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时代-173)
相比白狄与长狄,赤狄的势力更强,对华夏族的危害更深。
公元前606年与605年,赤狄军队两次入侵齐国。
公元前603年,赤狄进攻晋国,包围怀地与邢丘两地,晋成公打算出兵与赤狄决战,大将荀林父提出一个骄纵狄人的战略:“使病害其民,恶贯满盈,然后可一举歼灭之。”荀林父此意见,其实乃是因为晋国正与楚国争取中原,实无法同时对楚与赤狄作战。
次年,即公元前602年,赤狄军队再次攻晋,把晋国向阴的庄稼给割走了。
赤狄不仅对外连续发动对晋国的进攻,而且对内也役使其他的狄人部落,狄人的内部矛盾很尖锐。在这种情况下,晋国元帅郤缺决定充分利用狄人的内部矛盾,与众狄和解,孤立赤狄。
公元前598年,晋景公与除赤狄外的诸狄人部落首领达成和解协议,这个成功的外交行动,对晋国稳定边疆起到重要作用。
与众狄实现和平后的第二年,晋国在邲之战中惨败给楚国。
邲之战中晋军战败主要责任人先縠由于深感罪责深重,难逃其罪,心里暗想着不如怂恿赤狄的军队进攻晋国,万一赤狄军队得手,推翻了晋国政府,那么自己便可以出来善后,再另新君,从而逃脱惩罚。
但是先縠的这个阴谋,不仅葬送了自己,而且也葬送了赤狄。
赤狄军队在先縠的教唆下,侵入晋国的清原地区(现山西省稷山县东南),但是遭到了晋国军队的迎头痛击,而且晋军从赤狄战俘口中得知其入侵与先縠阴谋有关,晋景公下令深究先縠在邲之战与赤狄入侵清原地区的战争责任。
先縠被逮捕,经过审讯后,被判处死刑,全族均惨遭屠灭。
在此前,晋国的国策主要是兵进中原,与楚国争霸,在西面还得提防虎狼之国秦国的入侵,一时还没有精力来收拾赤狄。
邲之战后,晋国在中原地区主动避免与楚国发生新的军事冲突,甚至在公元前594年楚军大举入侵宋国,宋国多次在晋国请求援助的情况下,晋国仍然不敢派兵与楚国进行正面交锋,只是派了一个特使前往宋国口头上敷衍了一下。这也说明晋军的士气低落到了何种地步。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政府决定避开强敌楚国,转向实力较弱的赤狄,以提振晋军的雄风,并且扩张晋国的土地。
当时赤狄主要分属四个部落:潞氏、甲氏、留吁、铎辰。
公元前594年,赤狄的潞氏部落发生了一起政变,当时潞氏的执政大臣叫酆舒,这个人很强悍,根本不把酋长婴儿(婴儿是潞氏酋长的名字,春秋时期名字,有些现在看起来很古怪)放在眼里,有一次跟酋长发生争执,一时怒起,就杀了酋长婴儿的夫人,同时还打伤了酋长的一只眼睛。这个酋长的夫人,就是晋国现任国君晋景公的姐姐。
事情传到晋国之后,晋景公大怒,决心要讨伐潞氏,要求诸大臣商议。此时的晋国高层还没有从邲之战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很多人都反对与潞氏赤狄开战,因为潞氏的执政大臣酆舒这个人很有些才干与本领(到底是何本领,现在也搞不清)。这时晋国的大夫伯宗站出来说话了:“酆舒那点本领算什么呀,这个人有五大罪状:一是不祭祀祖先;二是沉溺于酒色;三是不任用贤人;四是杀害酋长夫人,我们国君的姐姐;五是打伤了酋长的眼睛。这个人虽然跟商纣一样有点小聪明、小才能,可是只会自取灭亡罢了。”
(铁血时代-174)
晋景公让荀林父统率大军,前往讨灭潞氏赤狄。
作为中军元帅,荀林父对邲之战的失利负有相当大的责任,但晋景公仍然让他官复原职,这种信任,使得荀林父感激涕零,决心要以一场完美的胜利来报答国君的信任。
荀林父率领晋军主力深入狄境,虽然晋军的军队素质比起楚军还有些差距,但是跟潞氏赤狄相比,那就不是同一层次了。
晋军势如破竹,六月十八日,潞氏赤狄的主力与晋军在曲梁(山西省潞城县西)展开决战,晋军勇不可挡,潞氏赤狄的军队被晋军围歼。
八天以后(六月二十六日),潞氏赤狄的全境都落入晋军之手,潞氏灭亡。
酋长婴儿被俘,后来被送到晋国安置;潞氏的执政大臣酆舒逃跑到卫国避难,卫国人不敢得罪晋国,将酆舒引渡到晋国,酆舒最后被晋国政府下令处死。
这次辉煌的胜利为荀林父挽回了面子,也极大鼓舞晋军的士气。
正当荀林父的大军还停留在潞氏赤狄的地盘上时,西面的秦国却趁火打劫。
七月,秦桓公带领秦军攻入晋国,企图捞点好处,兵锋抵达晋国境内的辅氏(山西省大荔县东)。晋景公率军亲征,晋军将领魏颗作为前线指挥,在辅氏地区与秦军作战,结果秦军发现晋军还是不好惹的,吃了个败仗,晋军俘虏了一名秦军的大力士(秦国人尚勇,多出力士)。
晋军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在两个战线上均取了胜利。
晋景公决心彻底铲除赤狄的势力,当时赤狄还有甲氏、留呈、铎辰三个部落。
在灭潞之战的次年(公元前593年),晋景公以名将士会为统帅,率领大军进击赤狄的这三个部落。这三个部落原先实力就不如潞氏部落,况且士会擅于用兵,所以进军十分的顺利。这次扫灭赤狄余部的战争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甲氏、留呈、铎辰三个赤狄部落全部被晋军攻破,土地并入晋国的地盘。
自从齐桓公、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战略以来,晋军这两次扫灭赤狄所取得的“攘夷”战果最为显著。连晋景公也感到有点意外,既然“攘夷”了,免不了要表示“尊王”一下,所以晋景公丨安丨排了一次盛大的献虏活动,把赤狄的俘虏绑赴周王的都城,趁机向周王表示尊敬之意。
士会在扫灭赤狄返回国内后,受到了空前的礼遇,他个人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他接任了晋国中军元帅之职,也即三军总司令,同时兼任晋国的执政大臣(晋国是军国主义国家,军方首脑即政府首脑)。
一年后,明哲保身的士会急流勇退,主动让出中军元帅的职位,由原上军副司令郤克接任(郤克曾是士会的直接部下,士会原是上军司令)。
虽然赤狄四个部落被扫灭了,但是有一部分逃出的赤狄人聚集到了廧咎如(河北安阳西),为了防止赤狄人的重新崛起,晋国政府准备对赤狄进行最后一次打击,以彻底杜绝赤狄人的隐患。
公元前588年,中军总司令郤克会同卫国将领孙良夫,共同发动对赤狄的最后一战,这个赤狄余部无法抵挡晋、卫联军,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至此,晋国对赤狄的扫灭大功告成。这使得晋国得到了广大的土地与人口,并且消除了长期威胁晋国的军事隐患,为晋国重振雄风打下基础。
(下一节《晋齐交锋:鞍之战》)