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铁血时代-197)

在晋厉公一方,已经是磨刀霍霍了。

胥童与夷阳五准备率领八百甲士用武力解决郤氏,长鱼矫摇摇头说:“你们才八百人啊,郤氏三人都手握重兵,搞不好不但杀不了他们,反而逼他们起兵闹事,这样一来就出大乱子了。不如智取的好。”

长鱼矫想了个鬼点子,与晋厉公的一个宠臣叫清沸魋,假装两人吵架起来了,然后各自操起武器,搏斗起来,打得衣裳凌乱的样子,然后去找三郤评理。正好三郤当时都在讲武堂,看到这两个人在拉拉扯扯的,就上前去看看怎么回事。长鱼矫与清沸魋趁他们不注意时,操起手中的戈,对着郤锜、郤犨狠狠地戳下去,郤锜、郤犨两人惨叫一声,当即毙命。

郤至一看大势不妙,扭头便跑,边跑边说:“与其糊里糊涂地被冤杀,还不如逃跑的好。”郤至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逃跑对于一个武士来说,是不光彩的,但是不明不白死于两个小人之手,则更加可耻了。郤至跑上一辆车子,正准备驾车夺路而逃,此时追赶上来的长鱼矫提起长戈,往郤至背后一捅,洞穿身体,郤至也当场毙命。

顷刻之间,晋军八大将领中的三人死于非命。当三具尸体被抬到朝廷上时,诸大臣大惊失色,继赵氏被屠之后,历史再次重演,而这次灾难是落到了郤氏家族。当然,对于郤氏这样的结局,有人是幸灾乐祸的,总司令栾书就是其中一人。虽然栾书本身没有参与晋厉公导演策划的这场阴谋,但是在离间晋厉公与郤至的关系上,栾书却是做过手脚的。

栾书对局势的判断出现了重大的误判。

晋厉公所要扫除的,绝非仅是郤氏一族,而是将目标对准了国内对君权威胁最大的卿家,曾经执政的家族,有郤、先、赵、荀、士、栾等数家,现今赵氏、先氏已经衰弱了,士燮刚刚去世,郤氏被杀,该轮到栾、荀两大家族了,栾书应该感到兔死狐悲了。

正当三郤尸体被陈列在朝廷上,众臣惊魂未定之际,胥童与夷阳五的八百甲士冲进朝廷,当场将手无寸铁的晋军总司令栾书与上军副司令荀偃(中行偃)两人逮捕。晋厉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晋军最高层的将领进行大清洗,这场君主与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似乎将以晋厉公的大获全胜而告终。然而,雷厉风行的晋厉公忽然迟疑了一下,而这个迟疑,使他不仅将胜利拱手相让,而且还陪上了一条性命。

杀还是不杀?作为国君,晋厉公当然有权利杀死栾书与荀偃,然而这必须面对许多难以想象的后果。首先是国防力量的重创,八位最高级别的将领(上、中、下、新共四军正副统帅),在一天之内被杀掉五人,这种大清洗对晋国赖以称霸的军事实力来说,无疑是致命性的削弱。再者,如果说三郤被诛,还可以诬以“通敌”、“企图颠覆政府”的罪名,那么对栾书与荀偃呢?那只是赤裸裸的权力争夺,晋厉公又将何以告国人呢?第三,会不会引发其他权势家族的集体叛乱呢?晋厉公虽然贵为国君,然而晋国特殊的制度,又使得大夫权力极大,非国君所能掌控,一旦兵变发生,晋厉公又将有什么力量来平息呢?他心里没底。

长鱼矫坚决反对释放栾书与荀偃。长鱼矫这个人,也没听他对国家有多大的贡献,搞内斗的水平却是一流的,中国历史上不缺乏象他这样的人物。晋厉公对长鱼矫说:“一天之内已经杀死了三位朝廷重臣了,寡人不忍心再杀死更多的人了。”

长鱼矫听了以后,有大祸临头的感觉,力劝晋厉公说:“主公不忍心下手,可是别人未必就不忍心对主公下手啊。如今大夫势力猖獗,威逼君权,这种国家内部的祸害如果不清除,君上的权威就不能树立起来。请主公定要诛杀栾书与荀偃。”

晋厉公没有答应,也许他觉得恩威并重,足以对栾书等人有心理威慑的作用。他是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然而,他还是低估了大夫们的实力与胆略了。

长鱼矫见无法改变晋厉公的决心,长叹了一声,连夜外逃到了狄人部落,很明智地退出这场晋国最高层的权力之争。

栾书与荀偃被晋厉公释放,并且仍然官复原职。晋厉公企图彰显自己的君恩,以宽大的处理来换得大夫们的支持。然而,政坛上的斗争,往往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妥协的结果,经常是巨大的代价。

栾书虽然仍然是名义上的晋军总司令和第一执政,但此刻的他,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他心里很清楚,晋厉公没有处置他,只是因为害怕激起手握重兵的卿大夫发动兵变,如果等到晋厉公羽翼丰满了,将权力尽握手中之后,那么他栾书,必定将遭到清算。与其受祸于日后,不如铤而走险于今日。

栾书就与荀偃两人就一起想方设法来除掉晋厉公。

栾书与荀偃都是战将出身,性格果断、善于捕捉战机,他们要策划一次反击,这次反击要一击中的,否则的话,绝不可能有第二次的机会,必须要寻找到晋厉公防卫最薄弱的时机,然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速战速决,置晋厉公于死地。两天后,晋厉公自以为天下太平了,大夫士族都服服帖帖了,就放松了警惕。这一天,晋厉公来到了他的宠臣匠丽氏的家中,在其家中小住,由于不是在宫廷中,所以只是带了少量的卫队。

早派出特务暗中盯梢的栾书一听到密报,心中极度的兴奋,立即找来荀偃:这是干掉晋厉公最好的机会了。同时栾书还照会士、韩两大望族,当时免不了说些兔死狐悲、伴君如虎的话,但是士匄与韩厥都拒绝卷入这场政变中,不过也没有制止,而是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从这里可以看出,晋厉公企图从大夫士族手中夺回大权,的确把豪门望族都给得罪了。

栾书没有迟疑,他马上带领军队,包围了匠丽氏的家,晋厉公的卫队少数很少,很快就被叛乱的军队杀光了。晋厉公大惊失色,心中暗叫不好,但是匠丽氏之家被围得水泄不通,只能束手就擒。栾书又派人火速逮捕胥童,此时的胥童已经被晋厉公任命为内阁大臣,胥童是上次逮捕栾书、荀偃的主要策划人,栾书对其恨之入骨,下令将他处死。

至此,晋厉公一次疏忽大意,便葬送了原本已经取得的胜利。

次年(公元前573年),晋厉公被杀害。这是继赵穿刺杀晋灵公之后,第二位被弑的晋国国君。这两次杀害国君的主谋,都是晋国的总司令,中军元帅,兼第一执政。晋国的制度上的缺陷再次体现出来,以君主为首的公族势力受到了晋国几大家族的威逼,君主没有独裁的实力,如果国君企图将权力集于一身,从而取代卿家的势力,那么必然是自取灭亡。

三郤遭屠与厉公被弑,是晋国国内内乱的一个高丨潮丨,这次事变之后,晋国的大夫士族卿家的实力更加强大。这次内乱是晋国权力核心的一次大洗牌,接替晋厉公的国君,就是当时栾书诬告郤至秘密勾结的、寓居周都城的晋国公子——孙周,史称晋悼公。

晋悼公是晋国史上著名的君主之一,他的登位,使得晋国得以暂时摆脱窝里斗的内讧局面,使得晋国继续维持着霸主的地位。

究竟晋悼公在晋国政坛风雨飘摇时,如何来力挽狂澜,使国力复振呢?

(下一节《少年君主》)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1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