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楚灵王也要把这年的秋季当作自己军事的收获季节,他不经意之间流露出得意忘形的表情,如今辖下的这支军队,阵容实在太强大了。除了一直笑傲江湖、令人闻风丧胆的楚兵团之外,还有其他诸侯国拼凑起来的联合作战部队,旌旗猎猎,一路向东,杀奔吴国。

楚灵王此行的目的,是拔除吴国的朱方城。

朱方城的主人,并不是一个吴国人,而是齐国流亡的政客,谁呢?就是曾在齐国政坛叱咤风云的庆封。自从齐国四大家族联手,打垮庆氏集团后,庆封被迫逃亡到了吴国,在吴国受到礼遇,吴王将朱方城赏赐给他作封地。这个庆封倒是颇有本事,有生意头脑,会理财,很快,他就富可敌国。

当然,吴国政府把朱方城赏赐给庆封,也有自己的意图。

庆封在齐国当权的时间很久,垮台之后,其党羽很多都逃到外国。这样他在各国有很多眼线,吴国政府就是利用庆封这伙流亡政客,收罗各国的军事情报,特别是晋国与楚国的动向。庆封到底是出卖什么军事情报给吴国呢?史书上没有明确的纪载,据笔者推断,除各国的军事部署、兵力、武器配置等情报之外,可能还有军事技术。吴国原本是一个军事技术很落后的国家,在巫臣出使吴国时,带了三十辆兵车,吴国人看得目瞪口呆,可见其技术之落后。可是到春秋晚期,吴国的军事技术已是一流水平,其铸剑(铁剑)技术最好,水师也最强大。当时铸铁技术最高的国家有晋国、齐国,而水师发展最早的是楚国,因此有可能吴国政府通过庆封获得了大量的军事技术情报。

正因为如此,楚灵王把伐吴的目标锁定在朱方城,就是要消灭庆封集团,掐断吴国的军事情报来源。

庆封的本事,也就是搞搞政治阴谋,敛敛财、收集些情报,说到行军作战,却非所长。楚灵王派大将屈申率前锋部队,猛攻朱方城,庆封哪里抵挡得住,很快城池被攻破,他本人被楚军俘虏,跟随他的齐国流亡分子,则被一网打尽。

看来齐景公应该给楚灵王写一封感谢信,为齐国政坛除去一大隐患。

楚灵王首战得胜,非常高兴,准备公开处死庆封,以鼓舞士气。

庆封被五花大绑,拉在马车上示众。这个可怜的家伙,想当年在齐国作威作福时,何尝想过自己结局是这样呢?楚灵王有意要羞辱他,故意在处决之前,拉出来游行,不仅要游行示众,而且还强迫庆封本人要高声认罪,要他这样喊:“我是齐国大罪人,我杀害了自己的国君,还欺负国君的孤儿,强迫大夫们要服从于我。”说到这个游街示众,自我批斗,不禁让人联想到文丨革丨中的红卫兵小将对“地富反右坏”分子的批斗,不过这不是他们原创的,因为二千多年前的楚灵王就想出这个花样。当然,红卫兵小将还是有所发展的,因为楚灵王并没有给庆封戴高帽,至少史书中没有记载。

(铁血时代-304)

楚灵王想羞辱庆封来立威,不料事情并不如他想象的。庆封虽然要被处死,可是你把我拖出来游行,我就要报复一下,你不是要我喊吗,那我就喊吧,他憋足劲高喊道:“王子围是大罪人,他杀了自己的国君,篡位夺权,还强迫各诸侯国屈服于他。”

楚灵王一听,哎,庆封居然用这个机会来痛骂自己,这还了得,自己岂不在诸侯国军队面前出丑了。情急之下,赶紧下令,游行取消,立即处死庆封。

本来想立威,结果出了大丑,这就是楚灵王的闹剧。

攻克朱方城后,楚灵王并没有继续深入进攻吴国,而是率联军一举消灭附近一个小国:赖国。这又是一次以强凌弱的非对称性战争,战斗没有任何悬念,赖国投降了。

赖国国君披头散发,把自己反绑,口里含一块玉璧,出城来降,随行的官员光着膀子,抬着棺材跟在后面。

楚灵王不知道要怎么办,他问身旁的伍举。伍举跟他说:“以前楚成王攻伐许国时,许僖公也是这样来请降的,成王亲自给他松绑,收下玉壁,烧了棺木,以示接受投降。”看来楚国虽然向往中原的礼仪文明,但对这么复杂的东西,还确实有点弄不明白。

吞并赖国后,楚灵王下令动员民众,在赖国的土地上修筑城池,将其作为进攻吴国的桥头堡。

楚灵王的东征,尽管取得破朱方、灭赖国的胜利,却把楚国拖入战争的泥潭中。显然,雄心勃勃的他严重低估吴国的军事力量。

吴国的反击速度快得惊人。

对于楚国人所说的吴国政府利用庆封窃取军事情报的说法,吴王馀祭发表讲话,宣称:“庆封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吴国,吴国把他封在朱方城,只是表明我们不仇视有才之士。”

楚国在秋季发动侵吴战争,吴国在冬季展开大规模的报复。

楚兵团以骁勇而著称,而吴国兵团之勇猛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刺骨的寒风中,吴国军队越界作战,进攻楚国本土,接连攻下棘、栎、麻三座城邑。楚国为之震动,不得不在夏汭、钟离、巢邑一线构筑防御工事,以防备吴军继续深入。

这一年冬季,气候有点反常,楚国东部发生严重的水灾。这次水灾迫使吴国军队放弃进攻,同时楚国在赖的筑城工程也被迫停止。

此时九州大地上的战争,已经从中原战场转向东南战场,吴楚之间的战争,成为春秋末期最激烈的战事。

(铁血时代-305)

为了打败吴国,楚灵王花了一年时间做精心准备。

公元前537年,楚灵王发动第二次伐吴战争。

楚军的阵容堪称强大,除了楚兵团外,还有七个诸侯国派出军队助阵,这七个国家是蔡国、陈国、许国、顿国、沈国、徐国、越国,除此之外,还有东夷蛮族军队。

虽然楚军来势汹汹,但吴国可不是好对付的。吴国军队的厉害,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非常勇猛,当时吴国还是个半蛮族国家,不脱野蛮色彩,崇尚勇武;第二,吴国在对付楚军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讲究机动灵活,在战术上颇多创新,虽然相关的史料缺失,但吴国后来能产生孙武这样伟大的军事天才,这绝非偶然。

得悉楚军东进的消息后,吴国实施了一系列佯动。楚国大将薳启彊一看,吴军出动了,可又不是冲着楚军来的,他不禁心里呵呵一笑,吴军肯定是畏惧楚军的强大,不敢来交战。于是他下令,部队火速前进,跟踪追击。他一路追踪到一处称为鹊岸的江边,只顾着追赶敌军,无意间露出破绽。其实吴军正是以运动战的方式牵着楚国人跑,然后伺机反击,薳启彊的部队根本没有防备,被吴军打得丢盔卸甲,狼狈而逃。

楚军首战败北,楚灵王很生气,正在气头上,忽然有人来报说:“吴国派了一名使者前来,说是要犒劳我们的军队。”楚灵王问:“来的人是什么身份呢?”勤卫兵回答说:“他自称是吴王的弟弟蹶由。”

楚灵王一听火了:吴王在这个时候派弟弟来我这儿,不是存心看笑话吗?我干脆将他抓起来,杀了祭鼓。

蹶由被抓起来了,准备拉出去砍了,用血来祭战鼓。他先被带到楚灵王的跟前,楚王问他:“你倒是有种,敢一个人跑这里来,寡人且问你,你来之前有没有占卜一下吉凶呢?”

蹶由虽然被绑着,但他神色自若,从容地回答说:“当然是吉利了。吴王听说贵国要向我国用兵,先占卜一下,占卜的结果,说要派人前来犒劳楚军,顺便观察一下大王是不是生气了。如果大王友好地欢迎我,那么我国就会放松警惕,这样距离灭亡就近了。现在大王雷霆大怒,又把我抓起来,准备杀了祭战鼓,现在我国就会高度戒备。我国虽然弱小,但只要严阵以待,还是自信可以阻止贵国的进攻。我们占卜的是国家的前途,而不是我区区一人的命运,现在你把我杀了,换来我国的高度戒备、众志成城,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吉利的事情吗?今天我出使楚营而被杀,大概吴国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吧,这就是吉利的兆象。”

这一番话,令楚灵王大为震惊。一个吴国的使者,国王的弟弟,位高权重,可以这样置生死于度外,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只在乎国家的利益。这样的对手,是最可怕的,他收敛杀心,取而代之的是尊敬。此时他终于明白一件事,为什么吴国可以在诸多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楚国最强劲的敌人,不在于人多地广,不在于武器精良,而在于国人之素质,在于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国家精神。

吴国已经作好了充分的战备,楚军无机可乘,楚灵王放弃了继续进攻的念头,只是在坻箕山进行一次盛大的阅兵,以显示楚国的武力,然后把蹶由作为俘虏带回楚国,大约是想研究一下吴国人的国民精神吧。

楚灵王精心准备一年之久的伐吴战争,最终无功而返。

(铁血时代-306)

又过了一年。

公元前536年,徐国太子仪楚前往楚国进行友好访问。

在两年前的申邑会议时,由于徐国国君的母亲是吴国人,身上有吴国的血统,楚灵王怀疑他背地里与吴国有不可告人的关系,把他抓了起来。之后,徐国为了表示对楚国的效忠,出兵参加了楚国征伐吴国的战争,可是楚灵王仍然疑神疑鬼。这一次,他又故伎重演,把徐国太子仪楚抓起来。

可是仪楚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逃回徐国。楚灵王不甘心,认定徐国必定会背叛,不如先下手为强,他派遣大将薳洩率一支军队,突袭徐国,想乘虚而入,端掉徐国。在这个情况下,徐国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向吴国求援,楚国人苦苦相逼,看来不反也得反了。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1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