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徐吾犯一听,也只能这么办了,于是他就把子产的提议跟公孙楚、公孙黑两人说了,这两人都同意了,双方得比拼一下实力才行。

两个人都来到徐家,徐小妹躲在闺房中看他们的表现。

这两位公子哥们都把自己的看家本领亮出来,公孙黑长得帅,他又精心作了一番打扮,穿得华丽的衣裳,精神抖擞,还带来贵重的礼物,他要以这两大优势赢得美女心,其一,人帅,其二,有钱;又帅又有钱,美女能不动心吗?

公孙楚一看,自己长相不如公孙黑,也没他有钱,怎么办呢?长相与钱财固然重要,可是对女人来说,更吸引人的,还是男性的魅力吧。公孙楚决定展示自己的才艺,他身着军装,先表演左右开弓的本领,然后又表演自己精湛的驾车技术。

各自作秀一番后,两人都退出徐家。徐吾犯迫不急待地问小妹:“你看怎么样呢?”徐小妹回答说:“子晳(公孙黑的字)确实是很帅气,但是子南(公孙楚的字)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丈夫要有男人味,妻子要有女人味,我看还是选择子南吧。”

看来对一个男人来说,光有脸蛋、有钱还是不够,还得有些英雄气概,才能折服美女,至少那个时代的徐小妹是这样想的,这应该可以给天下那些没钱又没脸蛋的男人们一些自信心吧,没钱没关系,不帅不要紧,先去练练射箭骑马的本领吧。

这样,美女徐小妹成了公孙楚的老婆。

(铁血时代-278)

这下可把公孙黑气死了,你想想,这个公孙黑是什么人?当年跟执政首相伯有大斗一场,搞得国君与各大家族都来跟他结盟,并最后打垮了伯有,以子产的话来说,他是个“盛气凌人”的人,这么一个嚣张小子,居然在跟公孙楚抢美女时败北,这个亏,他怎么吃得下去?

公孙黑受不了了,他准备去干掉公孙楚,把美女抢回来。

他假装去拜会公孙楚,在宽大的外衣里面,还穿了一身皮甲,带了一把短剑,准备乘公孙楚不注意时,把他做掉。不料细心的公孙楚知来者不善,小心谨慎,果然发现了他身怀利器。公孙黑还没来得及动手,公孙楚已经操起一把长戈,公孙黑一看不得了,保命要紧,只得撒腿便跑,公孙楚操戈在后紧追,追到一个十字路口时,挥戈一劈,砍中了公孙黑,公孙黑“哎哟”了一声,血流出来,受伤了。

公孙黑狼狈逃回家中,这下子更火了,便四处向官员们放风说:“我好心去见他,不想他却不怀好意,还把我砍伤了。”

这件事告到子产那里,公孙黑与公孙楚各执一词。公孙黑控告公孙楚目无国法,故意伤人;公孙楚则控告公孙黑心怀不轨,他是正当防卫。

最后子产认定,公孙楚有罪,而且有五条罪状:其一,在首都闹事,目无君上;其二,违反政府的法令;其三,以下犯上,公孙黑是上大夫,而公孙楚是下大夫;其四,还是以下犯上,公孙黑年长,公孙楚年幼;其五,冒犯亲属,公孙黑是堂兄,公孙楚是堂弟。

如果单从法律观点看,公孙黑有作案的动机,就是想干掉公孙楚,但没有作案的事实,而公孙楚既然赶跑公孙黑,又要前去追赶,还使公孙黑挨了一戈,属于防卫过当了,判公孙楚有罪,这是说得过去的。不过子产更多考虑的,是两大强宗出问题时,还是不能得罪更强的一方,公孙黑的驷氏家族的势力,要比公孙楚的游氏家族更强大。

公孙楚被判流放,驱逐出境,去了吴国。

虽然公孙黑没有抢到美女,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在与公孙楚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这激发了他的野心。当时郑国“七穆”家族中,伯有的良氏家族在与驷带的驷氏家族的内斗中败北,良氏家族衰落了,郑国的政治控其他“六穆”手中,其内阁成员分别是子皮(罕氏)、子产(国氏)、伯石(丰氏)、印段(印氏)、子太叔(游氏)、驷带(驷氏),六大家族各居一席。

在公孙楚被驱逐出境后,郑简公与六卿共同签署一份盟约。按道理说,公孙黑并不是六卿成员,没有资格参加会议,但他颇有盛气凌人的架式,硬要参加。这样一来,让一个人很觉得没面子。

这个人就是驷氏家族的宗主驷带。

(铁血时代-279)

公孙黑的霸道,令这位家族宗主很没面子。六大家族执政,是郑国的传统,以显示六大家族在政治上的均等地位,可是作为驷氏家族的成员,公孙黑的鲁莽表现,欲将驷氏家族凌架于其他家族之上,引来其他五大家族的联手对抗。

公孙黑却还不知收敛,甚至想起兵发动叛乱,消灭整个游氏家族(即他的情敌公孙楚的家族)。公孙黑的计划,令驷氏家族宗主驷带大吃一惊,在他看来,公孙黑玩火玩得太厉害了,如果驷氏家族不作出明确的表态,很快就会遭遇到良氏家族的下场了。驷带集合驷氏家族的其他小宗,公开发表声明,将公孙黑驱逐出家族,并且密谋要杀掉公孙黑,以免这个蛮撞的家伙毁了整个家族。

子产一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明白,干掉公孙黑的时机成熟了。子产执政以来,最大的障碍便是这些强宗,在公孙黑与公孙楚之争中,他站在势力强大的驷氏家族一边,其原则就是不可得罪这个大族,现在公孙黑已经被其族人所唾弃,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

子产派人找到公孙黑,历数他的三条罪状:第一,当年挑动伯有的叛乱,现在又想要作乱,消灭游氏家族,国法难容;第二,争夺堂弟公孙楚的妻子;第三,国君与六卿签署盟约时,他没有资格却硬要参加,公然威胁内阁。这三条罪状都足以构成死罪,子产暗示公孙黑自行了断,否则必将被处于死刑。

公孙黑吓得倒头便跪,对来使说:“去年我被砍伤了,现在伤口复发,早晚都可能没命,你们不要再虐待我了。”子产传话给他:“人谁不会死呢?恶人不得善终,这就是天命。”

事到如今,公孙黑众叛亲离,不要说作乱,保住性命也不可能了,他自知死路一条,叹一口气,又说:“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有最后一个请求,请让我的儿子驷印当褚师(官名,管理市场的官员)吧,这样我死了也能安心。”

子产冷冷地答复说:“你儿子如果有才能,国君自然会任用他,如果没有才能,迟早会跟你一样的下场。你不担心自己的罪责,还想那么多干什么,你再不死,司寇马上就会到了。”周代制度,刑不上大夫,一般就采取自行了断的方式,子产的意思,你要不自杀,只好交给司法机构来办理此案,到时就死得很难看了。

公孙黑选择了上吊自杀,死后尸体被扛到路上示众,旁边放了一个木牌,木牌上写着他所犯下的罪状。

强宗政治是郑国政治的一个特点,子产的明智之处,在于既维持这种六大家族共同执政的传统,同时对为非作歹之徒毫不留情地惩罚,以达成几大家族相互制约的格局,无论哪个家族都无法取得一枝独秀的优势,这恰恰是政治稳定的基石。

可以说,几大家族之争,一直是郑国政治潜在的最大危险,郑国先后经历了子孔之乱、伯有之乱、公孙黑之乱三次大动荡,子产为弭平这些内乱因素,用心良苦,这使得郑国在子产时代,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平稳的国内政治环境,为子产深化改革打下基础。

(铁血时代-280)

公元前538年,子产推出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称“作丘赋“,这是一项赋税制度的改革,什么叫“作丘赋”呢?这个说法五花八门的,莫辨真假,可见古史学家对政治经济改革的意义认识不足,也没有很完整的纪录,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个改革使国家赋税增加了。国家增加了赋税,那么这笔钱肯定要由平民或贵族来承担了,所以这个改革是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

很多咒骂随之而至,有这样咒骂的:“他的老爹死在路上,自己做了蝎子尾巴,在国内发号施令,国家将怎么办呢?”

看来当政治家不容易,前几年国人还由衷地赞美他:“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如今舆论又一边倒了,开始诽谤他了。

可是子产不为所动,为什么呢?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必须要在民众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做了一种折衷。郑国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是弭兵后的相对和平局面,但是晋、楚争霸的格局并没有改变,郑国力图摆脱楚、晋的控制,反抗霸权,除了依靠外交斗争之外,也必须要提升自身的国防力量。春秋后期,各国的军费开支剧增,在齐桓晋文时代,齐国、晋国当时不过就只有数百辆战车,而到春秋后期,拥有一千辆战车的诸侯国已经相当普遍了。

然而当时的郑国民众,普遍认为和平时代到来了,提高赋税用以国防,这引起许多人的强烈不满。郑国大夫子宽试图说服子产放弃赋税改革,子产严肃地说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我听说想做善事的人,不轻易改变其既定的方针政策,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民众不可放任自流,法度不可轻易更改。《诗》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礼义上没有过失,何必担心别人的流言呢?我是不会放弃的。”

后来林则徐有一句十分有名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中的典故,就是来自子产的这些话。

改革遭遇阻力,怎么办呢?

子产决心以法律手段,来巩固改革成果。在推行“作丘赋”改革的后两年(公元前536年),子产又推出一项重大的举措:铸刑书。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1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