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铁血时代-260)

第二天,田穰苴一大早就到达军营,坐等监军庄贾前来。不想这个庄贾自以为是齐景公的宠臣,骄贵惯了,并没有把田穰苴的交待放在心上,自己是堂堂的监军,不急着去兵营。正好此时,亲朋好友听说他到军中担任监军,都到其府中送行,庄贾酒兴上来,让众人留下来饮酒吃饭。

田穰苴等到正午后,庄贾仍然没有来。他便走入军门,开始对士兵们发布命令,申明纪律后,开始军事操练。到了临近傍晚时,监军庄贾送走了他的亲朋好友,才慢吞吞地驱车前往兵营。只见田穰苴高坐在将台上,冲着他喝问道:“你为什么迟到这么久?”

庄贾心里并不以为然,不过他还是装作道歉的样子回答说:“有亲戚朋友前来送行,挽留他们吃饭,因而来迟了。”

田穰苴大怒道:“一个将领,从受命之日起,就应该忘掉家庭;以纪律约束军队,就要忘掉亲情;临阵指挥作战,就要忘记自己的安危;如今敌军入侵,国内骚动,士兵暴露于野地,国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的性命全系于阁下一人之手,你还有心思顾及亲朋好友相送。”

说罢田穰苴喊道:“军正何在?”军正就是主持军中执法的军官,他赶坚站出来。田穰苴问道:“根所军法,按期不至者,该当何罪?”

军正高声喊到:“当斩!”

庄贾一听,田穰苴这回可来真的,他一转头,给他的随从一个眼色。随从心领神会,赶紧返回,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得知后,马上派特使驾车火速赶往兵营,特使心急如焚,驾车闯入兵营中,挥舞象征君主权力的符节,高呼道:“将军,刀下留人。”可是已经迟了,庄贾的人头已经被砍下了,悬挂示众。

齐景公特使持节前往见田穰苴,出示符节。田穰苴大喝道:“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然后又问军正:“在兵营中驾车驱驰,该当何罪?”

军正回答道:“当斩!”

这下特使吓坏了,他又望一眼庄贾血淋淋的人头,差点没站稳。还好,田穰苴说话了:“国君的使者不可以杀。”使者不可以杀,但为了表示惩罚,杀死特使的一个随行人员,马车上的一匹马也杀了。特使惊魂未定,象是在鬼关门绕了一圈似的。

田穰苴让特使回去禀报齐景公,自己则就率军出征,挺进到前线。经过这个事件后,齐国士兵对这位统帅又是敬畏又是佩服,没有人敢掉以轻心,以免脑袋搬家。田穰苴铁面无私,但是关心士兵疾苦。当时军队中军官与士兵的伙食是不一样的,他把将军吃的饭菜,拿出来与士兵分享;士兵中有生病的,他亲自探看,询问病情,所以士兵也愿为其效力。

晋国人打听到田穰苴的事迹,认为有这样高明的将领来指挥齐军,不可与之争锋,便引兵退去。晋国人退兵后,燕国人也退走了。田穰苴率领军队收复了沦陷的城邑后,凯旋而归。齐景公得知田穰苴大获全胜的消息后,大喜过望,对田穰苴杀庄贾一事,他也不追究了,并亲自率诸大夫出郊外迎接。

田穰苴后来被拜为大司马,故而世人称其为司马穰苴。

日后田穰苴被齐国的鲍、国、高等家族联合构陷,齐景公听信谗言,罢免其大司马之职,田穰苴在罢官后不久病逝。

关于司马穰苴这个人,历史上有争议。

司马迁史学巨著《史记》中有司马穰苴的小传,但是编年史《左传》中并无此人的纪载,而且晋国攻打齐国的历史背景也未见纪录。根据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中的看法,司马穰苴或为战国时代齐国之田忌。不过在同一本书中,钱穆先生还推断孙子与孙膑为同一人,可是新的史料已经否定了这种推测。司马穰苴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呢,鉴于齐国原始史料的缺失,或许日后可以发现更多的史料,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战国齐威王时,曾下收集古代司马(司马是主掌军事的官职)的兵书要略,汇编成书,因把司马穰苴的兵法收列其中,故又称为《司马穰苴兵法》,简称为《司马法》。这本兵书是先秦军事著作的代表作之一,原本有一百五十五篇,乃是春秋战国军事思想之集大成者。司马迁曾高度评价此书“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后多数佚失,仅存五篇,即便如此,仍被列入《武经七书》之中,长期成为古代军事教科书,影响相当深远。

在齐景公执掌大权的这一段时间里,齐国在文治、武功方面均有重大建树,摆脱晋国控制的欲望愈加强烈。

齐桓公之后的齐国,曾有过三次试图与晋国争雄,均告失败。第一次是公元前589年,齐国与晋国爆发鞍之战,结果齐军大败;第二次是公元前555年,齐国与晋国的平阴之战,仍然被晋国击败,首都临淄被围;第三次是公元前550年,齐庄公趁晋国爆发栾盈叛乱之机,入侵晋国,但晋国很快反击,并于公元前548年伐齐,齐国通过贿赂手段请和。

从齐顷公与齐灵公,从齐庄公到齐景公,齐国历代君主都试图能击败晋国,重夺中原霸权。前面三位君主都以失败而告终,齐景公能否改写历史呢?

我们将目光转向晋国,来看看晋国在弭兵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件呢?

(铁血时代-261)

第十五章飘摇中的大国

一、政在家门

作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内忧甚于外患。

自从赵盾弑晋灵公,晋国的卿家势力非常强大。几大家族轮流执政的同时,也明争暗斗。曾经在晋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狐氏、先氏、郤氏、栾氏都先后衰败,赵氏也几乎遭遇灭顶之灾。晋厉公在与世卿家族的斗争中,差点取得胜利,但最后栾书绝地反击,反败为胜,杀死晋厉公,世卿家族再次战胜公室。

晋悼公上台后,他吸收前几位君主的经验教训,没有与世卿家族公开决裂,而是采取相互牵制的手段,维持公室与卿家的一种平衡。这一段时期也是晋国的黄金时代,内部安定团结,对外则重振霸业。可惜的是,晋悼公英年早逝,使得这种平衡又丧失了,晋国政坛再次陷入动荡。晋悼公去世仅仅六年,公元前552年,晋国便爆发栾盈的叛乱,栾盈进攻绛都,晋平公差点自杀,而齐国又借此时机大举出兵晋国,晋国遭遇到百年霸业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问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公元前546年,晋国与楚国会同其他诸侯国达成弭兵停战的协定,其国策重点也由对外霸业转向内政。

下面我们来略述一下晋国主要的世卿家族。

赵氏家族是晋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赵衰与赵盾是晋国历史上两位重要人物,特别是赵盾弑晋灵公,开启了晋国世卿政治的时代。树大招风,赵氏家族后来被其他家族联手对付,几乎被夷灭,只剩下一位孤儿赵武,这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自小患难的赵武成为重振赵氏雄风的关键人物,在晋平公时代,他出任晋国执政兼中军元帅,也是晋楚弭兵的主要策划人。

韩氏家族崛起的关键人物是韩厥。赵氏家族得以东山再起,与韩厥的鼎力相助是密不可分的。韩厥为人低调,原则性强,他曾拒绝与栾书发动弑杀晋厉公的行动,这一点使他得到晋厉公的重用,在栾书之后出任晋国执政与中军元帅。韩厥是赵武的恩人,韩氏家族与赵氏家族的关系非同寻常。在公元前541年赵武去世后,韩厥的儿子韩起理所当然地接替他的位置,成为晋国的执政。

魏氏家族是晋国卿家中的后起之秀,其关键人物是晋悼公时代的魏绛。魏绛在晋悼公时,贡献良多,特别是他提出和戎政策,对晋国的国防、经济等产生重大影响。魏绛的儿子魏舒,在栾盈叛乱时,本来是糊里糊涂站在栾盈这一边的。关键时刻,他被士鞅挟持,执政的士匄为了拉拢他,答应在镇压栾盈后,将其封地划归魏舒所有。从某种意义上说,魏舒是个福将,因祸得福了,后来他接替韩起成为晋国的执政。

以上赵、韩、魏三大家族后来瓜分晋国,成为战国时代赵、韩、魏三大强国。除了这三大族之外,晋国还有另外三大族:范氏、中行氏、知氏。

范氏家族人才辈出。范氏是士氏的一个分支,其起源从士会始,范是士会的一个封邑,所以后来这个家族便为“范”为氏。士会之后,范氏家族又涌现出士燮、士匄、士鞅等著名人物。士会与士匄都曾经是晋国执政,从士会开始,经过四代人的努力,其家族势力在晋国可谓根深蒂固。

中行氏与知氏两大家族,其实同是荀氏的分支,起始于荀林父与荀首兄弟。晋文公曾经组建三个独立步兵团,称为“三行”,荀林父担任中行将,所以其家族后来称为中行氏。荀林父曾经担任中军元帅、执政,中行氏的著名人物还有荀庚、荀偃、荀吴等人,其中荀偃曾担任晋国执政。

知氏的源头荀首,他是荀林父的弟弟,曾经担任晋军副帅,他的儿子荀罃也曾出任晋国执政兼中军元帅。知氏与中行氏同出于荀氏,所以两族实为一族,在晋国政坛上枝粗叶茂。

晋国有一个比较好的传统,就是世卿贵族实行轮流执政的制度。晋国的君主与卿家的关系比较微妙,表面上国君仍然是名义上的统治者,但自赵盾时代始,实际权力则落入卿家之手,经过几番残酷的政治斗争,到春秋晚期时,六大家族并立的政治格局定型了。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1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