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由于石碑上残留下来的只有那个惟一的徽纹记号,其他前后文均已流失,学者竟然能够如此铁口直断,一口认定狮身人面像非为第四王朝时代的作品不可,这种结论难道不会太不成熟吗?只因为一个第四王朝法老的徽纹(石碑本身还是第十八王朝的法老王所建的),便认定整个雕刻为当时的作品,这算是哪一门子的“科学”?而且时至今日,连那个徽纹都已开始剥落模糊……

理由②因为邻接的河岸神殿,也是卡夫拉王所建的。这种说法的证据相当薄弱(因为河岸神殿为卡夫拉王所建的说法,建立在神殿中有卡夫拉王的雕像之上。然而,雕像很可能是后来的人将它放进去,而非原始便在那儿的)。但是,古埃及学者却对这种说法拥护有加。他们不但认定河岸神殿是卡夫拉王所建,顺便也把狮身人面像的建造,算在卡夫拉的头上(因为两者之间显然有一些关联)。

理由③因为很多人认为,狮身人面像的面相,与河岸神殿的洞穴中发现的卡夫拉雕像,非常相似。这显然是个人见解的问题。我个人便从来不觉得两者之间有任何相似之处。而纽约丨警丨察局专门制作蒙太奇像片的专家,最近用电脑比较后,也认为两者并无相似之处(本书第7部中将另有详述)。

无论如何,1993年3月16日,日近黄昏时,我远眺着狮身人面像,心里暗自想着:最终学术“判决”还没有出来。“陪审团”至今还在思考,谁才是这个巨大雕刻的建造者。会是卡夫拉王吗?还是史前一些拥有高度文明,却尚不为人知的建筑家们?不论在这个月(或这世纪)学者们决定他们比较喜欢哪一种说法,两者都仍有可能。在缺乏完整的、坚实的、毫无质疑余地的证据下,没有人知道真实是属于哪一边。

注释

①叶慈,《第二次的到来》。W.B.Yeats,TheSecondComing.

②见本书第7部,有关“开天辟地”的讨论全文。

③见本书第7部分的讨论,以及第3部有关欧西里斯重生的宗教及古墨西哥宗派的比较。

④有关石块重量,见《埃及金字塔》,215页;《天空之蛇》,242页;《古埃及旅行之钥》,144页;《金字塔:揭开谜题》,51页;《大狮身人面像之神秘》(MysteryoftheSphinx),美国国家电视网(NBC)节目,1993。JohnAnthonyWest,SerpentintheSky,Harper&Row,NewYork,1979.

⑤与魏斯特个人通信。同时见《狮身人面像之神秘》,美国国家电视网。

⑥见利其海姆《古埃及文学》,第2册,85~86页。MiriamLichtheim,AncientEgyptianLiterature,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6,VolumeⅡ,P.85~6.

⑦《埃及历史》,第4卷,80页。A.HistoryofEgypt,1902.Volume4,p.80ff,StelaoftheSphinx.

⑧见本书第35章。

⑨有关整体性观察,见华德《金字塔及进程》,38~42页。JohnWard,PyramidsandProgress,1900,p.38~42.

第40章残留在埃及的秘密

1922年11月26日黄昏,考古学家豪尔·卡特(HowardCater),与他的资金赞助人卡纳文(Carnarvon)爵士,进入了公元前1352~公元前1343年间统治埃及第十八王朝一位年轻法老的坟墓。此法老,正是后来驰名世界的图坦卡门。

两天后的28日夜晚,卡特撬开法老墓中的“宝库”,发现里面竟然藏满了黄金财宝,而宝库的尾端带连接着另外一个房间。最令人感到奇妙的是,另外这一间房间合撰成书。计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以无为为纲纪,以建,虽然到处都是炫目而高贵的宝物,但却连一扇门也没有,只有在入口处,站着一个胡狼头的阿奴比斯神雕像,栩栩如生,双耳竖直,如野犬一般地蹲站着,前脚向外伸展,搭在一个金边的木箱上,担任守护的任务。木箱的长度大约为4英尺、高3英尺、宽2英尺。

●开罗市埃及博物馆1993年12月

祭祀用的“胡狼神”阿奴比斯神雕像,虽然双脚仍然搭在那口镶金边的木箱上,但它的形体已被收纳于博物馆的玻璃展示柜内。我站在展示柜外,凝视许久,发现它是以粉刷过的木块雕刻而成的,漆黑的身体上,以非常精细的嵌工,装饰着黄金、白银、雪花石膏、方解石、黑曜石等珍宝。眼睛附近嵌入的白银装饰,尤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得阿奴比斯感觉上不但眼光锐利,而且深沉警觉。强劲的肋骨与柔软的肌肉线条之间,清楚地表达出阿奴比斯的力量、能源与优雅。

在感觉到从阿奴比斯木雕中释出的那股神秘而强烈的力量的同时,我不禁联想到世界各地都有的关于岁差的神话。过去几年中,我花了相当的精神研究岁差与神话。神话中,犬类的存在不容忽视,令人感觉在这些故事的背后,犬代表着某种特殊的意义,而且我怀疑,犬、狼、胡狼等的象征,正是远古的神话作者想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已经失落的科学知识宝库的线索。

而且我相信,欧西里斯的神话,也属于这个神秘的科学知识宝库中的宝藏之一①。欧西里斯的神话其实不算神话,因为它已超出神话的范围。古埃及将它编成神秘戏剧,每年定期演出,使得它已成为从史前传承下来最重要的“有情节”的文艺作品之一。正如第5部中所述,神话中暗含的许多表达岁差运动的数字,不但非常精确,而且一致性高,绝不可能是偶然凑成的。另外,每出神秘剧都以胡狼神为主角,也绝非偶然。在这些戏剧中,胡狼经常扮演欧西里斯的精神领导的角色,带领欧西里斯在冥界旅行。此外,古埃及的祭司向来将阿努比斯视为“玄秘及圣书的守护者”(guardianofthesecretandsacredwritings),其中也必定有某种重大的意义。埃及博物馆中的木雕阿奴比斯,前脚所搭的木箱边缘上,有一行雕刻的象形文字,写着:“进入秘密之门”②。另外,也有人将它翻译为“在秘密之上的他”或“秘密的守护者”。

不过,埃及还有任何秘密吗?

在经过100年考古学者的挖掘后,这个古代土地的沙土下,还能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吗?

波法尔的星星和魏斯特的石头

1993年,埃及又出现了惊人的新发现,使世人察觉,关于古埃及,我们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带领我们找到这最新发现的,并非那些一直坚持己见的考古学者,而是一个外行人:一位名叫罗伯·波法尔(RobertBauval)的比利时土木工程师。波法尔对天文研究很有兴趣。他发现天空和基沙的金字塔之间很有关系,而这是只注意地面却忽略了天空的古埃及学专家们始料未及的。

波法尔发现,从基沙的南面天空上可以看到猎户星座的三颗明星,不过这三颗星星的排列并非在一直线上。如果我们以下方的两颗,尼他克(ALNitak)和尼兰(ALNilam)为准拉一条直线的话,第三颗星明他卡(Mintaka)势必落在这条直线的左边,也就是在偏东的位置上。

而基沙高地上三座神秘的金字塔,在地面上的配置关系,恰好与这三颗星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波法尔发现,如果从空中往下看基沙古迹群,会发现胡夫的大金字塔正好与尼他克对应,卡夫拉的第二金字塔与尼兰对应,而曼卡拉的第三金字塔则比其他两个金字塔相较,稍微偏东,建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猎户星座构图。

基沙的金字塔果真是依照星座而排列的吗?我知道波法尔后来的一些研究成果,被数学家及天文学家全面肯定,证明了他的直觉是正确的。他证明(本书第49章中另有详述),三座金字塔与猎户星座的三颗明星之间的对应关系,精确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不但位置上完全呼应,连三颗明星不同的光度,都以金字塔的大小表示出来。而且,这天空地图还可向南北延伸,将基沙高地上的其他建筑结构都非常精确地囊括进来。不过波法尔的天文计算中,真正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尽管从天文学的观点,大金字塔本身和金字塔时代确有一些关联,但是基沙高地上建筑配置所记录下来的,并非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第四王朝,而是——惟一可能是——公元前10450年左右的天空模样。

我此行来埃及的目的,便是和波法尔一起到基沙一游,并访问他星座论的详细内容。同时,在1万多年前遥远的古代,如果已有人类社会的话,那个能够精确探知星座的方位,并彻底以数学的、全盘性的眼光规划基沙古迹群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方面我也想知道他的意见。

另外,我也想趁这次来埃及之便,访问另一位挑战正统派古埃及学的研究者约翰·魏斯特。美国学界出身的魏斯特,最近找到一些非常明确的证据,证明早在公元前1万年时,尼罗河谷便已有高度的文明了。正如波法尔所掌握的天文学资料,其实能够证明古文明存在的资料相当多,但是没有一件能引起高高在上的正统派古埃及学者的注意。魏斯特认为专家们没能注意到那些资料,并不是因为他们当初没有找到。他们显然找到并看过资料,只是没能正确地理解、阐释它们而已。

魏斯特掌握的证据,主要在一些重要的建筑古迹上,包括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基沙的河岸神殿,和上埃及古都阿比多斯的神秘建筑欧希里恩。经科学验证,在这些耸立于沙漠的建筑物上,发现了很多被雨水冲刷耗损的痕迹。从石块被冲刷、侵蚀与耗损的情形来看,当时的降雨量应该不小。而基沙一带,有如此大量的雨水的时期,则非冰河时代的末期,也就是公元前11000年左右莫属了。

一位英国的专题研究记者如此写道:

上帝的指纹》小说在线阅读_第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葛瑞姆·汉卡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上帝的指纹第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