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晋国的无所作为,导致蔡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经过七个月艰苦卓绝的抵抗,蔡国终于被楚军攻破。蔡国太子被楚灵王下令处死,而且还拿来当作祭品,下场凄惨可怜。

这样,继陈国之后,蔡国也被灭了,成为楚国的一个县。

楚灭陈、蔡,实是暴虐者的胜利、野心家的胜利、蔑视国际公法者的胜利、强权者的胜利,其胜利根本原因乃是中原诸侯的不作为,使楚灵王弃休战协议于不顾,诸国弭兵的和平局面,遂为弱肉强食之自然法则破坏殆尽了。

然而春秋时代,毕竟不同于后日的专制时代,楚国虽强,却不能钳制天下,能灭人之国,却不能禁锢人心;陈蔡虽弱,犹然可奋力一搏,以争国家的二次独立。

(铁血时代-309)

三、楚灵王之死

毫无疑问,楚灵王是一个好战分子。

灭掉陈、蔡两国之后,他下令在陈、蔡两地以及北部的不羹(包括东不羹、西不羹两城),重新修筑坚固的城墙,每座城池配备有一千辆战车,四座城池总计有四千辆战车,这个数量可以看出楚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楚灵王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问右尹子革:“以前诸侯害怕晋国,疏远我国,现在我们在北方四城便拥有四千辆战车,你看诸侯是不是会怕我?”

子革讨好他说:“光是这四座城池的力量就让人害怕了,何况是整个楚国呢?他们一定会害怕的。”

确实,此时楚国的力量是令人畏惧的,其对手晋国也感受到空前的压力。两年后(公元前529年),晋国出动四千辆战车,在邾南大阅兵,以威慑诸侯,这似乎是对楚国人施压中原诸侯国的一种回应。

但楚灵王还是有一种失落感,因为在与吴国的交锋中,楚国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不仅如此,原来投靠楚国的徐国,反倒投靠吴国了。在五年前(公元前536年)讨伐徐国的战争中,楚军被吴国人打得大败。对楚灵王来说,这是耻辱。

雪耻的机会来了。

如今北方四城高高耸立,北线无忧,楚国可以心无旁鹜地投入与吴国的战争中。当然,首先要灭掉徐国,报一箭之仇。

灭蔡后的第二年(公元前530年),楚灵王派荡侯、潘子等将领,出击徐国,他自己则屯兵于乾谿,作为前锋军队的后援。

螳螂捕食,黄雀在后。楚灵王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危险正在临近,危险不是来自吴国或其他外部的力量,而是在楚国内部。

在楚灵王亲征徐国时,楚国内部爆发叛乱。

这场叛乱蓄谋已久,起因是楚灵王得罪太多人了。自从他即位后,一味对外扩张,内政则采取高压手段,早已引起一批臣僚的强烈不满。被迫害过的薳居、许围、蔡洧、蔓成然四家组成联合阵线,暗中策划叛乱。如今楚灵王离开首都亲征徐国,正是发动叛乱的最佳时机。

参与叛乱的人中,甚至还有一名越国大夫,他叫常寿过。以前常寿过曾代表越国参加楚国主持的国际会议,在会议上遭到楚灵王的羞辱,因此他也带着一批人,前来为反灵王阵线助威。

叛军偷袭固城,攻克息舟,并修筑城堡,准备与政府军一决死战。

与此同时,蔡国复国主义运动沉碴泛起,最后与楚国国内的叛乱汇合成一股洪流。

蔡国复国运动的关键人物是观从。

观从原本是楚国人,他的父亲观止在楚康王当政时被处死,他便流亡到了蔡国,在蔡国大夫朝吴手下当差。蔡国被楚国灭亡后,观从一心要拯救蔡国,争取二次独立。当他听到楚国爆发反政府叛乱时,十分激动,便对朝吴说:“机不可失,如果不争取独立,蔡国将没有复国的机会了,请让我试一试吧。”

(铁血时代-311)

自从被楚国吞并后,蔡国改为蔡县,最高长官由楚灵王的弟弟熊弃疾担任。要谋求蔡国独立,必须要得到熊弃疾的支持。

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熊弃疾不仅是楚灵王所信任的人,而且他也是灭陈之战与灭楚之战中的楚军总司令。想要策反熊弃疾,可能吗?朝吴对此深表怀疑,可是观从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不会放弃。

首先,要让楚灵王的两个政敌返回国内。

这两个政敌,其实也是楚灵王的弟弟:子干(公子比)与公子黑肱。当初楚灵王发动政变夺权时,子干逃到晋国,黑肱逃到郑国,到现在已经流亡十二年了。

观从伪造了一份蔡县最高长官熊弃疾的文书,大意是说准备推翻灵王的统治,希望两位哥哥能回来协助。子干与黑肱两人看了后,信以为真,便满怀希望地前往蔡县,可是他们没有见到弃疾,却见到一张陌生的面孔……

观从这时已经秘密组织了一支复国军,但他位卑言轻,要有人出面主持大局。子干与黑肱是楚国王子,身份尊贵,有号召力,况且两人都是楚灵王的死敌,自然成为主持大局的人选。可是子干与黑肱却不干,在他们看来,这支微不足道的复国军,要对抗强大的楚国政府军,那是痴人说梦。

不干也得干——观从一声怒吼。

在观从的武力胁迫下,子干与黑肱两人被迫同意与观从组成统一战线。

复国军开始行动了。义勇军偷袭蔡县最高长官熊弃疾的府衙,当时熊弃疾正在吃饭,忽然见一大群人冲杀进来,心里吓坏了,把碗筷一扔,从后门逃走。

观从这个人头脑灵活,擅长搞阴谋。他进了府衙后,便在地上挖个坑,杀了一头牲口,放进一份事先准备好的伪造盟书,这是春秋时代盟誓的标准程序。办妥之后,他召集市民,宣布说:“蔡县最高长官已经召回子干、黑肱两位公子,并且立了盟约,准备把他们送回楚国,以武力推翻现在暴虐的国君。”

这时,观从的老上级朝吴站出来呼吁说:“如果你们想为暴君白白送死,那就选择袖手旁观;可是如果你们想恢复蔡国,求得安定,那就支持最高长官,向暴君开战吧。”

复国那可是神圣使命,这些蔡国遗民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支持伟大的复国运动。

楚灵王虽然在蔡县驻扎不少兵力,但这些兵源主要都是由以前的蔡国人组成。如今在观从与朝吴的煽动下,都倒向复国军,蔡县最高长官熊弃疾成了光杆司令。

熊弃疾陷入两难境地,要镇压复国军吗?现在没有兵力,怎么镇压?逃回楚都吗?那也不行,观从既伪造了所谓的盟书,又公开宣称他与子干、黑肱结盟,要杀回楚国,如果这时回去,楚王会信任他吗?

进不得,也退不得。再看看国内的形势,叛乱正在蔓延,国家正陷于危险中,这个时候,楚灵王却还热衷于讨伐徐国。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四面楚歌,楚灵王的统治已是摇摇欲坠了,不如就跟蔡国复国军联手,杀回楚国,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哩。

(铁血时代-312)

熊弃疾向观从伸出友情之手,一个更广泛的反灵王阵营形成了。

凭借自己的影响力,熊弃疾成功地说服陈、不羹等城的驻军参加讨灵王的军事行动,并且把楚的喽啰国许国、叶国也拖下水。光是陈、蔡、不羹这些城池就拥有四千辆战车,楚灵王原本打算以此强大的力量来威慑诸侯,不想这些城池竟然倒戈一击,加速楚灵王的覆灭。

国内的叛乱势力也与熊弃疾合流,一支强大的军队迅速向郢都推进。

根据事先达成的协定,倒灵王行动成功后,陈与蔡将复国。挺进到郢都郊外后,陈军、蔡军打出了本国的旗号,在神圣使命的召唤下,士气更加旺盛。

熊弃疾是楚军中的名将,他并没有急着攻城,因为他深知郢都的防御工事极其坚固。以前楚相子囊在伐吴失利后,警告下任首相子庚,一定要加固郢都的城防,这本来是为了对付吴国,不料吴军尚未打到郢都,叛军先来了。郢都不是一座容易攻陷的城池,如果不能迅速拿下,楚灵王一旦从徐国前线回师,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形下,熊弃疾决定智取郢城,他派两名心腹秘密入城,买通太子身旁的侍卫,刺杀主持郢都防御的太子。政府军群龙无首,首都一片混乱,反政府军里应外合,很快便攻克郢都。

进军郢都的军事行动中,熊弃疾是灵魂人物,如果没有他参加,反政府军绝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重大战果。但是子干、黑肱、弃疾三兄弟中,子干最为年长,弃疾最年幼,因此入了国都之后,熊弃疾没有成为楚王,而是由子干继位为王,黑肱为令尹,熊弃疾为司马。

政变成功了。

但是还不彻底。因为楚灵王还没死,他还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在得知国内政变的消息后,楚灵王大惊失色。情况紧急,他已经来不及召回在徐国前线作战的部队,自己匆匆率驻扎在乾谿的战略预备队,火速返师。

可是熊弃疾的出手更快。

控制郢都后,熊弃疾马上派观从为特使,前去见楚灵王,告知郢都已沦陷的消息。显然,熊弃疾希望楚灵王能知难而退,选择逃亡之路,

观从是蔡国二次独立的英雄,同时也是一名鼓动家,他借着见楚灵王的机会,偷偷地在政府军中散布小道消息:“先归顺新政府者,可以保有官职家财,后归顺者将被处于劓刑。”楚军官兵听了都很害怕,大量开小差,偷偷溜走了。

楚灵王的军队行进到了訾梁时,士兵们跑得差不多了。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1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