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老人家经常出去调研,视察山川河流,体察民情,信访工作做很得到位(“劳勤心力耳目”),不贪污不浪费(“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所以叫黄帝。他不是也有云瑞吗?干嘛不叫“云帝”?所谓“土德”云云,也是源于战国的说辞,其时“金木水火土”五行说盛行,其大家是个叫邹衍的齐国人,在齐国的“社会科学院”稷下学馆一呼百应,提倡“五德始终”,宣王奉之为国师,还是个NO.2大帅哥。

总之在以黄帝为核心的部落联盟里,人民的生活是幸福的,动物和人民一样幸福,整个联盟充满欢乐祥和的气氛。黄帝在位的第59年,老人家穿着黄袍于宫中接待两批来朝拜的外国友人,分别是贯胸氏和长股氏。我有本绘图板的《山海经》,上面有这两个部落人的相貌特征,贯胸国的人胸口有个洞,他们的贵族坐“轿子”特别朴素,用跟棒子穿胸而过,两人抬起就走人,画上人看起来很拉风的样子。长股不是屁股很长,而是大腿很长,画上的人看起来有点像前NBA球星张伯伦,那么高的个子,那么长的腿,不打篮球可惜了。在《竹书》里,接待贯胸氏和长股氏是唯一被提及的黄帝的外事活动。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姓者十四人”,得姓意味着有名分,那么另外十一个为什么没有名分?他们怎么了?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被杀或是被逐吗?生于帝王之家,这是常见的悲剧曲目,我查不到相关材料,只能如此猜测。后世无数帝王和其子嗣发出“愿生生世世莫再生于帝王家”的哀叹。

《史记》里只提到黄帝的正妃嫘祖,她生了两个孩子,长子叫玄嚣,老二叫昌意,这两个孩子的后人“皆有天下”。嫘祖可不是个寻常女子,她是时装界的革命人物,发明丝绸的人。想象一下,没有丝绸的时装界该多土啊,所有爱美的女子,地主和地主婆都应该向嫘祖致以崇高的敬意。

《汉书?古今人表》提及黄帝另外两个老婆,也即次妃方雷氏和彤鱼氏,这没问题,可它把嫘祖辛苦生的大儿子玄嚣“过继”了给方雷氏,还好昌意户口没变,否则嫘祖就亏大了。

不管黄帝有多伟大,他仍有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在位一百年后,“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就在绥德一带。

五帝之二,颛顼必须要开始上班了。(黄帝篇完)

二颛顼篇

颛顼(念专须)帝名叫高阳,是昌意的儿子,黄帝的孙子。按说继位黄帝的该是青阳或是昌意,这两嫡子犯了啥路线错误吗?

他们俩确实犯了错误,但究竟是什么错不清楚。《竹书》提到黄帝在位第77年把昌意流放到弱水(“昌意降居弱水”),《大戴礼记?帝系》说青阳和昌意这哥俩都被流放了,前者被贬到至泜水(《史记》里说是江水),后者则被发配到若水(通“弱水”)。这“两水”到底在哪?有说是河南,也有认为在四川。顾颉刚先生认为是后者,这也符合成书于东汉时期《水经》的说法,在道理上也讲得通。从陕西到河南能叫流放吗?坐在牛车上,晃悠着双腿,哼哼“信天游”就到了,只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才是发配地的首选。

《竹书》引《左氏?昭十七年传》:首先即黄帝位的并不是颛顼,而是他的大伯青阳,帝号少昊。少昊是个飞禽爱好者,他爸黄帝以云做官名,他则以鸟名和之。不清楚少昊的政绩如何,也不知道他在位多少年,《史记》压根没提他。《竹书》称颛顼十岁就开始辅佐少昊,二十岁取少昊而代之登帝位。那时的孩子真是早熟啊,黄帝十一岁就走上帝(还不能叫“皇帝”,也不能叫“天子”或“王”,只能叫“帝”)的工作岗位。我两个儿子在那个年纪,成天只知道玩电子游戏,酱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看来他们都登不了帝位,最多当个美国总统,而且顶多干八年就得让位。

从颛顼的从政经历来看,昌意始终都不在父亲的接班人之列,青阳下岗了,他这个弟弟还是靠边站,倒是他的儿子上岗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黄帝选择接班人“不唯成分论”,老子是老子,儿子是儿子,一码归一码。不像后来,一人倒霉,九族都受株连。

《竹书》说,颛顼在位78年而“崩”,也就是说他活了98岁,无论是执政期还是寿命都很长,但跟他爷爷还是没法比。黄帝在位整整一百年,他的寿命跨度也极大,从111到300岁。

黄帝“寿三百”连孔子的弟子都很困惑,其高徒七十二贤人之一、以口才好著称的宰我(咋起这么个名字?太自虐了)问孔子黄帝咋活了三百年,他还是人吗?子曰:“Well,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先进事迹你不好好研究,问黄帝那么久远的人干嘛?“,宰我一根筋地追问:“做学问就要彻底,不能碰到疑难杂症就回避,我非问不可。”孔子不愧是圣人,来个脑筋急转弯:“他生前时利民百年,身后人民敬畏他百年,其教诲流芳百年,故曰三百年。”很明显孔子绕个个大弯子(还说了一大段黄帝德行和伟绩),目的就是要答非所问。宰我不知是被绕糊涂了还是不敢再问,接下来他自动转换话题,“请问帝颛顼”。

颛顼有谋略,但是低调得让人看不出来(“静渊以有谋”),绝不会像孔明摇扇子那么嚣张,大雪天都扇扇子,把装酷进行到底。他继承了爷爷黄帝的光荣传统,比如按时种地,和大自然和谐共处,对鬼神表达崇高敬意,深知NOZUONODIE的道理。这些事他爷爷都做过,我相信颛顼对爷爷崇拜之极,小时候“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就一定把爷爷奉为神明。他也学他爷爷东西南北巡,只是终点有所不同。

往北他到了幽陵,就是幽州,五代时被儿皇帝石敬瑭打包送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之一,即现在的北京和部分河北、辽宁一带。不过不知道他的幽州行都干了啥,如果是自驾游可就没多大意思了。他爷爷北巡时干了啥?北逐稀饭,哦,不对,是“熏鱼”。南巡到了当时人以为最南的地方:交趾,即现在的越南北部,这个倒不容易,路途遥远不说,那时候的越南只有“农家乐”,不太可能有什么反动武装,就算有也早给他爷爷摆平了。西巡到了流沙,具体什么地方说法不一,《汉书地理志》认为是张掖,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得名张掖,西汉猛将霍去病在此把匈奴打得差点一病不起;也有人认为“流沙”泛指沙漠地带,这个更不容易了,沙漠里连“农家乐”都没有,只有孤烟直,标签都找不到地方贴,贴了也很快给流沙埋了。东巡他巡得比他爷爷还远(黄帝东巡只是到了山东,我怀疑他老人家是去泰山熟悉地形,为封禅做前期准备),到“蟠木”,蟠木是什么?是扶桑,那时的扶桑可不是现在的扶桑,那时的扶桑据《山海经》说长得比太阳还高,它罩着太阳,所以叫日出之地。日本人急吼吼地喊“扶桑之国天皇佑,大和民族旭日升。”,徐福啊徐福,你都教了那三百童男童女什么东西呀?你是他们的第一任天皇吗?如果不是,我深表遗憾,你也节哀顺变。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小说在线阅读_第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卢江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第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