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奸佞之辈最擅长于察言观色。伯嚭不失时机地进谗,从往至今地细数伍子胥的恶行。他的言辞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第一句便是:“大王以为伍子胥是个忠厚之人,可其实他是个残忍的人。”要知道忠厚是夫差容忍伍子胥的底线,而伯嚭却要一举攻破这条底线。吴王夫差听了不禁一怔,伯嚭不露声色继续说道:“当年伍子胥父亲、哥哥被逮捕,伍子胥弃之不顾,自己一个人逃跑了。这种人,大王以为他会为您竭忠尽力吗?”

父兄都不顾的人,会顾及君王吗?这些话象是一支战车部队的冲击,动摇了夫差的心理底线。伯嚭又进攻夫差心灵深处的另一痛处:“大王想攻打齐国,伍子胥拼命劝阻。可是结果怎么样呢?大王大获全胜,可是他认错了吗?不仅不认错,反倒在心里埋怨大王了。”精确制导的言辞攻击,又一次击中目标了。

这些话,把夫差那种难受的心理又调动起来,暴怒之火又燃烧了。可是伯嚭的进攻还未结束,他要彻底颠覆伍子胥的形象,他郑重地警告夫差:“大王不可不防伍子胥,他一定会作乱的。”

虽然夫差并没有表态,可是伯嚭从他略带茫然的脸部表情中,知道已经在大王心里埋下一颗丨炸丨弹,这颗丨炸丨弹很会就会引爆了。

(铁血时代-431)

夫差打出最后一张牌,他派伍子胥作为特使,前往齐国谈判。

伍子胥带上自己的儿子,动身出发了。对于自己的判断,伍子胥从来没有动摇过,吴国最大危险来自越国,而非齐国。一次次的劝谏,面对吴王一次次冷漠的眼神,伍子胥真的已经绝望。那次自己没有自裁成功,一半是因为夫差的及时阻止,另一半是他还有一件放心不下的事情——他要为伍家留根苗。他不能想象,一旦吴国变成一片废墟,那位越国之王能不斩尽杀绝吗?

他不失时宜地利用出使齐国的机会,把儿子托付给了齐国望族鲍氏。这一切当然没有逃脱吴王密探的耳目,他还没有归国时,消息早就传到夫差的耳中。

夫差被彻底地激怒了。他把这件事与伯嚭所进谗言联系起来,竟然如此巧合么?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敌国的大臣,这不是想阴谋作乱吗?当他把伍子胥这些年来的进谏,换个角度思考,越发觉得自己的逻辑清晰无误了。为什么伍子胥要力主杀勾践呢?不是害怕我夫差的以德服人吗?不是不愿意看到吴国更加强大吗?为什么要反对攻打齐国呢?现在不是清楚摆在那儿吗,他都为儿子办了齐国的绿卡,下一步不是想要作乱么,甚至要投降齐国么?

吴王庆幸自己在关键时刻,看清伍子胥的真面目,他眼里露出杀机。聪明的伯嚭抓住机会,火上加油,这回伍子胥死定了!

完成外交任务后,伍子胥回到吴国,他很快嗅出异样的政治气味。可是如今他已经没有放心不下的事了,没有了顾虑,心境一片澄然。夫差经过复杂的内心交战后,终于咬牙跺脚地做出一生最难的决定:他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宝剑,赐死!这个外表强悍,内心软弱的君王,不敢直面伍子胥,他宁可呆在王宫中以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着,也不愿在伍子胥最后锐利的目光下,暴露自己内心深处的惊慌失措。

伍子胥望着夫差赐死的宝剑,居然放声大笑,这笑声让吴王使者听得不寒而栗。伍子胥抚摸宝剑,在刹那之间,他的脑海中浮掠过许许多多的往事,似乎漫长而坎坷的一生,在短短的几秒中,又重现在记忆中,那些往事似乎久远,又似乎恍如昨天刚发生,一切都那么清晰可见。他冲着宝剑说话了,实际上是冲着夫差说话:“我先是辅佐你父亲称霸,后又立你为王。当初你要把吴国一半土地分给我,我没有接受。如今你反倒听信谗言,要致我于死地。唉,没有我,你一个人还能撑得起吴国的大厦吗?”

他转过身,以平静的目光看了使者一眼,说道:“我死后,请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置于城门之上,我必定可以看到越国军队攻入城内的一天。”

说罢伍子胥把剑一横,切开自己的喉咙,鲜血涌出并很快染红了脚下之地。死,对伍子胥来说,从来不是可怕的事情,他不能说没有遗憾,在最后那刻,他觉得自己象一片浮云,象一片落叶,没有可以依托的归宿。楚国是他的祖国,可是他背叛了,吴国是他的第二故乡,可是他被遗弃了。

英雄总是寂寞,因为他们超越了世俗。

(铁血时代-432)

六、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夫差要证明自己。

证明没有伍子胥的吴国,仍然是最强大的。

弩还是强弩,只是飞行一段时间后,很快就要落地了。他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享受最后的盛宴。

打败齐国后,吴国偃然成为中原新的领袖。领袖不是自封的,必须要有人承认。可是令夫差感到郁闷的是,中原诸侯似乎有意抵制吴国。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原诸侯国即便在军事上落于下风,在文化上仍然保持了一种优越感。以礼仪文明自居的中原城邦,打心里瞧不起吴国这个暴发户。

夫差陶醉在征服的快乐之中,他梦想着超越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些伟大君主的事业,他的底气来自吴国雄厚的军事实力,十三万大军是他手中的王牌。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自从吴王阖闾以来,这支四处征战,所向披靡的常胜之师,其灵魂人物就是被他赐死的伍子胥,是伍子胥培育了这支军队,并带给它无上的荣光。与奉承逢迎的政客们不同,军队自将领及士兵,对伍子胥敬若神明,但是铁师的缔造者,却无缘无故被谗致死,这样的结局,令所有人为之心寒。士气已凋,人心已散,同样是精良的武器,同样是驰骋的战车,可是却不是一样的战斗力。

当怨气从底层向上蔓延时,夫差却没有任何察觉。他坐得太高了,从来只是仰视着天空,不会俯视苍生。当帝国之基开始动摇时,他却抬来一架梯子,要爬向更高之处,甚至他想飞,飞越前人的巅峰。

有理想甚好,有抱负甚好,有雄心甚好。可是倘若不强基固本,再高的理想、抱负、雄心,统统会摔得粉身碎骨。

夫差没有发现根基已松动,没有发现越国虎视眈眈、张牙舞爪,他只想着让中原诸侯们屈膝在自己脚下。此刻他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化身为神,他的存在,是要让天下人景仰、崇拜与敬畏。

可事实与想象差距甚远。

吴王夫差要过把盟主的瘾,大国召不来,先召小国吧。于是鲁国、宋国、卫国这些国家接到通知,参加老大吴国主持的会议。

以前吴国曾经派一名使者出使卫国,卫出公把他杀了,这下子就得罪吴国了。如今夫差要召开会议,卫出公不禁要为自己的人身安全担忧。卫国的大臣们有的人说去不得,去了必自受其辱;有些人则认为吴国如日中天,齐国都被打败了,这尊菩萨得罪不起。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卫出公还是决定出席会议。

卫出公姗姗来迟,这正好给夫差报复的借口。虽然尚未结盟,可是夫差已俨然以盟主身份自居,卫出公拖拖拉拉,开会迟到,这不是公然藐视盟主吗?不惩罚一下,如何树立盟主的威严呢?吴国军队包围卫出公的住所,准备抓人。

吴国人的蛮横,引起了鲁国人的反感。以辨才著称的子贡游说吴国权臣伯嚭说:“这次卫君参加会议,在国内有很大争议,如果吴国贸然逮捕卫君,势必使卫国大权落入反吴派手中,这样对吴国有什么好处呢?再说了,召集诸侯开会,却扣留国家元首,这样做的后果只能使列国感到担惊受怕,吴国要称霸难矣。”

在鲁国人的抗议下,吴国最终释放了卫出公。虽然夫差风光了一把,可是煞费苦心召开的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鲁国、宋国、卫国三国却借此舞台,背着夫差偷偷签订三国秘密盟约,同时又异口同声地拒绝与吴国结盟。

看来夫差这个盟主只能算是个“伪盟主”,没有人愿意自掉身价,与他结盟。

(铁血时代-433)

对这样的结果,夫差显然十分不满意。

小国是看大国脸色的,中原大国非晋即齐,现在齐国已经被吴国打败了,倘若能压服晋国,那中小诸侯国就会乖乖送上门来了。

做事,就要做大事。吴国与晋国有共同敌人,那就是齐国,这是两国谈判、结盟的基础。如果能得到晋国的默认,成为盟主,夫差的霸业之梦就可实现。在经历内乱后,晋国失去往日的雄风,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国人仍然是那么自大与傲慢。

可是夫差更有傲慢的资本,晋国与楚国抗衡一百年,却从来没能真正打败楚国,看看后起之秀的表现吧,吴国差点就让楚亡国了。

光凭这点,晋国人不得不对吴国的实力做一个全新的重估。

夫差向晋定公发出邀请,双方定于黄池(河南封丘西南)举行两国元首会晤,参加会议还有鲁哀公与及周室卿士单平公。

公元前482年,黄池会议召开。

夫差为这次国际会议做足准备,他的目的十分清晰,就是取代晋国,成为新的盟主。为了争夺话语权,夫差以武力为后盾,他率领精锐部队北上,以增加谈判的筹码。

精锐尽出后,吴国本土守备空虚,在夫差看来,南方已没有哪个国家可能对吴国构成威胁,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冒失的作法,最终葬送了吴国的运途。

危险正是来自邻国越国。

伍子胥的预言渐渐成真。

勾践的耐心终于得到回报。越国的低调让吴王夫差对这个诡异邻国的阴谋视而不见,并屡屡中招。先是大修土木,建宫筑台,耗尽民力;后又穷兵黩武、频频用兵;更致命的是误信谗言,冤杀伍子胥,自毁长城。

貌似强大的吴国,实则为纸老虎,虽然张牙舞爪,外表嚣张,却掩饰不住外强中干的实质。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2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