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丹朱如果接受了舜的“馈赠”,那他真是白学围棋了,大局观太差。因为没人拿他当天子,诸侯都去朝见舜而不理会丹朱;歌手们唱歌歌颂舜而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也去找舜。(“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这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

昔日幽静的南岸顿时冠盖如云,鼓乐喧天,丹朱的宫殿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虽然歌手们的歌声声声入耳,舜并没有跑到南河里洗耳朵,而是无可奈何地仰天长叹:天意如此啊!于是在诸侯、臣民的祝福声中登上天子之位,正式成为帝舜。

一切看起来如此美好,但这是真的吗?粉底固然可以遮盖雀斑,但风吹雨淋粉之后,原来的面目就露出来了。

《竹书》又名《汲冢纪年》,中国最早的编年史书,战国魏国史官所作,它一直埋葬在魏襄王的墓里,幸运地躲过秦始皇的那把火,直到西晋,被一个叫做不准(念否标)的盗墓贼从汲郡古墓挖出来,那些竹简泄漏了尧和舜的隐私。可惜司马迁没有机会看到那些竹简,以他老人家的求实精神,《史记》也许不是现在的样子。

遗憾的是,《竹书》原本在宋代突然消失了,它的消失也许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程朱理学在宋代大行其道,程朱师徒孙(朱是二程第三代弟子李侗的学生)三人都成了“圣人”。“理学”成立的前提必须有尧舜圣主在那供着,尧舜在《竹书》里不得不说的事必须消失,后人根据先宋文献淘换出来的《竹书》已经十丢其九。但我们依然可以从那些残存的片言只语里窥见历史的真相:“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段话可以入选最佳历史微型小说,故事完整,前因后果一清二楚。

“德衰”是否包括由于任用“淫辟”的共工对国家和臣民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是否包括无能的鲧耽误治水九年?想想一个国家有九年泡在水里,那是多么可怕的灾难啊!你可以说尧也不希望这些事发生,他是被逼无奈。他确实无奈,可一个帝王不能制约、反倒受制于权臣,连一个合格的君主都算不上,还圣主,好意思吗?就治国而言,他比后世的李世民和康熙差远了。“德衰”是否还包括把舜送去“野外生存体验”?当舜九死一生归来,他眼里的岳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娥皇、女英眼里,尧是个什么样的父亲?

舜囚禁尧,肯定得到权臣支持,否则不可能成功,这也暗示了尧当时众叛亲离。尧的哥哥弃还把丹朱流放了哩,也许正是弃和舜联手把丹朱给“偃塞”了,使得这对父子不得相见。弃和契后来在舜治下都得到重用,不是偶然的吧?《史通》里说“舜放尧于平阳”,平阳在山西临汾附近,据说囚禁尧的地方还有记号,大概是类似“闲人免进”的标识吧。如果真有所谓的“三年之丧”,也许是舜制造的假象,那三年是尧被囚禁的三年。

尧去世后,舜走个过场让位给丹朱,毕竟丹朱才是尧制定的接班人。丹朱在舜于南河“度假”的三年曾为帝,所以古籍里有“帝丹朱”之说。

《竹书》并非孤证,圣人榜排名第三的荀子在《正论》里直指尧舜禅让是胡说八道,不值一提(“夫曰尧舜禅让,是虛言也,是浅者之传,是陋者之说也”)。荀子直率得可爱,像个大活人,其余的大都是虚假、僵硬的泥塑。韩非子也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人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尧和他父亲喾一样,都未能如愿以偿。喾扶挚上马走了七年,一松绳挚两年后就翻身落马。丹朱也没好到哪里去,如果不是更惨的话。

“其知如神”的尧太天真了,压根就不知道人性有多黑暗。当年他们母子被打发到湖南、河北或者安徽的“月子中心”的经历,还是没有让尧吃一堑长一智。舜就像年轻时的尧,尧不就是取挚而代之吗?舜取丹朱而代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尧比高祖黄帝还高寿,在位98年(《竹书》说是100年),享寿116岁,在五帝中最长寿。如果你问我他真的那么长寿吗?我只能对你耸耸肩。远古的人没有出生证,没有文字,数字概念也未普及,一切全凭口耳相传,尤以白胡子老头和白发老太的话最有权威。既然书上这么说了,无法深究,姑妄言之,姑妄信之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管尧舜之间发生了什么恩恩怨怨,尧都要把舞台让给舜了。

舜,看你的了。(帝尧篇完)

五帝舜篇

舜是苦出身,不像其他四帝都含着金汤匙出生,虽然他是颛顼帝的第七代子孙。颛顼的儿子穷蝉因为某种原因被父亲打入冷宫(此种因由通常是政变未遂),祸延子孙,其后人全成了卑微的平头百姓,所谓“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舜出身贫寒,出生却和其余四帝一样不同凡响。舜的母亲叫握登,和黄帝,少昊和颛顼的娘一样,因为“光电效应”怀上舜,汉儒郑玄说“舜母感枢星之精而生舜”,“枢星之精”是什么,这远远超出了我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我只知道那是一道光,很耀眼。握登在一个叫姚墟的地方生下舜,所以舜姓姚,就像黄帝生于姬水而姓姬一样,姚墟在翼州,就是赤龙赠给庆都的画上,尧大脚所踏之地。(笔者按:另有一说称姚墟不在河北,而在山东菏泽)。

司马迁声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此说有误,黄帝、颛顼和喾都姓姬,尧则姓伊祁或伊、祁。先秦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姓从母,表示血缘关系,因此同姓者不相婚配;氏,表示社会关系,代表身份贵贱、官衔或封地,比如尧是陶唐氏,舜为帝后,以自己的部落名“有虞”为帝号,所以他是有虞氏。

可能“枢星之精”能量过于强大,导致婴儿双目产生突变。舜生下来每只眼睛都有两个瞳仁,所以他名叫“重华”。后世还有个双瞳仁的名人,叫项羽。舜年幼时,母亲握登就过世了,舜开始了他悲惨的童年及青少年生活。

舜有双瞳仁,而舜的父亲连一只瞳仁都没有,所以名叫瞽叟,这其实算不上名字,仅仅是个缺乏敬意的外号而已:瞎老头。他确实是个瞎子,不仅眼瞎,而且心瞎,“盲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不适合他。

这瞎老头可能挺有本事,应该还置下一份小康的家业,否则他不可能在握登死后就续上弦了,人家总不至于图他眼瞎吧?他跟第二任妻子生了个儿子叫象。他很溺爱这个小儿子,这可以理解,一般父母都很宠爱老幺,可这瞎老头喜欢小儿子到了足够引起司法部门严重关注的地步:他时常琢磨着杀掉大儿子!(“常欲杀舜”)舜的后母和弟弟象也要杀他,舜在家里成了被通缉、猎杀的对象。我不知道还有谁的生活比舜更悲惨,高玉宝不就被地主老财剥削不让读书识字吗?起码无性命之忧吧。舜朝不保夕,成天想着“如果还有明天/你想怎样装扮你的脸/如果没有明天/要怎么说再见”,如果有明天,他根本不需要考虑怎么装扮自己的脸,在脸上掐一把,知道疼就谢天谢地;如果没有明天,他更不用操心怎么说再见,因为没有任何人要和他说再见,他在家里完全是个多余的人,就像卡夫卡笔下最后变成虫子死去的格里高尔。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小说在线阅读_第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卢江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第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