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夏本纪》哩,大禹完成授勋仪式之后,司马迁突然来了个“镜头闪回”,皋陶、大禹和舜的座谈会内容披露了。场景很是突兀,好像没有彩排好,就把《禹贡》里的台词塞进来。

三方会谈乏善可陈,基本是一些空话、套话、废话,一如现在的大多数大会和小会,但大禹的言辞很犀利。

皋陶一上来就说,我们要以德服人,提出聪明的谋略,为天子分忧(“信道其德,谋明辅和”)。大禹附议,表示皋陶说得很对,问他如何做到,皋陶几乎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一般,说我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目光要放远些,团结各族人民,提拔一些能干的人,知人善任。

大禹揪住皋陶的最后一句话,把尧舜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翻出来并予以抨击,说知人善任谈何容易,否则何必担心讙兜这样的家伙?又有什么必要放逐三苗?又怎会害怕巧言令色的坏蛋?(“何忧乎讙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大禹没有提自己的父亲鲧,也没有提举荐鲧的四岳,他的做法体现了“以德服人”的风范,因为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为尊者讳”。

皋陶再次把道德升级,搞出一个令人头昏眼花的“九德”概念:“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恭),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我懒得翻译了,翻出来也不知所云,因为其中重叠处甚多,比如宽、柔、扰(通柔,不是捣乱的意思)、愿、温、恭、敬几乎就是同义词,还有栗、毅、直、刚等也是,这个莫名其妙的“九德”纯粹就是战国那帮书生硬凑出来的,华而不实,百无一用,难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如果你在在电脑里运行这段“程序码”,电脑可能把你当成“来自星星的你”。

皋陶自己在脑子里运行了一下“程序码”,结果证明“九德”功能强大,每天做到任意“三德”就可以持家;每天做到任意“六德”就足以立国。听起来“九德”类似“大力丸”,日服三粒可治尿频,日服六粒就成玄鸟了,服九粒可能就直接升天。皋陶最后总结说,必须要让有九德的在位才行,没有九德的人混上去,一旦查出来就五刑伺候。他其实又绕回到原点:怎样才能知人善任?就算真的有具备“九德“的神人,难道“九德”是刻在脸上吗?在脸上刻字那是墨刑。搞笑的是,皋陶一本正经地问大禹他的话是否可行(“吾言厎可行乎?”)?

大禹就像宰我被孔子绕晕了一样,脑子严重缺氧,不假思索地说皋陶的话完全可以贯彻执行(“汝言致可绩行”)。皋陶先生谦虚地说他才疏学浅,只不过是想为帝业添砖加瓦而已。(“余未有知,思赞道哉”)。

舜一直插不上嘴,趁皋陶这个话痨喝水润嗓子的空档,赶紧问大禹还有什么什么话要说。大禹的发言完全一幅美国总统竞选人的派头,毫不谦虚,声情并茂地表扬自己当年治水的辛劳、成效,以及他调粮赈灾的英明决策才让社会安定下来,虽然他说的倒是实情,不过这么往死里自我表扬的圣人他是唯一的。皋陶咽了口唾沫,使劲鼓掌说:是啊是啊,你说得太好了!(“然,此而美也。”)

大禹接下来的话就让人目瞪口呆了,他就像教训一个不成器的下属似地对舜说:”你在帝位上要小心啊!应该做你力所能及的,不要轻举妄动。要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天下才会响应你的教化。要时刻保持清醒,安心等候上帝的命令,如此你的命运才会美好。”(“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

这番话把舜刺激得语无伦次,连声说:“吁!臣哉!臣哉!”,这话照字面翻译出来就是:哎,你!你这个大臣啊!我们气急时,好像也是如此口气,你!你!你这个……!

舜吃了9粒“速效救心丸”,喘了口气说,你们做臣子的应该是我的手足耳目才是。他没底气往下说,再说下去他可能马上就得起身去苍梧。

舜话风一转,不疼不痒地就服饰和音律扯了几句,接下来他就像个受气的小媳妇,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说:“我有不当之处请指正,不要当我面赞扬我,背地里说我坏话。”(“予即辟,汝匡拂予。汝无面谀,退而谤予。”)

舜又把已经淡出我们视野的丹朱拎出来做反面教材,狂扁一顿说丹朱光知道享乐,水路不通也要行船,在家里召集狐朋狗友吸白『粉』、搞多P淫乱,结果身败名裂,断子绝孙。希望大禹引以为戒。(“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

《五帝本纪》结尾时说“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这才多久丹朱就“用绝其世”了?舜说这番话时尚在帝位,那么丹朱最多拥有封地三十来年,不仅“疆土”没了,连香火都断了,尧地下有知当不瞑目也!

丹朱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有多么意懒心灰,估计他围棋也懒得下了,父亲当初教他围棋不是为了让他在棋盘上驰骋,而是为了让他驰骋天下。天下没了,要棋盘干什么?棋盘只会让他伤感、失落,生命于丹朱,除了挥霍还有别的意义吗?不清楚丹朱到底是怎么死的,如果是非正常死亡,那么舜实在太狠了,丹朱毕竟是他的小舅子啊!后世的亡国之君比如陈叔宝还在杨坚的隋朝得个善终呢,李煜要不是写了那首“小楼昨夜又东风”招致赵匡义猜忌的词,他也不至于死。在丹朱的罪状里,有一点匪夷所思:“毋水行舟”,他脑子进水了吗?在水路不通的河里划船?那时候到处都是水,他偏偏要找一个水浅的地儿泛舟?他是不是“顺便”在齐腰深的水里淹死了?丹朱应该有孩子吧?他的孩子不能继承封地吗?怎么就绝了呢?是赶尽杀绝吗?我很想知道商均的结局是什么,可是找不到相关资料,有时候,没消息就是坏消息,祝商均好运吧。

大禹对丹朱不屑一顾,痛说起革命家史来,说他和涂山氏成婚后蜜月都没过,就奔赴抗洪救灾现场,儿子出生了他没顾上剪脐带,上幼儿园了他也没时间陪他练打击乐,上小学了,也没时间辅导儿子功课,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他这个父亲始终缺席。说完家史,接着又开始给自己打广告,说他全力以赴搞定洪水,完成五服大业,疆域达五千里,九州内每州设十二师,还有“五长”,除了三苗,所有部落都听话。

“九州”、“五服”之外又冒出“十二师”、“五长”,大禹的花样实在太多了。何谓“师”?据郑玄说,师是辅佐州长的,相当于副州长,每州有十二个副州长是不是太多了点儿?敢情“人浮于事”是从大禹开始的?《周礼?大司马法》里倒是提到“师”,每师2500人,不过那是治水时的编制,治水功成之后,还要保持每州三万人的抗洪队伍吗?成本太高了!这和军队不一样,军队随时准备战斗,如果真的每州有12师的配备,那就说明大禹治水并没有完全成功,12师像军队一样随时可能奔赴灾难现场。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小说在线阅读_第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卢江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第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