”埃及重叠在一起。

19世纪的著名古埃及学者路德维·波查特(LudwingBor-chardt)曾经说:“我们应该绝对排除,古代人有经纬度观念的可能性。”他的这个看法,现在仍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但是,时至今日,这个说法越来越经不起考验。原始设计、建造基沙古迹群的人,不论是谁,他们必定和我们现代人一样,不但知道地球是圆的,并把地球分割为360度。

至于证据,将象征性地正式“国界”定于经纬线范围内,大金字塔作为测地据点,且设定于正北的方向等,都是最好的说明。正如本书第23章中所述,大金字塔的底边周长与高度之间,成2π的关系,而整个建筑物本身,似乎设计为北半球1/43200的“投影圈”:

大金字塔为四个三角面的投影图,顶点为北极,底边为赤道,因此底边的周长与高度之间呈2π的关系。

金字塔与地球之比

我们前面已经谈过金字塔中。的使用情形,这里不再赘言②。同时,虽然很多传统学者认为纯属偶然,但连他们也承认有π存在的事实。可是,我们能够认真地接受,大金字塔可能是将北半球以1/43200的比例,缩影在平面上吗?让我们深入检讨一下相关的数字。

根据最新由人造卫星搜集到的测量值,地球赤道的周长为24902.45英里,至北极的半径为34949.921英里。大金字塔的周长为3023.16英尺,高度为481.3949英尺。两者之间的比率,经计算以后,虽然不是完全不差,但已非常近似。而且,如果我们考虑地球在赤道(我们的地球为椭圆,而非正圆形)的膨胀情形,那么两者之间的比例似乎就更接近1/43200了。

有多接近?

如果我们将赤道周长的24902.45英里,除以43200,得到0.5764英里。1英里等于5280英尺。如果将0.5764乘以5280,得到3043.39英尺。也就是说,地球的赤道缩尺43200倍后,为3043.39英尺。相较之下,如前面所见,大金字塔的周长为3023.16英尺。两者之间的“误差”不到20英尺,也就是仅一个百分点的1/3。可是,以金字塔建筑者向来精确无比的工作方式,这种误差的产生,应该不是在建造这巨型金字塔时发生,而是因低估了我们的地球周长——仅低估了163英里所致。而这种误差可能是未能将赤道凸出部分正确计算在内的结果。

接着,让我们来检讨一下从北极到赤道的半径3949.921英里。如果我们将它缩小43200倍的话,得到的数值为0.0914英里,也就是482.59英尺。而大金字塔的高度为481.3949英尺,两者之间只差不到1英尺,误差率不及1/35个百分点。

这种些微的误差放在一边,大金字塔的圆周的确应该为赤道的1/43200缩尺。同样地,将些微的差距放在一边,大金字塔的高度等于北极到赤道半径长的1/43200缩尺。换句话说,在西方文明历经地球毫无所知的黑暗时期,只要将大金字塔的周长乘以43200倍,就可得到地球的周长了。

这一切,“偶然”的可能性有多大?

依常识判断,应该“很不可能”。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应该可以看出来,这些数字只有经过非常仔细的计算与小心的规划才能达成。不过,古埃及学者向来不将常识认为是应该经常使用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证明,43200不是一个随便设定,而是在智慧与知识之上,故意选定的一个数值。

其实43200这个数字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证明,因为它不是一个随意的数字(如45000、47000或50500、38800之类的),而是一个连串性数字中的一环,和岁差运动有关系,并与世界各地的古代神话都息息相关。正如本书第五部中所讨论的,金字塔与地球的比率,在神话中不时可见,有的时候就直接出现43200,但有的时候也会变成432,或4320,或432000。

这似乎反映了两件惊人的事实,而且是两件紧密相关的事,就好像设计来互相补充一般。大金字塔为地球北半球的正确缩影。仅这件事就够惊人的了。但更令人吃惊的是,古埃及人所选用的缩尺比例,竟然和掌握地球岁差运动的关键数字有关系。

这是由于地球轴心的两端永远而固定地回旋、描绘圆弧,造成黄道带上春分点的位置,以每72年1度、每2160年30度(一个完整的星座)的弧度移动,每移动两个星座,也就是60度,便需要4320年。

不同的古代神话中,都出现过432这个和岁差运动有关的数字,这本身当然也有可能纯属偶然。从单一事件来看,金字塔与地球的比例1:43200,可能纯属偶然(只不过这个偶然的机率,一定比天文数字还要低)。可是,当我们在两个非常不同的事物——古代神话与建筑中,都看到这种与岁差运动有关的数字时,便无法也不该再轻言偶然了。而且,正如同北欧神话的英灵殿(最高神抵奥丁的神殿)的墙壁上描写着与狼格斗的战士,细数之下,竟然得到了与岁差运动有关的432000的数字(500+40×800,见本书第33章),大金字塔的建筑,从圆周与高度的π关系,引领我们找到了同样与岁差运动有关的43200,进而向北半球的尺寸推理,最后想到缩尺的可能性。

相符的指纹

到艾明亚后,护卫的车队离开,但便衣士兵仍然留在车上,一路陪我们来到开罗。中途,虽然过了午餐时间,我们仍在一个热闹的村庄停下,吃了一顿阿拉伯式的三明治,才继续往北行进。

一路上,我的心思不断回到大金字塔上。显然,这么显眼的巨型物,不仅建筑在地理学、测地学上均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几何上纵贯7个纬度假想长方形国度中,这绝非偶然。不过,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大金字塔在作为北半球的立体投影地图上的功能,与本书第一部中所述,利用古代制作地图的高度技术,互相辉映。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古代的地图是以球形三角法测地,并运用过相当复杂的投影法。哈普古德教授便曾提出具体而可信的资料,证明一个拥有有关地球丰富知识的高度文明,在冰河期结束前崛起。果然,现在我们发现大金字塔不但为北半球缩影,而且它本身运用过非常高深的投射法。一位专家表示:

原本金字塔的设计,便是要让每个面代表北半球的1/34个曲面,也就是球形1/34的90度。为将球形的1/34圆正确投影为三角形,1/34的圆弧,也就是底座必须和三角形底边的长度完全一样才行。而且,两者也必须等高。而要达到这个日的,将金字塔一分为二的子午线的顶点,和底座的高度,必须呈π的关系的斜面角度……

现在残存的古代地图善本或原图——例如皮瑞·雷斯使用过的古代地图——有无可能为将有关地球的知识,巧妙地编织入大金字塔的各种尺寸(以及古代埃及从几何学中得到的国境线)中的文明所制作的原始地图?

哈普古德和他的研究小组,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调查皮瑞·雷斯所使用的地图的起源到底在哪里,最后发现答案为埃及,尤其是上埃及的西恩(亚斯文),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南面国境线的北纬24度6分上的一个重要的天文观测站的所在地。

众所周知,要能够准确测量纬度,必须先有精密的天体观测技术。然而,古埃及人和他们的祖先,在有文字历史展开前多久,便已经有了观测天象的技术?难道真的是如传说故事中所述,他们的天文知识是曾一度生活于他们之中的神明所教的吗?

百万年船的航海员

古埃及人相信,将天文学原理教给他们的神是索斯:“索斯在天界限数星星,在地球做调查,在地面做测量者。”

通常在画像上都被描写为一个戴着朱鹭(ibis)面具的男子索斯,是“开天辟地”创始时代的神明中的精英分子,也是古埃及的宗教主宰。一方面他具有“夸特鲁”神格;另外一方面,一般相信他具有自我创造的能力,而且与另外的一片天地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关联。而所谓另外的一片天地,也就是出现在神话语言中美丽而遥远的一个过渡地,古代文献称它为“塔—奈特鲁”(TA-NETERU)或诸神的土地(landofthegods)。

上帝的指纹》小说在线阅读_第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葛瑞姆·汉卡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上帝的指纹第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