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铁血时代-200)

四、遏制楚国:对郑国的争夺

当然,晋国要真正“复霸”,还必须要面临南方楚国的挑战。

正当不满十五岁的晋悼公励精图治的同时,南中原地区战火纷飞,新一轮战争又开始了。晋国在两年前的鄢陵之战中,虽然击退了楚国人,但并未实现夺取郑国的战略企图。郑国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视,晋国多次组建多国联军进犯郑国,但在郑国与楚国的联手下,屡屡无功而返,郑国的军事力量,仅次于晋、楚,成为中原地区的一大势力。

就在晋悼公上台的这一年(公元前573年),郑国大举出兵进攻宋国,楚共王也派出主力部队,进入宋国,与郑军协同作战。郑、楚联军兵分两路,一路在楚共王、郑成公的率领下,攻占宋国的朝郏城;另一路在楚国将领子辛与郑国将领皇辰的指挥下,攻克城郜。两路兵团会师后,再下宋国的彭成。

楚、郑联军攻占宋国的三座城邑后,楚共王采取扶植傀儡政权的策略,将三年前逃亡到楚国的宋国大夫鱼石送到彭成,充当反政府武装的首领,并留下三百辆战车的兵力,协助鱼石反政府武装守卫彭成等三座城邑,然后楚、郑主力军队撤出宋国。

宋国政府马上进行反扑。七月,宋军在司马老佐与司徒华喜的指挥下,开始围攻彭成,准备以武力夺回这座重镇,但是宋军师出不利,在彭成反政府军的反击下,司马老佐战死。同时,楚国令尹子重也率楚军再次进入宋国,以救援彭成。

狼狈不堪的宋国政府不得不向晋国请求军事援助。

年轻的晋悼公上台伊始,就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此时晋国刚从内乱中走出,君主又年轻,在国内缺乏根基,国内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要不要出兵援救宋国呢?

晋悼公紧急召见新任中军元帅韩厥,韩厥坚定地说:“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要当诸侯的霸主,就必须要承担责任与义务,必须要援救宋国,以遏制住楚国咄咄逼人的攻势。

“好!”晋悼公不愧是年轻有为之天才君主,虽然还不到十五岁,但其老成持重、果断英迈的性格却已经显露无遗。

晋悼公亲自率领晋国军队,大举出动,在宋国的彭成的靡角之谷遭遇子重的楚军。子重见晋军倾巢而出,心中惦量一下,恐怕不是对手,便引兵撤去。

还有七个诸侯国响应晋国的号召,出兵援宋,这七个国家是鲁国、宋国、卫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加上晋国与宋国,总共是九国联军。公元前572年正月,新年伊始,九国联军围攻彭成。

由于楚国的援军已经撤离,驻守彭成的宋国反政府武装力量单薄,怎么与九国联军对抗呢?反政府武装的首领鱼石一看大事不妙,决定放下武哭,向晋军投降。晋国人将鱼石等傀儡政府的首领们逮捕,押回晋国。

楚、郑两国侵略宋国的成果,顿时化为灰烬。

虽然晋悼公即位后的第一战,晋军便取得了胜利,但是援宋之战中,齐国拒绝出兵,这无疑使晋国人感到某种担忧。作为曾经的强国,齐国当然不肯屈于晋国之下,但是鞍之战后,齐国的惨败,使其不得不接受现实,承认了晋国的领袖地位,此举严重挫伤了齐国人的自尊。晋国内乱后,年轻的晋悼公继位,这无疑使齐国认为到了摆脱晋国控制的时候,拒绝出兵援宋。晋国人马上还以颜色,在援宋之役结束后,晋国军队马上发起讨伐齐国的战争,齐国政府被迫与晋国政府谈判,将太子姜光作为人质,送往晋国,不得不再次以屈辱的方式承认晋国在中原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572年(晋悼公二年),围绕郑国的争夺战又开始了。

在成功救援宋国后,晋国的下一个目标便是郑国。晋国纠集了齐国、鲁国、曹国、邾国、杞国、卫国等诸侯国,兵临郑国都城,齐国这次也不得不出兵加入到战争中。

在晋、楚争霸的前期,郑国基本上是两边倒的政策,晋国来就投降晋,楚国来就投降楚,不过这种两边倒的政策,其结果是两边不讨好,成为战祸最深的一个国家。郑国人在总结以往的外交经验后,有了一个新的外交策略,倒向晋国或是楚国,关键要看国家利益,同时也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军作为坚强的后盾。

晋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挺进到郑国都城的外城,郑国军队在洧水畔与多国部队交战,但寡不敌众,被迫撤入内城。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必须要出兵,所以晋国统帅部决定先下手为强,率多国部队突入楚国境内,进攻楚国的焦、夷二地,同时也对楚的喽啰国陈国发动进攻。

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晋国人打过来,我楚国人就打过去。楚军在子辛的指挥下,出兵攻打宋国,同时,刚在洧水河畔吃了败仗的郑国军队也向宋国发起进攻,并攻占了宋国的犬丘。这证明郑国的军队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小打小闹,打得不亦乐乎。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1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