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启至少有六个儿子,这六个孩子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五观”之所以谋反,是因为不满兄弟太康被立为太子,他们都想从事那44%的高危职业。

太康确实不是个好天子,上台之后不理政事,史书倒也没说他干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只说他是个疯狂的打猎爱好者,有一次他出门打猎,一去就是一百多天!

我很奇怪,太康既然如此酷爱打猎,就去做个猎手好了,做什么天子?以他的王子之尊,他打猎的人力、物力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他“禅位”于“五观”中“一观”就好了,就不会有后来那些令后人头昏、令圣人们头疼的故事。

一个国家一百多天没有天子,可想而知会乱成什么样。民怨四起是一定的,更可怕是鸠占鹊巢,这两件悲催的事情都被太康赶上了。

等太康美滋滋地打猎归来,他骤然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天子,而成为猎物。有个猛人站在洛河对岸不让太康回国,只要太康一踏进河边,对方就用箭瞄准他。太康打动物是个好手,打人就不行了,尤其是河对面那人,跟他比箭术就像跟乔丹打篮球、跟马拉多纳踢足球一样,毫无胜算。

在这悲剧时刻,感人的一幕出现了。太康的五观兄弟和母亲偷渡到洛河对岸,在一个僻静的河湾等候太康。启这六个儿子比晋武帝司马炎的25个儿子好太多了,启地下有知,可以含笑于九泉。

五观看到太康来了,于是开始轮流朗诵他们创作的诗歌《五子之歌》。歌里追述了祖父大禹的辉煌伟绩,批评了太康不做天子做猎手的后果:宗庙被毁,兄弟几个加上老母亲无家可归,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夏朝的历史已经在《五子之歌》的悲声中被改写。(5.8)

据《竹书》载,太康在位仅四年就死了。太康经常打猎,而且可以在野外生存体验一百多天,肯定是个很健壮的男人,但说死就死了。怎么死的,史书没有相关记载,也许可以归入非正常死亡一类吧?丹朱和舜大概也可以归入此档。

太康年纪轻轻就死了,加上忙于打猎,也许来不及生儿子,于是他的弟弟“五观”之一中康成为夏朝的第四位天子,就算太康有儿子大概也没用,他这个夏朝第三任天子连国都回不去,哪来的话语权?《夏本纪》似乎不愿过多提起夏朝往事,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太康崩,帝中康立,是为帝中康”,这也成为司马迁记载夏朝帝王的基本句式:某某崩,某某立,没有任何事件记载,连时间都没有,枯燥得令人抓狂。

好在字数不多,全文照录,作为备忘:“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念住)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平声念冏)立。帝扃崩,子帝廑(念矜)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念鬼)立,是为桀。”,直到夏朝的两个著名昏君孔甲和桀上台,才有几笔“荒唐言”。

按司马迁的记载,夏朝自大禹至桀历经十七代,其实他少算了两代,在帝相与少康之间还有两代,而且那两代长达六十八年,比大禹至相加在一起的时间还长,司马迁当然知道,他故意把这两代省略了。少了这六十八年,夏朝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某些帝王的在位时间就不好算了,所以自大禹之后,司马迁绝口不提某某为帝多久,从他仓促、窘迫的笔触里,我感觉司马迁只想尽快跟夏朝说拜拜。(第五节完)

六后羿是谁

那两个让司马迁为难的家伙都不姓姒或(有)夏氏,他们一个是有穷氏,另一个是伯明氏,都是弑君篡位者,但他们都没有改朝换代。异性为王而不更朝的事很罕见,也让儒家子弟们感到棘手,只得竭力掩饰这段一朝多姓的历史,司马迁虽非儒家,但西汉是儒家的天下,他这么做能够理解,倒是他的后世子孙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对此颇有微词。

《竹书》里提到这两个家伙,但同样没有把他们算在夏朝帝王里,含糊其辞地说:“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有意思的是“无王”二字,就是指那两个人在位时间,可那两个人真的是王,不承认也不行。《竹书》说夏朝历经471年很准确,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夏朝约自公元2070至公元前1600年。《帝纪》倒是大大方方承认了这两个人,分别排第六和第七位,不过皇甫谧先生认为夏朝只有四百三十二年,不知何故少了三十九年。

后世异性为王者多的是,为什么儒家偏偏对这两个人耿耿于怀,挖空心思遮遮掩掩呢?第一,后世异性王者都改朝换代,“换了人间”,那么换个人歌颂就行了,于是所有的“X太祖”出生都光芒四射,朱元璋出生时紫光冲天,搞得村里人以为他们家着火了,可见明太祖当年的住宿条件有多差,肯定四面墙都透风。第二,后来有文字记录,没法掩盖了,所以夹在两汉之间的王莽“新朝”有名得很。

夏朝的那两个麻烦制造者不满足这两个条件,那就尽可能让他们消失。

那个在洛河对岸逼住太康,不让他回国的人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后羿!

太康当然不敢跟他比试箭法,他是箭神啊。后羿身份的复杂,在中国上古史里无出其右,而且“被尝试”多种死法。

不知道后羿的中国人大概极少,他在民间的知名度甚至超过尧舜禹汤。大家都听说过后羿射日故事,都知道后羿的太太是嫦娥,可作为夏帝的后羿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后羿的“后”字就表明他曾为帝,在夏朝帝称为“后”,比如启,正确的称呼是后启而不是帝启。后稷不算,后稷是弃死后的尊称,大概也有追封这个“弃儿”为帝的意思。

有种说法认为射日的后羿和夏帝后羿不是一个人,从时间上看,他们确实不该是一个人,共工从时间上看也不该是一个人,但后羿的身份比共工复杂得多。共工不曾为帝,所以拿他当个穿邦的穿越人就好了,从三皇穿到大禹,最后在密云定居,他住的城叫共城,顾炎武可能还去参观过他的故居。(6.1)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小说在线阅读_第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卢江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第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